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手下留情(1 / 1)

“可以。”孙洋耸了耸肩,这些医书他倒背如流,且他融汇龙魂心经,没有谁比他对这些医书理解更透彻。

见他答应,陈云义等一众医生都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哈哈哈……这小子恐怕还不知道陈师兄记忆力惊人,十八岁时,就已经将这些书统统背完了。”

“论比基础,谁有他扎实?”

国医堂的医生交头接耳,看孙洋的目光充满嘲讽。

此时,一名年纪较大的医生站了出来,“既然如此,就由我来出题吧。”

话音刚落,就有员工和医生协力抬来十多本中医书籍,摆在他面前的桌子上。

他随手翻了几页。

一旁病人惊奇不已,他们从未见过医生之间的比试。

“你认为谁会赢?”

“废话,当然是陈云义,他只开了三副药,就治好了我哥哥的病,另外什么盛洋轩孙洋,也不知道从哪个旮沓里蹦出来的,听都没听过。”

“这孙洋倒是好心机,特意来这找陈云义挑战,赢了自然赚大发了,打败国医堂这个噱头,足以让他的盛洋轩出名,输了什么损失都没有。”

“欸,你分析得真有道理,白瞎了这一副好皮囊,城府竟然这么深,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病人们同样交头接耳,语气满是不屑、鄙夷。

“第一问,《伤寒杂病论》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老医生手捧《伤寒杂病论》问道。

随即,他左右看了两人一眼,“这是《伤寒杂病论》较为粗浅的,你们谁先?”

陈云义随手一侧,抿笑道:“来者是客,孙洋医生,您先请吧。”

“脉乃气血先见,气血有盛衰,脏腑有偏胜。气血俱盛……”

孙洋并没推脱,滔滔不绝地背起了这问题的答案,娴熟之极。

病人们自然是云里雾里,但在医生眼里,这只是一道难度最为简单的问题罢了,位于《伤寒杂病论》靠前几页,就算是一些庸医,也会背这些。

然而,在孙洋背完之后,并没有停止,反而讲解起它的意思。

起初,国医堂的医生都不以为然,纷纷露出不屑的神色。

但随着孙洋讲解的内容逐渐深入,包括对应医案,以及诊治办法,不仅详细,而且头头是道。

甚至一大部分内容,他们之前闻所未闻,仔细一揣摩,脸色纷纷变了,竟然还能这样理解?

他们在薛家,都经过系统培训,教师都是薛家长者,诸如洪志飞一流的,早几十年就享誉国内的名医。

可他们在讲解《伤寒杂病论》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这一点时,都未曾这般展开,他们都相信,洪志飞等人要是听到,必然也会惊骇无比,孙洋这般年纪,竟然能将这一部分理解得如此透彻、独到。

能滔滔不绝说出这么多,除了看出他理解十分透彻外,还能看出孙洋丰富的行医经验。

陈云义的表情从惬意,此时化为了凝重。

但很快,他就微微一笑,卖弄?这仅仅是第一部 分,粗浅的内容,理解透彻,也没什么,多加钻研即可,可后面逐渐深奥的部分,他还能有这么深的感悟?

八分钟后,孙洋停了下来,看向陈云义。

接下来,自然轮到了陈云义。

老医生提出了一个相同层次的问题,同水平才能见高低。

不出所料,陈云义回答得中规中矩,并无出彩之处。

这一道题胜负,他们心中有数,是孙洋占了上风。

不过这只是开始,让他胜个三分又何妨?

接下来半小时,老医生由浅入深,提出《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本草纲目》中诸多问题。

孙洋一一解答,内容详细,理解透彻,皆有独到之处。

陈云义表情变得无比尴尬,和孙洋独到的见解,自己无非是复述前人的注释,毫无出彩之处。。

两者胜负一目了然。

哪怕围观的病人,也有了心中答案。

孙洋回答时神采奕奕,透着一股风轻云淡,对答如流,反观陈云义,越到后面,语速开始迟缓,吞吞吐吐,时不时冒出冷汗。

不是因为陈云义记忆模糊,背不清楚,而是他回答时,才猛地发觉,薛家名医教导的,跟孙洋一比,简直不值一提,心情越发沉重导致的。

老医生颇为敬佩的看了一眼孙洋,“理论方面,是你赢了,远胜过我等,你有个好老师啊。”

他们不相信孙洋年纪轻轻,能依靠自己钻研,从而对这十多本医学古籍的有深刻、独到理解,他背后必然有个了不得的高人指点。

孙洋不置可否,他能有这般成就,的确是依仗了外物,没有龙魂心经,他哪里会有这些感悟,从而医术突飞猛进。

陈云义不甘地攥了攥拳头,他们一众医生,终究是薛家学徒,根本没资格接触薛家医学传承的核心内容,相比之下,所学到的知识自然粗浅不堪。

老医生摆了摆手,“实战部分就不用比了,医者当以医术为荣、医术为尊,理论探讨可以,用来比试,是亵渎医术,有辱原则,对不起我辈心中信念!”

陈云义嘴唇颤动,似乎有些不服气,但纠结了一会儿,最终还是默认了。

老医生这番话,冠冕堂皇。

实际上,他们都明白,这不过是借口。

孙洋对每本医书见解深厚,倒背如流,说出的医案不下百种,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

哪怕他们都没见识过孙洋的医术如何,刚才的考验,也足以让他们窥斑见豹了,,有这么扎实的理论根基,医术还能差到哪里去?

真要实战,陈云义多半会输。

到时候不但陈云义等人丢了脸面,国医堂更会受到牵连,名誉受损。

要是让薛家高层知道,他们一个个必然会受到惩罚,得不偿失。

林建峰叹了口气,冲孙洋躬了躬身,“我服了,先前是我不对,也受到严厉惩罚了,还请孙医生不要为难我这些师兄弟。”

先前那几位准备找回场子的医生,尴尬地笑了笑,灰溜溜地挤进人群,返回诊室。

孙洋耸了耸肩,“探讨交流而已,不必介怀。”

并没有咄咄逼人,毕竟是薛冰的医馆,多少还要给对方留点情面。

病人们看孙洋态度温和儒雅,没有半点胜者的凌人。

不少人暗暗点了点头,孙洋态度如此端正,真的会主动上门挑衅?

他们都怀疑其了国医堂医生话语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