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光武帝刘秀被称为“牛背上的开国皇帝”。他虽是皇族,却只是空有贵族头衔,实则属于远支旁庶,早已形同庶民。

刘秀的这一支族人历代生活在南阳,看到王莽统治后期天下大乱,各地农民揭竿起义,刘秀的哥哥刘縯和南阳的诸多子弟也都跃跃欲试。为了一图霸业,刘縯不惜散尽家财,到处结交豪杰、招兵买马。刘秀却一直审时度势、静观其变,并劝说哥哥等待时机。

可是急躁的刘縯不为所动,毅然在故乡南阳郡的舂陵(2)起兵,所以历史上称刘氏兄弟的兵马为“舂陵军”。当时限于财力,舂陵军的装备非常落后,据说刘秀都是骑着牛出战的,所以才得了个“牛背上的开国皇帝”的称号。

军备的落后丝毫没有削弱起义军的信心,为了增强自己的势力,他们和新市、平林、下江这三支绿林军中的主力联合起来,一起对抗王莽的军队。最终,起义军在取得一系列胜利后,于新莽地皇四年拥立西汉宗室刘玄为帝,就是历史上的更始帝。

后来,起义军在昆阳以区区万余人的守城部队战胜了多达四十万人的王莽大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多亏了刘秀的远见卓识和奇谋妙计。这一战后,王莽再也无力组织军队反扑,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新朝覆灭。这一战也使得刘秀威名远播,在军中的声望甚至超过了更始帝刘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