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涉在豫章浪费了一两个月却无功而返,无非就是刘备按兵不动,没有切断孙策周瑜之间的联系,导致他不敢轻易进军。
此时俞涉收到刘备信件,说无力对抗孙策大军,只能助他撤军,不仅暗骂一了句大耳贼老奸巨猾。
别人不知道,俞涉却清楚的很,刘备手里有关羽张飞赵云这等猛将,还有刘琦的五万兵马,他说抵不过孙策,无非只是不想出兵的借口罢了。
俞涉退兵回到寿春,此次他与孙策虽然没有直接交战,但先是出兵扬州,随后又围困豫章,怎么说也算是跟孙策彻底翻脸了。
他招来众人商议接下来的安排,此时军中出现了两种声音。
陈震虞翻陆绩等人建议不要冒进,此时百姓生活富足,施行了近一年的包括教育、商业等各项措施已经初见成效,只要再有五年时间,域内绝对会涌现一大批人才,现在只需要养精蓄锐打持久战,未来别说孙策,就算是拿下曹操也不在话下。
太史慈凌统董袭等人则说陈震等人太过保守,应该趁此机会先南下夺取庐江,再绕道直取零陵桂阳两郡,这样便可以对孙策形成合围之势。
以陈震为首的“保守”派反驳说太史慈等人太过激进,战线拉得太长不利于调动。
太史慈则说荆南四郡的地理位置太过于重要,进可以攻取中原地区,退可以镇守江东江南,我们不取,别人也会去取。
双方你一言我一语,说着说着就吵了起来。
俞涉知道文官和武将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并不一致,便开口劝道:“好了好了,商量问题嘛,怎么还吵起来了?军师,你一直没有说话,说说你的看法吧?”
徐庶此时在军中威望极高,众人都看着他等他说话。
然而他没有直接回到,而是皱着眉头问道:“主公你有没有觉得,自从你带兵出征豫章后,背后似乎有一股力量在控制着荆州以及江东地区?”
俞涉想了一下答道:“我只是觉得诸事不像之前那么顺利,以前即使是和纪灵死战那一次,我也觉得所有的局面都还在我掌控之中,但是这段时间,我隐隐觉得很多事情有些失控。”
他回忆了一下,第一个失控的事件便是黄祖的死,他完全没想到自己进军豫章,会导致黄祖中计被杀,间接使自己在豫章浪费了一个多月,
马腾兵败身亡只能算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俞涉猜到他会输,但没想到会输的这么惨。
最让他觉得难以操控,甚至可以说看不透的便是刘备,这大耳贼占尽多方便宜,不仅在自己这借了兵马,还在江夏站稳了脚跟。
他原以为黄祖死后,刘备会和自己合力谋取豫章,再徐图江夏,然而令他意外的是,刘备居然如此沉得住气,甘心在江夏收起了自己的羽翼。
更令人感到疑惑的是,刘表刘琦这两父子,居然觉得自己已经拿捏住了刘备,不仅慢慢放松了对他的戒心,现在甚至已经开始在给他兵粮了。
在俞涉的计划中,刘表和刘备都是牵制孙策的力量,但是现在看起来,刘表恐怕有心无力,而刘备则是有力无心。
徐庶见俞涉皱着眉头,缓缓说道:“我和主公的感觉非常相似,我猜测孙策与刘备身后都有高人指点。”
俞涉心想,孙策身后肯定是周瑜,至于刘备身后的高人,这时候本来应该正是你徐庶的,如果不是你,那便只能是那个令所有后世之人敬仰的名字——诸葛亮了。
“军师,你说刘备身后,会不会是,诸葛亮?”俞涉轻声问道。
徐庶点点头:“我也猜测是他,没想到他真的出山了,看样子他等的人就是刘备。”
“如果刘备得到诸葛亮相助,恐怕再难利用他为我们做事,稍不注意,我们反而会为他所用,”
“所以我们现在城还是要打,但是不能再冒进。”
董袭是个急性子,连忙问道:“又要打,又不能进,那军师你到底是什么意思嘛?!”
徐庶缓缓说道:“我会派人前去荆州豫章两地打探消息,先摸清刘备和孙策军队的动向,”
“如果我所料不差,这两人近期应该会形成一种默契,互相避开对方,”
“刘备与孙策本无仇怨,和孙策有仇的是我们以及刘表,”
“如果是诸葛亮在背后协助刘备,他一定会借助孙策和我们这股外力,用来对抗荆州内部的刘表,”
“我们与刘表本无仇怨,此时如果贸然进攻零陵桂阳,不仅会与刘表交恶,恐怕打到最后也只是为刘备做嫁衣。”
“至于孙策那头,他近期整合了孙贲吴景的势力范围,实力大增,贸然开战,便会成为与豫章一样的死局。”
董袭又问道:“那怎么办?总不能就这样什么都不做吧!”
他这句话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倒是陈震等人觉得,按兵不动,好好儿发展也不错。
徐庶继续说道:“庐江必须拿下,只要拿下庐江,便可与寿春,对扬州呈掎角之势,随时可以进攻扬州,”
“但零陵桂阳实在太远,不宜派遣大军远征,我军当务之急还是要设法先解决孙策,安定江南江东。”
俞涉也是这个意思,虽然现在他的势力在孙策之上,更别说刘备了,但这两人背后站着的可是三国智将的天花板,诸葛亮和周瑜!
要让他与这两人同时斗智斗勇,俞涉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
虽然他手里有“剧本”,但现在,他发现剧本已经变了。
徐庶指着地图:“庐江地处扬州以南,是豫章与扬州之间的必经之地,拿下庐江郡,便能断了扬州与豫章之间的联系。”
“庐江太守是袁术旧部李术,此人首鼠两端,袁术刚一战败,他便朝孙策献了城池,孙策收了他的兵权,所以庐江郡内并无多少兵力。”
太史慈则问道:“但就算打下庐江又如何?就像军师所说,庐江在扬州和豫章之间,孙策要是从两郡发兵,同时进攻,那我们岂不是腹背受敌?”
“花这么大力气打下一郡,最后却把自己陷入了敌军包围圈,这岂不是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