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Y BANK”的诞生(1 / 1)

顾及新银行将来的发展,对银行领导人的选拔无疑是重中之重。在从多种渠道火热遴选人才的过程中,有人推荐了日本银行的前任董事、旧名日本长期信用银行(即现在的新生银行)的最后一任董事长——安齐隆。之后和他本人见面交谈后,直觉告诉我这就是我们苦苦寻觅的最佳人选。

安齐先生质朴的口吻,透露出他真诚的品格,让我当即发出了邀请。虽然他没有立即点头同意,但我坚持非他莫属,最终双方握手达成了共识。

事后据项目组成员说,当时安齐先生本打算回家后再慢慢研究做决定,但由于我执意要得到回复才肯离开,这才下定了决心。这说明,你的态度越诚恳认真,对方就越能感受到你的热忱。

决定了新银行的领导者后,项目开展得更加活跃。除了安齐先生,其他的成员由IY集团的“门外汉”和曾经一同策划ATM共同运营公司的,多家银行派出的援助小组构成。虽然终点似乎越来越清晰,但由于是流通行业和金融业的混合部队,双方的思维模式还存在分歧。例如在核心问题,即该选择怎样的ATM这一点上就产生了不同的意见。当时ATM的市场均价普遍在800万日元以上,但我们认为成立新银行必须降低运营成本,便把研发成本定为市价四分之一的标准,200万日元。这对于习惯于“制造性能优良的ATM理应支出较高费用”的银行业界而言,是有悖常理的决定。

但是,我们从创业伊始始终关注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工作方式从不受“业界常识”所限。所以研发低成本的ATM在我们眼中并非天方夜谭。我相信只要深入考察ATM最小限度的必要功能,并就其研究透彻后,必定能实现低成本的目标。而实际上,我们也确实解决了众多技术难题,成功在预算范围内设计出了以结算功能为主的自有ATM。

开拓新事业时,关键要具备认清核心重点的能力,起步之初,并没有必要遵循完美主义。

思维分歧的问题也被逐步解决了。IY集团的成员为了引导援助小组的银行界人士理解流通业开办银行的初衷,创造了许多让他们亲身感受何为超市,何为便利店的机会。而援助小组的成员们也积极地走入店铺,展开进一步的体验。这些旨在让团队全员理解工作“本质”的措施对项目进程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项目团队逐渐融合为一个整体,大家各自发挥所长,与监督厅斡旋、确保金融机构的协作等,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棘手的问题。

经过团队的努力,2001年,“IY BANK”终于顺利开始营业。在银行成立后,援助小组的许多成员也正式加盟了进来,成为了经营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