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补《大学·格致》之章①,恐人误入虚无,而必使之即物穷理,所以维正教也;
阳明取孟子良知之说,恐人徒事记诵,而必使之反己省心,所以救末流也。
注释
① 《大学·格致》之章:《大学》中有“致知在格物”语,朱熹注释“格物”即“穷尽事物之理,无不知晓”之意。
译文
朱熹注释《大学·格致》时,担心人们因误解而走入虚无,所以让人们必须多去穷究事物背后的道理,以此来维护孔门的正统教义;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吸取了孟子的良知论,担心人们仅仅背诵不求理解,所以一定要让人反省自己,以此来改变衰乱社会中的不良风气。
度阴山曰
朱熹理学所理解的格物致知是,探究万事万物之理,从而得出人生道理;“格”即“探究”之意。我国古代所有的哲学都是人生哲学,一切智慧都是伦理智慧,所以朱熹探究自然之物得出的道理也只不过是心灵鸡汤而已。譬如格竹子,它不会去格竹子属于什么科、什么属,它只会格出正直(竹子很直)、有气节(竹子有节)、谦虚(竹子中间空)等理来。
王阳明所理解的格物致知和朱熹不同,他觉得格是正,物是事,格物是在事情上正念头,做到这点就算是致良知了。譬如格竹子,他觉得竹子的气节、正直并非来自竹子,而是来自每个人的心,是人强行把这些理(品质)套在竹子身上的。所以,事物没有理,所有的理都在每个人心中,格物就是在心上格—心上正念头即可。
再譬如格竹子,你要在心上正念:竹子所具备的特质就是人的某些美好的品质,如果你把竹子格成很恶心的理,那并不证明竹子有问题,而是你的心有问题。
朱熹理学和阳明心学的根本不同正在这里:朱熹说,竹子身上有理;王阳明说,竹子身上的理都是人心所发,竹子本身没有理。
这种差别可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朱熹始终崇奉外在权威,认为理在孔子、皇帝、社区活了一百岁的老头儿那里,总之,各种各样的外物都有它自己的理在。王阳明却不承认这些,他觉得只有被我们认可的理才是理,而当我们认可了别人的理时,说明我们心中也有这样的理。理不在心外,而在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