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作家茨威格(1 / 1)

1913年,短篇小说《灼人的秘密》。

1920年,短篇小说《恐惧》。

1920年,传记《三大师》,这是继他的剧作《耶利米》之后出版的第一本书,为他开辟了成功的道路。

1921年,传记《罗曼·罗兰传》。

1922年,中篇小说《马来狂人》发表于《新自由报》,同年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发表。

1925年,《与魔鬼搏斗——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

1927年,《情感的迷惘》。

1927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1927年,《人类群星闪耀时》出版。这本书被列为当时学校的必读读物,印量突破了二十五万册。

1928年,《三作家——卡萨诺瓦、司汤达、托尔斯泰》。

1929年,《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富歇传》)出版。这本茨威格出于个人兴趣所写的书,甚至都没得到他自己的看好,还劝出版社不要一次性印上一万册。没想到一年之后,这本书在德国售出了五万册。

1932年,《精神疗法——梅斯眉尔、玛丽·贝壳尔、弗洛伊德》。

1932年,《断头王后:玛丽王后的最后岁月》出版。茨威格在自传中提到,在创作传记作品时,他会去研究所有能够找到的资料。写《断头王后》时,他查阅了玛丽王后所有账目,以了解她的花销情况;翻遍了当时的报纸和小册子;还查看了她的诉讼文件,“一直读到最后一行字”。

1934年,《玛丽·斯图亚特》。

1936年,《异端的权利:卡斯特利奥对抗加尔文》。

1937年,《鹿特丹的伊拉斯谟》。

1938年,《麦哲伦航海记》。

1939年,《心灵的焦灼》出版,写作这本书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社会各界要求茨威格发声反对希特勒,然而作为一个和平主义者,他认为真正应该反对的是战争,拒绝发声。这本书中,茨威格无疑探讨了如何保持独立自我权利下的道德选择。

1941年,《象棋的故事》。

1942年,完成《昨日世界》后自杀。

1946年,《巴尔扎克传》(去世后出版)。

1982年,《变形的陶醉》(去世后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