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23年,后唐与后梁对阵于黄河两岸。后梁末帝任用大将王彦章为统帅,成功抢夺卫州。王彦章大军士气高昂,想要趁势进攻李存勖坚守的杨刘。

没多久,杨刘被围困,情况危急。郭崇涛危急中献计道:“陛下不必担心,胜负还未定。在我看来,梁军围住杨刘,阻断了我军通道,一定是为了攻打郓州(8)。我们要是突围而出救下李嗣源,就有反扑的机会。臣愿意领兵去建立渡口,打通我们和郓州的道路。不过王彦章必定会派兵阻挠,陛下需要派出敢死队每日挑战他们来拖延时间,不出四天,堡垒可成,然后两面夹击,此战必胜。”李存勖觉得有理,于是按照郭崇涛的方法执行。郭崇涛身先士卒,带兵去建立渡口和防御堡垒。王彦章果然来袭击,郭崇涛不畏艰辛与危险,四处奔波指挥防御。由于堡垒新建,并不稳固,几次都差点被攻破。不过在李存勖的支援下,两路兵马夹击,梁军被打退,解了杨刘之围。

杨刘之围被解后不久,有后梁军中将领来投降。降将告诉李存勖,后梁将会兵分四路发起猛攻。李存勖很是忧心,再次与将士商量对策。有将士提议回避,等日后再灭梁。李存勖不认同这样的想法,觉得这样的话很容易导致败局,可是自己又想不出好的对策。这时李存勖想起了郭崇涛,问郭崇涛有没有计策。郭崇涛早已想好对策,他对李存勖说:“陛下为国家报仇,伐梁已经十五年,中途历经了多少险阻,这次出征看来时机已成,陛下必定能攻下梁国。陛下且看,根据探子回报,敌军精锐交给段凝指挥,驻于我军南边,为的是阻止我们进攻他们首都。敌军一定是觉得他们这次稳胜,所以防御松懈。而王彦章去进攻郓州,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自乱阵脚,从而击败我军。据我观察,段凝并不是大将之才,只是个想在战场上捞取功劳的权贵小人,因此对付他并不用害怕。臣以为,可派兵守魏州,分散段凝的注意力,然后坚守杨刘。根据降将所说,敌军后防空虚,陛下可亲自带精兵直取敌军首都,汴州无人防守,必定自乱而降。成功后陛下可以活捉后梁皇帝,后梁必定会投降,我军便可以大获全胜。今年秋收不好,军粮不足半月,若不用此计,恐怕后患无穷。陛下乃天命所归,自有神助,望陛下定夺。”李存勖一听句句在理,高兴得站起来说:“卿此言深得朕心,当用此计。”

李存勖送走家人,采用郭崇涛的计谋,一路上战无不胜,一举攻下汴州,后梁皇室被诛,段凝不得不投降。在郭崇涛的计谋下,李存勖用了不到十天就取得全面胜利。郭崇涛因灭梁首功,被赐铁券(9),可以免除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