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思勰每到一地,总会向当地老百姓请教务农的方法,学习他们多年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比如:长着茅草的地要先让牛羊在上面踩过一遍,七月份翻地后,茅草才会死去;长得饱满、颜色纯正的稷(12)穗,一般是首选的种子类型,把它们割下来,高高挂起,等到第二年春天再脱下粒来播种,庄稼长势才好;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气候环境,要选不同的作物种类。例如:风大霜重的山地种谷子,就得选用茎秆坚强的品种;而温暖潮湿的低地种谷子,就得选用生长旺盛产量高的品种。
有一次,贾思勰养的二百多头羊因为饲料不足,不到一年就饿死了大半。事后他想,下次我事先种上二十亩大豆,这样准备的饲料应该足够多了。就这样,他又养了一群羊。可是过了一段时间,羊又死了许多。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羊少饲料多,羊也会死亡。就在这时,有人告诉贾思勰,在百里之外有一位养羊的能手,也许能帮助他。贾思勰立刻找到这位老羊倌,向他请教。老羊倌在仔细询问了贾思勰养羊的情况后,找到了羊死亡的原因。原来是因为贾思勰随便把饲料扔在羊圈里,羊在上面踩来踩去,拉屎撒尿也在上面。羊是不肯吃这种饲料的,于是就被活活饿死了。贾思勰又在老羊倌家里住了好多天,认真观察了老羊倌的羊圈,学习了老羊倌丰富的养羊经验。回去后,就按照这些养羊的方法做,效果果然不错。
贾思勰在探索、实践中,逐步掌握了许多丰富的生产经验,也让他更加迷恋研究农业生产,因此在致仕(13)后一门心思继续钻研农业。
相关链接:
伟大的农书《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是一本农业大百科全书。它收录了一千五百年前中国农艺、园艺、造林、蚕桑、畜牧、兽医、配种、酿造、烹饪、储备,以及治荒的方法;把农副产品的加工以及食品加工、文具和日用品生产等形形色色的内容都囊括在内;最后还列举了很多的“非中国物”,其实就是北方不出产的蔬菜和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