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性情随和亲切、大度从容,经常和人谈笑风生,上至官僚下至老百姓,没有不喜欢他的,都愿意为他舍生赴死。

孙策擅长利用人才,除了善待父亲孙坚给他留下来的程普、黄盖等老将,他还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了周瑜、张昭等人。

张昭才华横溢,写得一手好字,被任命做了孙策的长史,负责处理军务、政务上的事。他的名声渐渐远播,身居北方的士大夫甚至只知道张昭,不知道孙策,给东吴写信时总是赞颂张昭治理有方。张昭看到信后左右为难:如果把信给孙策看,好像在邀功,有功高盖主的嫌疑;如果不说,又怕被孙策误会存着野心和企图。

孙策听说这件事后大笑,他对群臣说:“你们知道齐桓公吧?他当年把所有的政事都交由管仲处理,尊称管仲为仲父,臣子们有事问齐桓公,齐桓公就说你们去问仲父吧。其中一个臣子不高兴地说,有什么事就问仲父,您这个国君也当得太容易了吧?齐桓公就说,国君说容易也容易,说难当也难当。在没有得到仲父辅佐之前,国君难做;得到仲父辅佐以后,就不难做了。国君的辛苦在于寻找人才,等找到了,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孙策讲完以后,又笑着对张昭说:“桓公之所以能称霸天下,是因为得到了仲父;而张昭你就是我的仲父啊,我得到了你,是我做主公的功劳。人们称赞你,难道我就没有好名声吗?”

孙策这种豁达大度的个性聚拢了一批文臣武将,为东吴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