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富爸爸,一样可以成功(1 / 1)

人生来就有很多东西无法选择和改变,比如出身,我们只能正视和接受。英雄自古出寒家,纨绔子弟少伟男。所以贫困没什么了不起,只要能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把握好心态,就有机会改变这种状况,真正可怕的是精神贫穷,如果没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标,人生只能在灰色地带。高尔基曾经说过:“贫穷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如果你能够在这里修完所有学分的话,在未来的人生里,还有什么是不能超越与突破的呢?”

著名品牌金利来的创始人曾宪梓先生曾这样说:“我本身就是穷苦孩子出身,但是穷困并不可怕,只要人有志气,贫困中所作出的努力和所克服的困难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只有我们穷苦的孩子才能拥有这笔财富,因为我们穷,所以必须去奋斗,去克服许多困难,这个过程中我们比别人学到的东西更多。”

纵观古今中外,家境普通的孩子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取得成功的例子举不胜举。贫穷对他们来讲是无价之宝,因为经济上的拮据,让他变得更加乐观、不屈不挠,懂得居安思危、长远考虑事情;让他们懂得如何从失望中寻找希望,让他们拥有坚韧不拔的气质、无坚不摧的性情、永不向厄运低头的意志。这些优秀的品质弥补了他们在物质上的贫乏,成为他们迈向成功的巨大精神财富。

博克是美国新闻史上最成功的编辑之一,他曾经创办了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妇女杂志《妇女家庭》。博克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在很小的时候就不得不每天提着小筐去拾碎煤。为了得到一个面包,他请求老板让他擦面包店的窗户。

他几乎每天都要做好几份工作,星期六早晨去卖报,空余时间,向那些坐马车旅行的人兜售冰水和柠檬水,到了晚上,为报社写关于各处举行的生日宴会和茶会的新闻。那时的他才12岁,从西班牙来到美国还不到6年。13岁那年,他离开学校,到一家公司当了一名清洁工,逐渐结识了一些名人,开始有了自信和雄心。后来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成为美国最成功的编辑。

人穷不可志短。要想摆脱困扰,首先要有勇气面对现实,敢于忍受生活给予的苦,既不羡慕他人也不自轻自贱,因为贫穷并不丢脸!

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曾经有过与博克相似的生活经历。他出生在匈牙利一个普通小镇,年幼时生活衣食无忧。但是在父亲去世后家境每况愈下,不久母亲改嫁,他和继父没有办法和平共处,这使他吃了很多苦头。17岁时,他离开家偷渡到了美国。最初,他想当个军人,不料屡屡碰壁,几经辗转终于当上了骑兵,但战事很快便结束了。

战争结束之后,他留在了纽约,后来又辗转到了美国西部,为了维持生计,他做过很多工作,骡夫、水手、建筑工人、码头苦力、餐厅跑堂和马车夫。然而这些都激不起他的兴趣。后来他终于如愿在图书馆找到了一份差事,于是有更多的机会阅读。对于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他非常满意。

普利策凭借强烈的求知欲和充沛的精力,不知疲倦地挖掘各种新闻,成为美国新闻界的旗手、标兵,他创造的编辑写作制——记者采写的材料由编辑润色、整理、综合成稿件见报,至今仍是整个新闻界的普遍原则。以他名字命名的“普利策新闻奖”,成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

富爸爸或许可以带给你人脉、资源、资金,让它们成为你成就事业的助力,甚至轻松获得别人需要用毕生精力追求的生活质量。但是爸爸常有,而富爸爸不常有,所以即使你没有富爸爸,也不必抱怨,因为只要你有**和斗志就可以点燃和照亮人生。奥格·曼狄诺说:“**是世界上最大的财富,它的潜在价值要远远超过金钱和权势。**可以摧毁偏见和敌意,摒弃懒惰,扫除障碍。**是行动的信仰,拥有这种信仰,我们就会战无不胜。”

贫穷带给我们的不是自卑,而是奋进的魄力与勇气。它让我们迎难而上,正视自己的内心,正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想清楚自己的价值,用自己的价值来摆脱贫困。正如阿德勒所说:“应付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勇气,能说明一个人如何定义生活的意义。”看看“美国名人榜”,那些彪炳史册的人,有几个是拥有显赫家世的,他们同样经受过无情的打击,只是他们从未放弃过理想,坚持奋斗,所以最终收获辉煌。所以说,生活给予我们的挑战是天才的晋升之阶,是信徒的洗礼之水,是能人的无价之宝。当你的生活遇到阻碍时,挑战就像一台钻探机,越是遇到坚硬的石头,越能迸射出绚丽、耀眼的火花。经过挑战磨炼的人,会发现自己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意志更坚强,将来取得的成就会越辉煌。没有富爸爸,你一样可以成功,只要你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不低头。正如莎士比亚所说:“我们知道我们现在是什么样的人,但不知道我们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