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一心想要赵国屈服于他,就派兵侵占了赵国的一些地方。公元前279年,他请赵惠文王到秦城渑池会见。
渑池是秦国的地盘,赵惠文王作为一个主君到别人的地盘去,危险肯定是有的。所以赵国有的大臣就建议赵惠文王不要去,怕被秦国扣留,到时候赵国就麻烦了。但是朝中有两个人却认为应该去,否则就是向秦国示弱,将来秦国就更嚣张了,对赵国没有好处。
这两个人就是大将军廉颇和大夫蔺相如。廉颇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勇猛善战,深得赵惠文王的信任。而蔺相如则因和氏璧一事成为赵惠文王眼前的红人。这两人坚持让赵惠文王去渑池和秦昭襄王会面,赵王决定冒一次险。
他带着蔺相如一起去,留下廉颇在国内辅助太子管理朝政,另外又安排了几万兵马在赵国边境驻守,随时准备接应。
一切都准备就绪后,赵王在预定会见的日期赶到渑池,和秦王会面。秦王为此举行了宴会,两个国君喝酒谈天,十分融洽。
秦王带着几分醉意,对赵惠文王说:“本王听说赵王的瑟(30)弹得很好,能不能请赵王现场弹一曲,以助酒兴呢?”
奏乐助兴是乐工的事,在当时来说是十分低贱的工作,秦王却要求身为一国之君的赵王弹瑟助兴,这是十分不礼貌的。当然,也可以看出这是秦昭襄王在试探赵王的底线。
赵王不好推辞,就随便弹了一段。
秦国的史官当场就把这事记了下来:“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在渑池相会,秦王令赵王弹瑟。”
赵王十分生气,却碍于赵国比秦国弱,不敢当面撕破脸。这时候,蔺相如拿了一个缶(31)来到秦王面前,跪下说道:“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乐器,这里有一个缶,请大王也敲几下助兴吧。”
秦王气得脸色都变了,转头不理蔺相如。
蔺相如眼中闪烁着愤怒的光芒,“大王这样也太过分了。秦国虽然强大,但是我现在离您只有五步,我可以把我的血溅到大王身上。”
秦王被吓了一跳,见蔺相如态度十分强硬,就勉强用木棒敲了几下缶。
蔺相如立刻回头吩咐史官:“记下来!某年某月某日,赵王和秦王在渑池相会。秦王给赵王击缶。”
秦国那边有大臣不满意了,站起来说道:“请赵王割十五座城给秦王贺寿!”
蔺相如毫不相让,也站起来说道:“请秦王把咸阳让给赵王,给赵王贺寿!”
秦王见场面十分紧张,他早就得知赵国大军在边境驻扎,就笑着说道:“今天是本王和赵王相会的日子,大家不要再说了,轻松一点!”
就这样,两国渑池之会总算圆满结束,赵王也平安回到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