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有一个好的婚姻,除了对方要合适外,自己也要让对方觉得合适。
“在生活中我可能会犯其他的错误,但我绝不会因为爱情而结婚。”曾在1868年到1874年担任英国首相的狄斯累利如是说。
狄斯累利确实是这样做的,他在35岁前一直单身,直到那一年他向一个死了丈夫的富婆求婚。那个富婆都已经50岁了,比他大15岁。她也知道他找她是为了钱,所以她告诉他,她要观察他一年再说。一年后他们真的结婚了。
这件事或许会让人觉得太功利,太不浪漫了。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个看起来像做生意一样的婚姻却成为了幸福婚姻的典范。
狄斯累利的这位老富婆妻子,自然谈不上年轻漂亮,在聪明程度和学识方面也没有特别之处。她甚至不知道古希腊和古罗马哪个更早。她也不擅长布置房子。但在最重要的一点上,她却做得非常地好,就是她懂得怎样对待她的丈夫。她从来不和狄斯累利较劲。当他忙碌完各种事,回家后,玛丽安能让他彻底地放松下来。渐渐地他越来越恋家了,因为在家里,有玛丽安的宠爱和温暖,他不需要浪费精力地争什么,这里是他最舒服的地方。她是他最信任的人,是他可以放心地征求意见的人。
狄斯累利每天晚上结束了下议院的工作后,都会急忙赶回家对她倾诉,而且玛丽安总是充满信心地鼓励他。玛丽安在30年的时间里把全部的身心都放在狄斯累利的身上,而不仅仅是她的钱。她心甘情愿,认为这都是值得的。同时她也得到了,他把她看作是自己的主宰,他请求维多利亚女王封玛丽安为贵族。在1868年,玛丽安得到了子爵的封号。
狄斯累利从不批评她,尽管有时她在公共场合表现得很不好,但如果有人嘲笑她的话,他就会反击对方来保护她。玛丽安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她对他30年如一日的鼓励和呵护,使狄斯累利说:“结婚30年来,我从来没有讨厌过她。”并说玛丽安是他一生最重要的人;而玛丽安则常对他们的朋友说:“他让我的生活变得无比幸福。”
他们常常互相调侃。狄斯累利说:“不管怎么说,你知道我和你结婚,是为了你的钱。”玛丽安则乐着说:“是的,但现在我们在一起的原因是爱情,对吗?”于是他承认她说的对。玛丽安是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可狄斯累利总是聪明地不惹她生气。
就像亨利·詹姆斯说的那样:“如果对方没有严重影响自己的话,就不要阻碍他的快乐,这一点是在与人相处中,首先应该记住的。”
请记住上面这句话,因为它很重要,相当重要。
法斯特·乌德在他写的《在家庭中一起成长》这本书里说:“要想有一个好的婚姻,除了对方要合适外,自己也要让对方觉得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