媒体必然会提的“四大灵魂拷问”(1 / 1)

我经常问现在找我咨询的客户们一个问题:“媒体有四大灵魂拷问,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答案如下所示:

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是现在?”(季节性、时代性)

第二个问题是:“究竟新在哪里?”(创新性、意外性)

第三个问题是:“与其他的相比有什么不同?”(独创性)

第四个问题是:“为什么是你们公司?”(理念、理由)

我认为媒体记者最想了解的就是“这个商品或服务究竟会给社会带来多大的冲击力”。一般来说,冲击力越大,他们前来采访的意愿和概率就越高。可以说,这些灵魂拷问就是衡量冲击力大小的“标尺”。

也就是说,你是否做好了回答问题的准备?一旦提出问题后,你是否能立即回答是决定公关活动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下面,将分别就这四个灵魂拷问进行介绍。

“为什么是现在?”(季节性、时代性)

这个问题拷问的是“季节性”和“时代性”。也就是说,这个提问关注的焦点是“为什么要在时下季节主打这个商品或服务”的时机问题,以及“为什么当今时代需要这种商品或服务”的潮流问题。月刊、周刊等纸质媒体以及电视信息栏目等,对“社会今后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非常感兴趣。虽然每个媒体对“现在”这个时间范围的认知各不相同,但是当他们收到可以判断是否应该报道这条信息的材料依据时,他们的内心肯定是高兴的。

实际上,在亚马逊公关部工作时,我感到最痛苦的就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这是因为亚马逊每推出一项新服务之前,都要预先了解“客户还没有发现的需求”,并紧紧围绕这一需求积极推进商品或服务开发,然后在公司内进行多轮讨论研究,只有在最终确认“已经构建了可以满足顾客需求的体制”时,才开始正式提供新服务。当被问到“为什么是现在”这个问题时,如果只回答“因为现在公司已经做好了准备”的话,我肯定是难以说服媒体的,他们会觉得“只是这样啊……那么,恐怕很难当成新闻报道了”。

在后文中,我将详细介绍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是如何进行准备的。在此,我只想强调一点,作为公司内外交流的桥梁,能否回答好这一问题是体现公关人员个人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

“究竟新在哪里?”(创新性、意外性)

这个问题拷问的是“创新性”和“意外性”。那些反映前所未有的事情或事物的信息,具有的价值就相对较高。此外,如果创新点与解决社会问题直接相关并且具有较大的冲击力,就更容易抓住媒体的眼球,吸引他们的关注。比如,“可以大幅延长人类的寿命”“可以确保孩子们在户外安全玩耍”等。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希望大家能经常关注创新“是不是只是自己公司内部的创新”,“对媒体而言,是不是乐于接受或肯定这种创新”。

人们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将“与本公司之前的产品进行比较,在性能上取得了飞跃性的提升”当成是创新。对大家因为取得成绩而感到激动的心情,我是非常理解的。但是,我还是需要提醒一点,那就是保持冷静的姿态,认真思考“从整个社会的范围来看,应该如何评价这个创新”。即使自己公司觉得是超高水平的产品,如果其他公司也能达到类似水平,那么就谈不上是创新了。

假设“研制出了前所未有的超高水平的计算机”,也要考虑向谁发送信息。如果是发给计算机相关媒体的编辑,他会觉得“这是一个好的新闻素材”。但是,如果把这条信息发给女**方式相关媒体的编辑,他会觉得“这是与我完全无关的信息”,根本不会理睬。由此可见,是否具有“创新性”,是由对方的兴趣和关注点决定的。

此外,“意外性”也是非常有冲击力的。“迄今为止社会上从未有过的”充满创新性的商品和服务,存在着难以表述究竟新在哪里的问题。如上所述,对创新点感兴趣的媒体也是受限的。但是,如果商品和服务能够制造出“此前好像从未听说过”的“意外性”,那就会增强对方的认同感,令对方觉得“有了这个东西之后,确实会方便不少”,还可以促使对方反思“为什么之前就没人注意到呢”。同时,这也有利于联想使用场景,因此,极有可能受到多家媒体的关注,成为大家竞相采访的对象。

“与其他的相比有什么不同?”(独创性)

这个问题拷问的是“独创性”。即使在技术起点上处于落后地位的企业,也可能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只要能够充分说明“与其他企业相比有什么独到之处”,同样可以吸引媒体的兴趣和关注。

对亚马逊的公关部而言,这个问题同样非常棘手。这是因为亚马逊的基本方针是“不能对外披露自己公司的数字”“不能直接与竞争对手进行比较”。因此,在表现自己的独创性方面,亚马逊的公关部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现在,我经常对那些向我提出公关业务咨询的企业负责人说:“如果你们想赢得媒体的理解和认同,完全可以拿出自己公司的数字作为证据。只是在提供数据时,最好不要只拿有利于自己的好的数据而隐藏不利于自己的坏的数据。”此外,也可以制作定位图(Positioning Map),通过可视化这种简洁明了的形式直观地与竞争对手进行比较。

“为什么是你们公司?”(理念、理由)

这个问题拷问的是“理念”和“理由”。它所要求的答案是“因为有这种思想”“因为有这群人”“因为顾客面临着这样的烦恼”等。可以说,这是针对故事核心部分的提问。

此外,如果在其他公司中找不到类似的实例,就要认真思考一下“为什么其他公司没有去做同样的尝试”。我认为这里面可能暗含着“由于缺乏发展前景和性价比低等原因,其他公司才没有涉足”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其他公司没做”,但是,如果你能充分说明“自己公司能够做到的理由”,同样可以赢得对方的信任。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第三个问题中的独创性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