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议事(1 / 1)

三国军神 冰雪尘 1921 字 1个月前

皇甫嵩回到威县,安抚住了军中士卒,走进县衙以后,他脸色阴沉。

明明已经就要全歼广宗黄巾军了,界桥居然让黄巾军这么快就夺了过去,他心中如何不恨?

皇甫嵩以前,虽然知道有一支黄巾军离开了广宗,朝平原郡方向赶去,他当时也没太过在意。

毕竟,官兵兵力有限,他只能一个个的消灭黄巾军。待剿灭广宗黄巾军以后,再去关注其他黄巾也不迟。

“清河国国相阳奉阴违,欺我太甚!国相乃两千石官吏,吾不能杀之泄愤,但是却可以杀一批他帐下的官吏。至于此人,我定要将其罪状禀报朝廷。”

皇甫嵩眼中闪过一丝厉色,若不是清河国国相阳奉阴违,官兵现在已经在广宗城庆功了。

当时那个情况,只要清河国的郡国兵有五千人马,他们以逸待劳,纵然陈旭等人有万余人,亦难攻克界桥。

若是给皇甫嵩争取到一些时间,他一定能够将被逼到清河河畔的黄巾军,悉数斩杀。

清河国国相,一开始就拒绝派兵前往界桥,皇甫嵩倒还没有这么愤怒。大不了皇甫嵩自己提前派官兵,前去驻守。

怪就怪在清河国国相自作主张,把界桥的郡国兵调了回去,却没通知皇甫嵩,这才使得他的计划出现了漏洞。

“来人!”

皇甫嵩越想越气,他对着门外大声喊道。

一个亲兵进来,向他施了一礼,问道:“将军有何吩咐?”

皇甫嵩说道:“你带上数十人马,前往清河国,查探一下为何界桥只有几百郡国兵。查清以后,除了清河国国相,其余与此事有关的官吏,全部诛杀!”

持节虽然只能杀无官位之人,但是皇甫嵩现在统领大军,剿灭叛乱,那么他的身份就与使持节一样。只要是两千石以下的官吏,他都可以不经上报,一律斩杀。

这一次,皇甫嵩是铁了心要立威。

若是在以后剿灭黄巾的战役中,其他郡国亦是如此行事,还让皇甫嵩如何平定叛乱?

只有杀鸡儆猴,才能震慑住那些自以为是的郡国官吏,才能让他们不敢违背自己的军令。

清河国,甘陵城内。

当陈旭伏兵半路,大败回援的清河国郡国兵以后,消息传回甘陵,那个向清河国相建议,将郡国兵调回来的官吏,面如死灰。

直到陈旭夺取界桥,使得皇甫嵩剿灭黄巾军的计划,变成泡影之后。清河国国相亦是惴惴不安,大骂那两个向他献策之人。

那个献了在界桥虚张声势,把郡国兵拉回来的官吏,回到家中,便自刎而死。

另外一个官吏,认为相国最终没有采纳自己的建议,还心存侥幸。一直等到皇甫嵩的亲兵来了之后,才被斩杀。

最后,就连清河国国相,亦是丢官罢职。

当然,以上的这些都是后话。

却说陈旭攻占广宗以后,一边安抚城中百姓,一边让军队进行休整。如此,过了将近三日,广宗城才恢复成以往的模样。

但是那些烧毁的房屋,仍然控诉着官兵的恶行。

这一日,陈旭正在处理军中事务,突然看见陈静走了进来。

“大兄,今日是人公将军下葬的日子,你可不要忘了。”

一拍额头,陈旭才发觉这段时间,自己忙得有些糊涂了。张梁战死已经过了三日,按照风俗,是应该让他入土为安了。

忽然,他想到历史上,皇甫嵩攻破广宗以后,将张角‘剖棺戳尸,传首京师’。

陈旭不可能一直守在广宗,若是最后城池被官兵夺取,张角、张梁的尸体都可能会被挖出来,遭受侮辱。

思考了一下,陈旭走出县衙,来到张梁的灵堂。

这段时间,张玲一直披麻戴孝,守在自己叔父灵堂之中,并且还将她父亲张角的灵位放在那里。

陈旭看着张玲有些憔悴消瘦的脸庞,心中闪过一丝痛惜。此时,他才发现自己每日忙着军中事务,对张玲的关心太少了。

来到张玲身旁,陈旭轻轻说道:“玲儿,你要多多注意自己的身体。”

张玲听到陈旭的话,抬首轻声说道:“妾多谢君之关怀。然,今日乃叔父下葬之日,还请君负责其中一应事务。”

陈旭皱着眉头,说道:“我想派人将人公将军秘密安葬,而后把外舅遗体挖出来,也寻一个隐秘的地方重新安葬。”

张玲闻言,脸上满是惊愕,眼中甚至有些怒火。

掘人坟墓,挖人尸首,这可是大忌!况且被挖之人还是自己的父亲。

汉代对于岳父的称呼,都是叫做外舅,或是妇公。陈旭刚说把他外舅遗体挖出来,就是想要挖张角的坟墓。

看到张玲的脸色,陈旭连忙解释道:“小君切莫误会。”

“外舅与人公将军,都是黄巾军中的大人物,若是哪日广宗叫官兵攻破,他们岂不会掘开坟墓,侮辱死者遗体?”

“所以我才想寻找一个僻静之处,而后派遣心腹,将外舅与人公将军秘密安葬。而且还不能为两位长辈立碑,免得官兵寻到。”

张玲闻言,这才豁然惊醒。

她连忙起身,向陈旭躬身施礼,轻启红唇:“若非君思考周密,妾恐误大事。方才误解与君,还望君能够多多见谅。”

陈旭并非小气之人,如何会因为这事怪罪张玲?

而后,虽然张梁的葬礼办得轰轰烈烈。但是他与张角真正的尸体,却被陈旭心腹寻到一个隐蔽的深山中,悄悄安葬了下来。

待城中诸事安定下来以后,陈旭就找来了军中的将官,商议黄巾军日后的发展战略。

众人意见不一。

有人认为,黄巾军应该以广宗为据点,先击溃皇甫嵩,再攻打附近郡县,而后构建太平世界,实现大贤良师的理想。

这个想法是好的,然而理想却是残酷的。

先不说能否击败皇甫嵩,就算是黄巾军能够获得暂时的胜利,汉室还会不断调度兵马前来围剿。

所以,以广宗为据点这个提议,被陈旭毫不犹豫的否决了。

第二个提议,是那些曾经受过张角嘱咐,让他们把陈旭、张玲,安全护送到泰山山脉,而后等待天下大变的人。

他们坚信大贤良师的战略部署是正确的,强烈要求前往泰山。

说实话,陈旭一直也有这个打算。就目前而言,黄巾军除了躲进山中,貌似已经没有了很好的退路。

然而,支持第三种观点的黄巾军也不在少数。他们说,下曲阳的地公将军仍然还在,自己这些人应该北上下曲阳。

就连张玲也有这个想法。

其实,她也赞成第二种提议。但是,她的父亲、三叔已经去世,只剩下一个二叔。

若是广宗黄巾军不北上的话,张宝战死也是迟早的事情。对于这个最后的长辈,张玲放心不下。

众人激烈争论着,陈旭却呆在一旁,皱着眉头思考。

说实话,他投奔黄巾的目的已经达到,现在更是娶了张角的女儿。日后若是起事,有了这重身份,招揽黄巾将变得非常轻松。

他在心里思量着北上的得失。

上次来救援广宗,他是真得不愿看到,广宗的黄巾军悲惨的死去。

但是,张宝虽然是张玲的叔父,陈旭却从未见过他,而且他也没有见过下曲阳的黄巾军。

没有感情基础的情况下,让陈旭冒着生命危险,前去救援下曲阳,这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良久,当他想到历史上,曹操明明知道自己必败,还要率军前去追击董卓。而后以几千兵力的损失,换得天下士人的尊敬之时。

得失之间,陈旭顿时有了计较。

“救,一定要救!哪怕最终不能救出张宝,这个姿态也一定要做出来。”

‘名’的作用,真是妙不可言啊。有名望的人,藏在深山有人请;没名望的人,主动投靠无人要。

特别是作为一个集团的主公,名声的作用更是巨大无比。

陈旭若是只仗着张角女婿的身份,虽然能够使得一部分黄巾军投奔,但是想要让他们从心底敬佩自己,却仍要下很大功夫。

若是他能够先救援广宗,再救援下曲阳,而后再与官兵的交战中打几场胜仗。

到时以他的名望,肯定能够吸引无数黄巾军前来投奔。

想通这一切,陈旭心中已经有了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