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阵仗着实把刘媚等人吓了一跳。
这些人左一句孙神医又一句孙神医,显然都是看了电视,知道了孙洋这位神医,冲着孙洋大老远赶来的。
好在目前局面还控制得住,医馆病人最多的时候,也有这么多人。
但转念一想此时才七点半左右,就聚集了这么多人,估计在路上的人还会更多。
这么一想,孙洋嘴角连连抽搐,本想着去田里施展‘润雨诀’的,现在哪有他出去的机会。
没办法,只好让刘媚催促李燕赶快过来上班,看情形,估计孙洋除了吃饭上厕所,基本没有离开座位的时间。
坐在座位上,抬眼一看,都时密密麻麻,围着的病人,没有半点秩序,医馆本来就不大,平日里最多容纳二三十个病人罢了,此时谁也不肯让谁,都一窝蜂挤着。
门口也堵着一大堆人,进退无路。
“唉,都怪自己太会拖延了,早该扩大医馆规模的。”孙洋懊恼着,周围闹闹哄哄的,顺带着他心情也有些烦躁。
最后无奈,直接打了个电话给孙仁彦,让他去招了五个精壮的村民,工钱一天一百二十元,充当临时安保,负责维持秩序,以及叫号码,这才情况稍好一些。
刘媚则是在一侧负责手写诊号。
剩余取了诊号,都只能在医馆门外待着,路过的村民,早已见怪不怪,毕竟早前孙洋在附近村镇出名的时候,也有类似的场面。
当然这其中也有人看到了商机,比如一向在学校门口卖饺子、馄钝等小吃的大妈大爷们,直接转移阵地,摆在了医馆门口的大树下。
这摊位是越聚越多,一排十多个,尤为壮观。
当然生意也很不错,那些诊号靠后的病人,都会选择去找一个摊位坐着喝凉茶或者吃碗面。
“老板,这孙神医,是不是真的这么神啊?”一位喝凉茶的客人,眼神闪烁地问着陈大娘,显然这也是一位看了新闻,才将信将疑地赶到溪河村。
“你说呢?要是不神,小洋能上电视台?”陈大娘得意地反问道,并且靠近了一些:“你来找小洋看病的?”
“嗯,早年肩膀受伤,落下后遗症,时常疼痛。”客人点了点头。
“一点疼痛而已,要是小洋治不好你,我连茶钱都退给你。”陈大娘拍了拍胸口。
“是吗?那最好不过了。”客人敷衍地回答道,随意瞥了几眼附近。
别的不说,光是这热闹的场面,除了在省市大医院和超市大甩卖的时候能看到,他还真没在其他地方见过。
这一天匆匆忙忙,病人来来往往,有一部分病人出来时神清气爽,不少人都激动万分说着:“果然是神医啊!几针就治好了我的病,我得赶紧让朋友也过来看看”类似的话。
也有一部分人提着几袋药,神采奕奕地走了出来,显然也有收获。
剩余还在等待的病人,看到那些个病友的言行神色,不由得对孙洋的医术越发有信心了。
直至晚上八点,还有十多个病人还在等待,孙洋给他们安排到明天早上。
后院中,忙活一天的孙洋爷俩对视一眼,都露出了无奈的神色。
刘媚则是拿着一大叠药方走了进来:“小洋,今天来的人太多了,我这药方副份粗略算了算都有八十多张了。”
孙德笑道:“还不止呢,至少有八九十个病人,我让他们去外面抓药,要不然根本就来不及。”
比起看病,抓药其实也不简单,一份药方,少的四五味药,多的十多味乃至二十多味都有,一份份要用称过去,着实不容易。
“还有药柜好多药都没库存了。”孙德补充道,“就算催他们送来,少说也得一两天时间。”
“这样啊?”孙洋托着额头,有些苦恼,“那能用针灸的,我尽可能针灸吧,还有药工,也要多找三四个,要不然等有库存了,也忙不过来。”
“还有田里也有不少药材成熟了,我会让长贵他们抽空收割一下。”
“嗯。”孙德点了点头。
“药工的事情,明天我会让方云华替我去招人。”孙洋补充道。
往后两天,医馆越发热闹,据说还有从天南市赶到溪河村,找孙洋看病的,每天平均都有两三百人。
孙洋的医馆彻底成为了溪河村最有生气的地方,连带着医馆附近的房子要么开小吃店,要么则是出租给别人,租金飞涨。
突然暴增的病人,这小小的医馆完全容纳不下,扩建医馆的事情提上日程。
趁着午饭的功夫,孙洋去找了下左右两边的邻居,准备商量一下买房的事情,不买下这两家屋子,医馆也扩建不了。
“买房?”黄三贤眉毛一挑,“可以,六十万!”
“六十万?”孙洋面露惊愕,转而四处扫视了一眼,两层楼,家徒四壁,两层的面积加起来也不过一百二十平方米左右。
这六十万在溪河村其他地方建房子,完全能建一栋更好更大的房子,就算是在县城,都能买小区一百平方米精装修的房子了。
“太贵了。”孙洋摇了摇头。
“唉,孙洋,不是我坑你,昨天一位老板说要一个月三千元,租下我的一楼,准备开面馆呢。”黄三贤摊了摊手,“而且,你现在家大业大,又是名人了,也不差这点钱吧?”
孙洋眉头微皱,转而又问道:“二十万肯吗?”
“开什么玩笑,都赚大钱了,你怎么在意这十万八万的?”黄三贤嘲讽地说道。
眼神闪过一丝鄙夷,别人舔孙洋臭脚,他没病没灾的,需要给这所谓的神医面子吗?
此时对方有求于自己,怎么能不狠狠敲他一笔。。
“真要这样吗?”孙洋眉头皱得更紧了。
“哼,爱要不要,老子这房子住得舒坦。”黄三贤嘴角一扬,略带戏谑地说道:“你是想要扩建医馆吧?要不然,你去问问刘大娘?她房子肯卖你,你的医馆也能扩建的。”
这刘大娘是医馆右手边房子的主人。
孙洋心下一沉,离开黄三贤的家后,他迟疑地找到了刘大娘。
果然……和黄三贤口风一致,开口就是六十万,不带还价的。
说实话,要是稍稍贵一点,比如二十万左右,孙洋倒也不会跟他们计较的。
可再贵也该有个度。
在这溪河村,六十万别说百余平方米的房子了,就是建一栋精装修的六层楼大房子都绰绰有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