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期经常发生地震,有时一年一次,有时一年两次。发生一次大地震,就会影响好几十个郡,城墙、房屋发生倒坍,还会死伤很多人畜。当时的封建帝王和百姓们都把地震看作是不吉利的征兆,有的还趁机宣传迷信、欺骗人民。
但是张衡却不信神、不信邪,经过对记录下来的地震现象细心的考察和试验,他发明了一个测报地震的仪器,叫“地动仪”。
地动仪是用青铜制造的,形状有点儿像酒坛,四周刻铸着八条龙,龙头分别向着八个方向伸着。每条龙的嘴里都含了一颗小铜球,在龙头下面,蹲了一只铜制的蛤蟆,对准龙嘴张着嘴。如果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朝着那个方向的龙嘴就会自动张开,把铜球吐出来。铜球掉在蛤蟆的嘴里,发出响亮的声音,给人发出地震的警报。
公元138年二月的一天,张衡的地动仪正对西方的龙嘴突然张开,吐出了铜球。按照张衡的设计,这就是报告西边发生了地震。
可是那一天一点儿也没有地震的迹象,也没有听说附近有哪儿发生了地震。大伙儿议论纷纷,都说张衡的地动仪是骗人的,甚至有人说他有意造谣生事。
过了几天,有人骑着快马来向朝廷报告,离洛阳一千多里的金城、陇西一带发生了大地震,连山都崩塌下来了,大伙儿这才信服。
可是在那个时候,朝廷掌权的全是宦官或外戚,像张衡这样有才能的人不但不被重用,反而还被打击、排挤。张衡做侍中的时候,因为与皇帝接近,宦官怕张衡在皇帝面前揭他们的短,就在皇帝面前讲了张衡很多坏话。张衡便被调出了京城,到河间去当国相。
张衡一生中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毫不倦怠和自满。不论是在知识领域的哪一方面,他的造诣都是广博而精深的。这些丰富而珍贵的业绩,在我国和全世界的科学史上都具有崇高的地位。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被命名为“张衡星”。
相关链接
《两都赋》和《二京赋》
《两都赋》是东汉文学家、史学家班固创作的大赋,分《西都赋》和《东都赋》两篇。据其自序,自东汉建都洛阳后,“西土耆老”希望仍以长安为首都,于是班固创作了这两篇赋反对这种说法。
《二京赋》是东汉文学家、科学家张衡的代表作。《二京赋》包括《西京赋》和《东京赋》两篇。二京,指汉朝的西京长安与东京洛阳。由于《二京赋》结构严谨精密,被后世认为是汉赋中的精品。
汉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在两汉四百多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