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特别是晋代,非常讲求孝道。曹操杀孔融,罗织的罪名就是孔融不孝。可是阮籍却不在乎这一套说辞。

阮籍的母亲去世时,他正在小酒馆里喝酒吃肉,阮籍听完家人报丧,却喝得尽兴之后才返回家里向母亲的遗体道别。

众人都诋毁阮籍不孝,但其实,阮籍三岁时父亲去世,全靠寡母将其养大,他与母亲相依为命,对母亲的感情非常深厚。他反对的不是孝顺,而是司马氏假仁假义假孝道的虚伪,这也是一种对当局的反抗。

阮籍母亲出殡下葬的那天,阮籍吃完小肥猪肉,还喝了两斗酒。宾客们来吊唁,阮籍披头散发,喝得大醉,并没有表现出特别悲伤的神情,因此挨了不少骂。但与母亲诀别之际,阮籍突然大喊了一声:“完了!”突然,一口鲜血从喉咙里喷出,紧接着吐血数升。思念母亲的阮籍因为悲痛过度,骨瘦如柴,差点死掉。

相关链接:

魏晋时代的文人社团:竹林七贤

公元240—249年,司马氏和曹氏争夺政权的斗争异常残酷,导致民不聊生。文士们不但无法施展才华,而且时时有性命之忧,因此他们喜欢从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中去寻找精神寄托,来排遣苦闷的心情。“竹林七贤”成了这个时期文人的代表,包括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位文学家,他们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竹林之下,饮酒作诗,肆意欢乐,因此得名“竹林七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