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做了皇帝后,打着复古改制的幌子下令变法。第一,把全国土地改为“王田”,不准买卖;第二,把奴婢称为“私属”,不准买卖;第三,评定物价,改革币制。

这些改革听起来都是好事情,可是没有一件办得好的。土地改制和奴婢私属,在贵族、豪强的反对下,从一开始就没法实行;评定物价的权力掌握在贵族官僚手里,他们正好利用职权投机倒把、贪污勒索,反倒增加了人民的痛苦;币制改了好几次,钱越改越小,价越做越高,无形之中又搜刮了老百姓的血汗钱。

这种复古改制,不仅受到农民反对,许多中小地主也不支持。三年之后,王莽又下命令,王田、奴婢可以买卖了。王莽还想借对外战争来缓和国内矛盾,引起了匈奴、西域、西南各部族的反对。王莽又征用民夫,加重捐税,纵容残酷的官吏对老百姓加重刑罚。就这样,逼得农民不得不起来反抗。

相关链接

秦朝的“半两钱”和汉朝的“五铢钱”

秦朝推行的是“半两钱”,形制为圆形方孔,重十二铢。中国古代规定一两为二十四铢,有钱文曰“半两”。

秦朝灭亡后,西汉初期仍使用秦制半两钱。早期,由于允许民间私铸,钱制较乱,乃至人们把半两钱剪掉一圈,凑起来的材料再铸新币,甚至出现重仅一克的荚钱,导致货币失衡,使当时的经济混乱。吕后发现问题后,积极主张币制改革,并亲自参与了钱币的设计,发行“三铢钱”。到了汉武帝时期,定五铢为计重单位,汉朝的“五铢钱”从此诞生。

王莽篡汉后,改国号为新朝。他禁五铢,行新钱,先后规定的货币有三十余种,其形式模仿周制,等级庞杂,使用不便,不足值的大额货币泛滥,苛法强制推行,导致经济的极大混乱,不久即告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