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李世民同意了松赞干布的请婚,他选了一名宗室之女封为文成公主,于公元641年正月十五嫁于松赞干布,并派江夏王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前往吐蕃。就这样,文成公主一行人自长安启程,路经西宁,一路颠簸抵达了拉萨。

松赞干布为表诚意,带领群臣一起在柏海迎接文成公主,见到江夏王后行子婿之礼,十分恭敬。文成公主是宗室之女,非名正言顺的帝女,但是她却深受松赞干布的宠爱,在吐蕃的地位十分尊贵。松赞干布特地为她修建了布达拉宫,共计一千间宫室,可谓金碧辉煌、气势磅礴。文成公主对吐蕃的赭面(24)习俗不甚喜欢,松赞干布便下旨严禁赭面。

文成公主的到来使唐蕃一同踏入了外交的新时代,打开了唐蕃外交友好局面,使臣、商人来往十分频繁。松赞干布仰慕中原的文化,便改穿丝绸衣物,并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国学读书。后来李世民伐辽凯旋,松赞干布遣人将金鹅送予李世民,以示庆贺和尊敬。

公元649年,李世民驾崩,李治继位,派遣使臣前往吐蕃报丧,将松赞干布授为“驸马督尉”,号“西海郡王”。松赞干布遣人去长安吊唁(25),送十五种金供于太宗墓,并朝贺新君登基。李治便又将其升为王,刻像置于昭陵之前。

公元650年,松赞干布离世,文成公主没有返回中原,选择留在西藏。她善待藏族人民,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她还曾参与设计和建造大、小昭寺,在她的帮助下,吐蕃人渐渐掌握了汉族的研磨、纺织、陶器、造纸、酿酒等工艺。由文成公主所引进的诗文、农书、佛经、史书、医书、历法等书籍为吐蕃的文化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她所带来的金质释迦佛像也一直深受藏族人的崇拜。

公元680年,文成公主因病去世。吐蕃王朝将其风光大葬,唐朝也派使臣前来吊唁。

相关链接:

日月山和倒淌河

传说,当年文成公主向父母拜别后,长途跋涉来到荒漠高原之上。她想着此去背井离乡,与亲人相见遥遥无期,不由得十分思念远在长安的父母。她突然想起母亲在临别时赠她的一面“日月宝镜”,说当她思念家人时便可从镜子里见到母亲。于是她赶紧将“日月宝镜”拿出来看,可是她从镜子里看到的却并不是母亲,而是憔悴的自己。

文成公主一气之下便把镜子扔到地上,镜子落地后竟变成了一座大山。这座大山正好挡住了一条向东流逝的河水,从而使河水倒流。这就是著名的倒淌河,而这座大山就是日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