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兆:平躺时腿部剧烈酸痛,坐起缓解。
大病:闭塞性动脉硬化。
致病习惯:①抽烟喝酒。②有“三高”病史。
罗大爷今年70岁了,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他每走一段路就会感觉腿疼得厉害。特别是晚上,只要他平躺在**,腿疼就会加重,有几次都痛到不行,只好坐起来。没想到一坐起来疼痛居然就缓解了,于是他就学习坐着睡觉,大半年来一直如此。
坐着睡觉怎么也没有躺着舒服,在坚持了一年后,罗大爷终于在儿子的陪同下来到医院就医。最终在血管外科医生的诊断下,他才得知自己的症状都是闭塞性动脉硬化惹的祸,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的。
具体来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附着在动脉内壁上,当斑块不断增大时,管腔逐渐变得狭窄,影响管道通畅性,流向下肢的血流就会减少。当管腔狭窄到一定程度甚至完全堵塞时,供应下肢的血流不能满足需要,就会令下肢出现缺血,出现腿部疼痛的症状。
为什么坐起时疼痛会缓解呢?因为坐着的时候,下肢静脉回流减少,下肢缺血得到缓解,疼痛就减轻了。这样做虽然暂时缓解了疼痛,却很有可能引起下肢静脉瘀血,导致更严重的后果,例如肢体坏死。这样一来,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不说,甚至还可能要面临截肢。
闭塞性动脉硬化在老年人中比较常见,发病年龄多在50~70岁。抽烟、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是下肢动脉疾病的最常见危险因素。所以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的首要任务是要积极治疗原发病,还要戒烟酒。
如果出现下肢疼痛,走路一瘸一拐,下肢发凉,腿部表面有破溃,则一刻也不能延误,这些都是闭塞性动脉硬化的前期症状,必须马上就医,以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