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就告诉我们:只要勤奋,只要认真地对待所做的事,必然可以做好。有的人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他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真正的天才少之又少,而我们大多数都只是普通人,如果想获得丰厚的回报,就要付出十二分的努力——勤奋,勤奋,再勤奋。
张謇出身贫苦人家,饱受欺凌的父母为了让他尽快摆脱贫穷的窘境,幼年时就让他拜当地有名望的宋普斋为师。可是,张謇资质普通,学习也不用功。第一次参加州试后,严厉的宋普斋很生气,把他叫到面前:“你知道自己这次考试的成绩如何吗?今后有什么打算?”张謇知道自己考得不好,低着头,大气儿也不敢出,等着老师责罚。
宋老师严厉地说:“要想成为人上人,就要付出超过常人千倍万倍的努力和汗水。如果有1000个考生,人家只录取999个,你就是落榜的那个。要想摆脱危机,就要勤奋。”听了老师的教诲,张謇后悔极了。
回到家门口,张謇正好看到母亲背着柴火走过来。她满脸疲惫,小山一样的柴火将母亲的背压得很低。张謇心中一阵绞痛,他潸然泪下。进屋之后,张謇立刻取来笔墨纸砚,写下了“九百九十九”五个大字,之后将其悬挂在房间最醒目的地方。从此,张謇像变了个人似的,没日没夜地勤奋苦读。
几十年如一日,张謇凭着惊人的毅力,终于在42岁时考中了状元。
成功是苦尽后的甘甜,要想成功,就要懂得付出努力和勤奋。张謇的资质很普通,可是靠着不停的努力,依然中了状元。虽然那时候的他已经42岁,但足以证明勤奋的巨大力量。成功是每个人坚定不移的追求,但是要想成功并不容易,需要付出无数的汗水和泪水。
从来都没有从天而降的成功,坐享其成、守株待兔的懒人连桂冠的边都沾不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成功之花,必然需要辛勤的汗水来浇灌。只有敢于付出,比别人更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是众所周知的大演讲家。他之所以能够提高演讲水平,就在于他从青少年时代开始,就对演讲口才进行了刻苦的练习,做到了多看、多听、多说。
年轻的时候,林肯不仅当过农民、伐木人,还做过店员、邮电员等工作。后来,他为了成为律师,经常徒步30英里,到法院去听律师的辩护词,研究他们怎样辩论、看他们如何表达。
林肯在倾听政治家、演说家演讲时,会一边认真倾听、一边模仿。同时,林肯还会认真倾听福音传教士挥舞手臂的布道。回来之后,他就会学习他们的样子,对着树林和玉米地反复练习。最终,他的演讲能力大大提高,成了著名的演讲家。
不管做什么事情,从事什么行业,都必须下功夫。“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要想成为状元郎,不付出汗水是不行的。漫长的成功之路,满是坎坷荆棘;只有勤奋下功夫,才能披荆斩棘,到达成功的终点。
爱因斯坦说过:“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只要付出,就会有所收获;只有勤奋努力,才能创造明天的辉煌。
金珂参加工作一个月,感触最深的是,虽然工作很容易上手,但要想做出成绩,也不容易。他刚进入这个行业,认识的客户不多,大多数时间都是跟着师傅出去跑,向师傅学习。虽然这些内容跟他想象中有很大的差别,但他还是很有干劲儿。
金珂知道,做业务不像学习,突击一下短时间内就能提高,要想成为优秀的业务员,必须从跑腿这些最基础的工作做起,慢慢积累;师傅做了很多年才有了丰富的经验,建立起了自己的业务关系网,如果自己好高骛远,只会吃苦头。
为了积累经验,金珂经常出差,即使是高温天气,也有1/3时间在外面跑。当别人问他对于现在的工作抱有什么期望时,他说:“就怕闲下来坐在办公室里,最好让我多出门,多在外面跑跑。”这种精神,受到领导的一致认可,试用期过后金珂成功转正。
成功,其实就是达成设定的目标,而实现目标需要的就是勤奋。只有付出,才能有所有收获。就像农夫,每天辛勤地耕耘,才能收获应有的硕果。一味地接受,而不懂付出,结果只会贫瘠一片,足迹罕至。
在我们身边,很多人看起来都能取得成功,在他人眼中,他们是个人物,但是到了最后,却没有成功,这是为何?因为他们不愿意付出和成功相应的努力,只想投机取巧。因而,要想在工作中取得成绩,就要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勤动手,勤动脑。
撒下的种子,如果没有辛勤的浇灌和施肥,如何能够生根发芽?如何能够长出果实?人生路漫漫,只有抓住每一次机会,为之付出真诚而辛勤的努力,成功才会如愿到来。所以,不管现在处于什么样的水平,都要努力地、用心地、细致地去完成自己的事情。
天道酬勤,付出汗水和时间,一定可以换来你想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