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日下来,宋军士兵的身体或多或少都出现了不适,张弘范见状便派人来劝降,却遭到了张世杰的拒绝。公元1279年二月,张弘范再次分兵四路,对宋发起进攻。当宋军奋力抵抗时,忽然听见张弘范的指挥船上响起了音乐声,宋军以为是元军将领在举行宴会,便开始松懈。
但是不久,张弘范就指挥战船向宋直逼而来。元军在乱箭的掩护下夺了宋军七艘战船,此后各路元军又从东、南、北三面朝宋猛扑。宋军虽然数量庞大,但是作战的都是朝中文官、宫女、宦官,没有得力的作战主将,基本不堪一击。
宋臣张世杰见大势已去,便抽调精兵,登上预先准备的十余艘舰船和苏刘义及余下的部将突围而去。正午时分,张弘范用布遮住埋下伏兵的船楼,以鸣金作为总攻的讯号。伏兵们悄无声息地接近宋船,双方舰船相遇时,元军突然鸣金撤布,毫无防备的宋军被打得落花流水。
由于赵昺的船只被夹在宋军的战船中间无法突围,陆秀夫只好背起八岁的赵昺奋身跃入大海,壮烈殉国!随行的十几万军民有的与元军作战阵亡,有的见幼主投海自尽,也纷纷跳入海中追随而去。
张世杰率领水军余部突出重围赶到海陵山脚下,却得到了陆秀夫背着赵昺共同殉国的噩耗。张世杰悲痛不已,而杨太后在听闻宋帝赵昺的死讯后悲痛欲绝,也跳海自尽了。张世杰为将杨太后的尸体捞起,不幸溺亡于平章山。
在元朝铁蹄的践踏之下,曾经无比繁荣的大宋王朝自此灭亡。
相关链接:
拒绝招降的铮铮铁骨
文天祥被俘后,忽必烈从群臣口中得知他的贤能,想将其收为己用。忽必烈降下谕旨,打算让文天祥担任元朝高官。文天祥却决断地拒绝了:“当年管仲选择不死,留下了许多功名,但如今我文天祥若是选择不死,只会遗臭万年。”而后忽必烈下令款待文天祥,赐他上等餐食,文天祥又说道:“我已经很多年不吃这些官饭了。”无论忽必烈如何软硬兼施、威逼利诱,文天祥都坚决不肯投降。公元1282年,文天祥英勇就义,享年四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