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中绘画艺术发展得最好的就是蜀国。早在唐朝时期,画师们就慢慢地往西蜀进发,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画圣吴道子的徒弟卢稜(13)伽,这为西蜀绘画打下了基础。到了五代,因为战乱的缘故,使得更多的画师走进西蜀。其中便有著名的花鸟画师刁光胤和腾昌祐,他们的加入推进了西蜀花鸟画的发展。

蜀国画师们的画迹多保留在成都寺庙中。因为成都大圣慈寺是会昌废法时唯一保存下来没被销毁的寺庙,所以很多画作都保存在那里。大圣慈寺内的壁画虽然主要是以宗教为题材,但其中还有部分非宗教的题材,包含有皇家贵族、官员的肖像,还有雀竹花鸟和名山大川的画作。

在前蜀和后蜀期间,画院集结了很多著名画师。这些画师擅长绘画宗教人物肖像和罗汉画,其次便是花鸟画和山水画。这些画师们大多都是父子相传,其中有像高道兴、高从遇、高文进、高怀节、高怀宝这样的画师家族。这样的画师家族在蜀国还有很多,为蜀国的艺术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

在画师家族中,黄筌(14)和黄居寀(15)这对父子的地位最为突出,他们最擅长的是花鸟方面的绘画。他们的主要素材不是人们日常所见的飞鸟和花卉,而是皇家收集的珍稀禽鸟、瑞鸟,奇花异草,珍贵奇石。他们追求的是真实感和一种生命的生机,所以他们的绘画技巧对比之前的画师有独特的创新之处,也正是他们,让花鸟画在绘画艺术上有了一个新的起点。

黄筌和黄居寀对山水和人物也很擅长,黄筌的钟馗画便表达了古代画师对于创作的独特理解。画圣吴道子的钟馗是蓝色衣服,赤着一只脚,单眼半眯,腰带上插着笏板,戴头巾而蓬发,左手抓鬼,右手以食指挖鬼眼。蜀后主要求黄筌把画中的食指改成拇指,这样会显得更有力一些。原本只是小改,但是黄筌却把整个姿势都改了。因为在黄筌看来,原本表现的是全身的力量和精神都集中于食指,现在改成了拇指,那么一切都会改变,所以必须把整体都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