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年末,山东就像被施了魔咒一样,灾难不断。公元1398年六月,山东的张秋河决口,洪水倒灌,毁掉了万亩良田,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仅仅几个月,就将十年的军屯粮消耗殆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胶东又发生了百年难遇的地震,地震引发了大规模的海啸,使得涝灾更加严重。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地(7),堆积的尸体导致瘟疫爆发。朝廷派众多的医生前往山东救治灾民,历时三个月,才将疫情控制住。
百姓还没有从灾难中喘过气来,山东骤降大雪,将刚刚建好的赈灾房都压倒了,冻死百姓几千人。山东负责救灾的布政司累得口吐鲜血,哭着向皇帝说:“不知道我造了什么孽,才使山东受此大灾。”说罢就要自刎谢罪,被太监拦住了。
苦难的一年终于过去了,百姓都期望第二年能够转危为安。谁知又发生了旱灾,一滴雨水都没下。这次朝廷也拿不出赈灾粮了,而此时又爆发了“靖难之役”,主战场就在山东,这一战就是三年,路边白骨累累,惨不忍睹。明成祖朱棣登基后,人们本以为情况会缓和,然而朱棣远征蒙古、击退鞑靼铁骑,都是从山东征用的民夫。
除了征兵之外,朱棣居然在这种满目疮痍的情况下还将山东作为招待外宾的旅游胜地。当时郑和下西洋,带回了一批仰慕中国文化的海外史官,他们对儒家文化非常敬畏,因此提出请求,想参观“孔孟之乡”——山东。朱棣为了面子,不得不让他们来。山东百姓在食不果腹的情况下,还要装出知书达理的样子。
这一系列的天灾人祸使山东百姓求生不得,忍无可忍,终于爆发了大规模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