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多久,魏国攻打赵国,赵国派人来向齐国求助。齐王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作为军师辅佐。田忌原本想直接率兵前往赵国与魏国正面交锋,解除赵国的困境。孙膑却拦住了他,“想解开一团乱丝,不能使劲去扯;想拉开两个打架的人,不能跳进去硬拉。现在魏国已经把精锐部队派去攻打赵国了,魏国国内肯定都剩些老弱病残的士兵,为什么不率领军队去攻打魏国?魏国一旦被攻,那些前去攻打赵国的军队肯定要立刻掉头回来救魏国,赵国的困境不就解开了吗?”

田忌听了孙膑的意见,前去攻打魏国,魏军得讯后立刻离开赵国,转回头来保卫自己的国家,最终与齐军在桂陵相遇,并在这里进行了一番大战,最后被齐军打得大败。这就是有名的“围魏救赵”。

就这样,孙膑用他的军事智慧为齐国赢得了多场大战的胜利,虽是残疾之身,却能成为齐国的肱(10)股之臣,也最终帮助齐国成就了霸主地位。

相关链接:

庞涓之死

据史书记载,孙膑和庞涓这一对仇人最终在马陵之战中相遇。孙膑知道庞涓是一个十分狂傲轻慢的人,为了迷惑他,就命人每日减少埋灶的数量,造成齐军在魏国大败,伤亡惨重的假象。庞涓果然上当,一路猛追,最终被孙膑引到了马陵。

马陵道路狭窄,两旁又有很多可以埋伏士兵的地方,孙膑就让人把路边一棵大树的枝叶砍掉,挖掉树皮,然后在上面刻着:“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庞涓到了树下,看到这几个字,怒火冲天,举起火把就要把这棵树烧掉。哪知道孙膑早就预料到他会有此举,便命令左右埋伏的士兵,一旦看到火就万箭齐射,庞涓根本来不及躲藏,立刻就被射死在树下。

庞涓和孙膑的故事证明了一句话:最了解你的人是你的敌人。正是因为对庞涓性格的了解,孙膑才会料事如神,将仇人杀死,为自己报了大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