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于信息中(1 / 1)

虽然我在公司内非常注重与员工的直接沟通,但其实我的性格自幼内向怕生,容易怯场。直到现在,每当我参与会谈或接受一对一的采访时多少还是会有点紧张。不过另一方面,我从很早以前起就擅长思考各种新点子,在便利店行业发起了许多领先业界的挑战项目,例如提议在店内销售饭团,首次推出食品配送服务,为了能让ATM落户便利店而成立银行,等等……在后文我将对此做进一步的介绍。

于是,别人经常问我:“你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思维方法?怎样才能搜集到有用的信息?”很多人以为我每天都要阅览国内外的各大新闻,或是时刻在网上检索最新消息,为事业创新花费了大量精力。但实际上,我从未刻意通过学习构思新的经营战略。与此相反,我倒认为学习与创新思维并无直接联系。

零售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发现问题的意识,即使不去刻意地收集信息,有效的信息也会主动出现,帮助我们获得新的想法。总之,比起收集信息,如何运用信息才是关键所在。

为了得到灵感和创意,我平时坚持做两件事。其一是把自己“置身于信息中”。例如回到家就打开电视,坐车就收听广播。我在每天开车上下班的途中,总会打开收音机,听一听最近又在流行什么,或是有什么有趣的新闻,当然对这些内容不必做到过耳不忘,只需让信息自然而然地经过大脑即可。

尽管如此,我依然能从中捕捉到有效的信息,这也许是因为我的脑海中存在“鱼钩”一样的东西吧,而这“鱼钩”即指对自身工作始终保持“问题意识”。

我一直告诉公司员工,即使今天的收益上升了,也仅仅代表“迄今为止”的结果。

时代是瞬息万变的,我对7-Eleven总是抱有危机感,认为如果甘于现状,满足于现在的成绩,经营终将会陷入僵局。时代在变化,我们也必须做出变化,并且全神贯注地应对客户层出不穷的需求。所以,即使身处庞大的信息社会,我也能捕捉到有效的信息,仿佛它们咬住了“脑海中的鱼钩”一样。

以当下炙手可热的网上超市为例。我在几十年前就精确预测了“今后必将是网络的时代”,并在公司内逐步筹备。当时,某家媒体对老龄化社会的深入报道咬住了我脑海中的“鱼钩”。如果日本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那么不能像过去一样自如外出购物的老年人势必会增加。并且,当作为社会中流砥柱的劳动力逐步减少时,不仅是老年人,年轻的一代也会因为过于忙碌而没有闲暇购物。由此可以推测,快捷的网上购物是未来消费模式的必然趋势。

凡事若只注重眼前,就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只有在获得信息后,进一步研究对未来可能造成的影响,才能及时应对消费者日新月异的需求,让企业保持稳步的成长。反之,一旦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与客户需求之间的差距将被越拉越大,即使事后亡羊补牢也很难迅速让经营返回正轨。

为了避免这些情况,我时刻保持问题意识,并将自己置身于信息之中。

凡事预则立,由于我们事先做好了准备,伊藤洋华堂的网上超市在正式投入运营后成长迅速,营业额节节攀升。此外,从2013年起,我们开始对7&I集团整体的电子商务事业展开了突破性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