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12—1813年,直隶南部、山东西部和河南北部诸县先后发生严重旱灾,滑县、辉县等地饥民皆以草根、树皮糊口度日,地方官员不但不想办法赈灾济民,反而还敲诈勒索。

林清认为这就是个好时机,他召集天理教的主要头目开会,决定于公元1813年农历九月十五日在直鲁豫三省同时举行武装暴动。林清的暴动计划就是趁嘉庆帝到承德避暑山庄游玩的时候,攻入紫禁城,占领大清的心脏,把嘉庆帝赶回关外去。

九月十四日,北京城内突然多了很多行踪诡异的人,他们虽然打扮成商贩混入酒馆、茶楼、旅店和戏园子里,但是神情有些紧张。不过这会儿嘉庆帝已经出京,负责内城防守的官员也比较松懈,没有留意到这个情况。

九月十五日,天理教教徒太监刘德财带着一队天理教教徒从东华门攻入,守门的官兵虽然立即关了门,但仍有部分教徒冲入宫去。进到宫里后,他们正好遇上礼部侍郎宝兴,宝兴见有人拿着大刀杀了进来,立刻奔回宫中,命人关闭景运门,然后向皇子绵宁汇报。

绵宁没有慌乱,命人立刻关闭四门,又让皇子绵恺守卫后宫、保护皇后。绵宁则带着刀箭和火枪,与贝勒绵志一起赶到养心殿抵抗敌人。正好碰上两名天理教教徒翻墙而入,绵宁拿起火枪击毙两名暴徒,贝勒绵志也打死了又一个翻墙而入的教徒。这才挡住了天理教教徒从养心殿攻入的计划。

申时,以礼亲王昭梿、庄亲王绵课、贝子奕绍等为首的在京王公大臣得知皇宫被人攻入后,纷纷带着家丁、杂役前来救援。火器营的官兵也来了,大家一起进入紫禁城内平乱。

战斗一直从十五日午时持续到十六日黄昏,在皇子、王公大臣、侍卫和官兵的共同努力下,天理教教徒的这次进攻被镇压下来。

十七日清晨,在回京路上的嘉庆帝下令八旗都统在各自辖区内捕捉逃犯。

十九日,嘉庆帝回到紫禁城,第一件事就是慰问那些拼死保护皇宫的士兵,然后颁发《遇变罪己诏》,当众检讨自己作为皇帝的失职,令大臣们感动不已。

之后,嘉庆帝亲自审理了林清等人,下令把这些叛乱的头目处死。并对有功人员进行褒奖,对失职渎职的官员做相应的处理。

在这次天理教暴乱中,攻入紫禁城的教徒有七十多名被擒毙,而清廷方面亦伤亡百余人。这次暴乱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对嘉庆皇帝的打击却是巨大的,他在临终前还告诫群臣,“永不忘十八年之变”。

相关链接:

隆宗门上的箭镞

今天,如果我们去北京故宫乾清门前广场西侧的隆宗门,还能看到门匾上有一支箭簇,据说这就是嘉庆年间天理教攻入紫禁城时留下来的痕迹。

隆宗门在当时十分重要,门内北侧是军机处值房,门外正西为慈宁宫,是靠近皇帝住所的一处重要禁门,平时除非觐见或者宣召,连王公大臣也不能随意进出此门。可见,天理教当时选择这个门进攻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也说明太监在这场暴动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若非熟悉紫禁城地形的他们帮忙,天理教教徒怎么可能在紫禁城中坚持一天多的时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