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杆军自成型以来,多数时间都用于维护地区的治安,但秦良玉想试试自己的军队在战场上战斗力如何。不久,她就有了一个小试牛刀的机会。

公元1599年,播州宣抚使杨应龙勾结苗人造反,四处烧杀抢掠。皇帝派官军十八万、各地土司士兵十万、民夫三十万,分八路围剿播州。作为地方土司的马千乘带领三千白杆军出战,秦良玉率领五百精兵协助丈夫出征。兵部侍郎李华龙对此大为叹异,特意打造了一面银牌赠予她,上面刻着“女中丈夫”四个字。

不久,八支大军前去攻打海龙屯,海龙屯的地势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有一条小路可以翻越,官兵们光爬上去就费劲,更别说作战了。这时,秦良玉发明的“白杆”就派上了用场。且白杆军生在苗地,本来就善于攀爬,他们趁夜间顺利登顶,突袭成功。官军们里应外合,终于攻入了内城。虽然秦良玉战功赫赫,但朝廷因为她是女子并没有封她为将,而是赏了她百匹绸缎。虽然没有封将,但秦良玉“女将军”的称号却传了出去,人们都知道有这么一位巾帼英雄。

神宗年间,马千乘受冤而死,秦良玉接过丈夫留下的重担,继续训练白杆军,保证了当地民众的安全。到了万历年间,历史上著名的萨尔浒之战爆发,内阁在全国征兵远赴辽东,秦良玉哥哥以及弟弟的军队就在其中。不久,哥哥、弟弟战死的消息传来,朝廷为了安抚秦良玉,封她为二品诰命夫人,并让其子马祥麟做指挥使,再赴辽东战场。秦良玉与儿子一同出征,她施展自己的军事才华,击败了敌人。战后,秦良玉以首功被授予都督佥(36)事,正式以女子的身份跻身于明朝高级将领的队伍中。

崇祯皇帝自缢后,秦良玉身穿孝服,痛哭流涕。她的余生,一直在为大明朝做最后的挣扎,直到七十五岁去世。

相关链接:

历史上真的有花木兰吗

根据史料的记载,历史上的确有花木兰这一人物。我们今天听到的花木兰的故事,一般是来自《木兰辞》。但在史料上,木兰却并不姓花。《新唐书》中记载,有一位叫任木兰的女子组织军队,打败了叛军。清朝有《木兰奇女子》一书,记载唐朝时有一位叫朱木兰的姑娘在十四岁时替父从军,在战场上驰骋十三年,最后因战功被唐太宗封为武昭将军,还赐姓李。而清朝《三十二兰室诗钞》则记载,有一位魏木兰曾经和匈奴作战,最终战死沙场。还有一部《韩木兰传》,记载韩木兰女扮男装投奔红巾军,现在四川还有她的木兰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