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可以很简单,一瓢饮,一箪食,一张席足矣,但前提是所有人都满足于这种生活,否则不满足的人就会抢夺别人的一瓢饮,一箪食,一张席。不满足,源于欲望。每个人都有欲望,财、色、名、食……贪而无厌。也正因为此,人的烦恼随之而来。
其实,生活原本没有痛苦和烦恼,当欲望之火被点燃后,烦恼就会来敲你的心门。当你开始计较得失,贪求更多时,烦恼便会来缠身。
老和尚带着小和尚下山化缘。当他们走到一处湍急的河边时,看见一位美丽少女在那里踯躅不前。
老和尚走上前去说:“这位女施主,贫僧背你过去吧。”然后,老和尚背着少女过了河。小和尚跟在后面,对老和尚的行为很不解,一直纠结这件事。到了晚上,他实在忍不住了,就对老和尚说:“我们出家人是不应该近女色的,你今天为什么要背那个姑娘过河呢?”
“你说那个姑娘呀!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还记着呢?”老和尚心怀坦**,把姑娘背过河后,并没有记在心里,小和尚一直想着清规戒律,心里却一直没有放下,在心里产生了欲望。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其实所谓的烦恼,大都是自己给自己戴上的枷锁。欲望越多,烦恼就会越多。无欲无求,自无烦恼。然而人有七情六欲,皆与欲望挂钩,因此,不可避免会有烦恼。
佛家认为,欲望是一切烦恼的根源,只有杜绝了欲望,才能没有烦恼。但是欲望是人类进步的原始动力,人类的祖先正是为了寻找食物,才从树上来到陆地,继而学会打造工具,进化成人。因此,不能因为欲望能产生烦恼,就“存天理,灭人欲”,关键是如何控制好欲望,使欲望既合理存在,又能减少烦恼。
南阳慧忠禅师被唐肃宗封为“国师”。有一天,肃宗问他:“朕如何可以得到佛法?”
慧忠答道:“佛在自己心中,他人无法给予!陛下看见殿外空中的云了吗?能否让侍卫把它摘下来放在大殿里?”
“当然不能!”
慧忠又说:“世人痴心向佛,有的人为了取得功名;有的人为了求财富、求福寿;有的人是为了摆脱心灵的责问,真正为了佛而求佛的人能有几个?”
“怎样才能有佛的化身?”
“欲望让陛下有这样的想法!不要把生命浪费在这种无意义的事情上,几十年的醉生梦死,到头来不过是腐尸与白骸而已,何苦呢?”
“哦!如何能不烦恼、不忧愁?”
慧忠答:“您踩着佛的头顶走过去吧!”
“这是什么意思?”
“不烦恼的人,看自己很清楚,即使修成了佛身,也绝对不会自认是清净佛身。只有烦恼的人才整日想摆脱烦恼。修行的过程是心地清明的过程,无法让别人替代。放弃自身的欲望,放弃一切想得到的东西,其实你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
“可是得到整个世界又能怎么样?依然不能成佛!”
慧忠问:“为什么要成佛呢?”
“因为我想像佛那样拥有至高无上的力量。”
“现在陛下贵为皇帝,难道还不够吗?人的欲望总是难以得到满足,怎么能成佛呢?”
是啊,欲望永远没有止境!就连身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也有满足不了的欲望,何况平常人。人都有七情六欲,欲望就像河,汹涌澎湃、奔腾不息,不断地驱使着人们去忙碌、追寻。有的人为金钱,有的人为名利,有的人为事业,有的人为爱情,有的人为长寿。
欲望可以为我们提供精神力量,让我们更加努力奋进,但是过犹不及,所以一定要控制好欲望的“度”。不要不切实际地盲目攀比。如果目标定得太高,好高骛远,一旦实现不了,烦恼自然就来了。
其实,人生很简单,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即挑选自己最适合最感兴趣的事,用一生去完成它就够了。别人的成功及失败与你无关。你只要天天在进步,在超越自己、战胜自己,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