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岁的时候,我向妈妈抱怨,为什么姥姥什么也没留下,哪怕留下一只银镯子也是好的呀!
妈妈说,姥爷生于书香门第,年轻时在外做生意,家中古董字画老物件多得很。无奈后来历史变迁,终究成了没落家族。姥姥也不是没有留下东西,只是妈妈姊妹多,这些东西到不了她的手里。
在别人家里,我见过一些老物件,老农村不比城市,落后又贫穷,为了生计,那些老物件都卖掉了。后来,乡下妇女的手腕上再没见过什么首饰。家境好的,戴上一枚银或金的戒指,就已是中上等生活水平了。
在首饰里,我经常惦记着银。之前,我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才知道,因为贫穷。贫穷限制了一个女生的想象力,她不敢想金,想翠,想钻石,只能幻想拥有一只最为朴素的银手镯。
比我大六岁的朋友从小生活在城市,有一次讲到了我童年时的生活,她难以置信地说:“我比你大很多岁,听你讲故事,怎么好像你的年纪比我还要大。”
五分钱一包糖豆,两分钱一块泡泡糖,五分钱一根冰棍……没有作文书,没有买来的新衣服,没有肉,只有干瘪空洞的眼睛。未来的生活是什么?就是大人嘴里的一天又一天,他们说活着没意思,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在那样的环境下,有一只银物件可不就是梦想啊!
根深蒂固的思想一直影响着我,长大后,总是期望自己有一只银镯子。等我走到商场,看一只又一只镯子的时候,发现它们都不对。小时候,见到的银,要么是手工打制,要么是家族传承,这种审美也是根深蒂固的。而商场的柜台里陈列的各式新品,都太新了,太亮了,带着机械制品的死气。我不爱它们,一点也不爱,于是我赌气,宁可不要,也不买那商品气的东西。
一个偶然的机会,见到一只别人戴过的翡翠手镯。那只手镯料子不错,有一半达到了冰种等级,因为价格实惠,我很想把它买下来。
我找先生商量,先生说:“你想要镯子我给你买,但是我不希望你购买别人戴过的,你可以买新的自己去养它。”
一瞬间,我觉得我错了。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样子,在今天,万物已被批量生产化,我不能去改变,唯一能做的就是去接受。不仅如此,还要学会顺势而为,去享受它,在享受中获得一份快乐。
我不再纠结,当即买了银镯子回来。它不够老,我就自己养,它太亮,我就靠时光去打磨。一两年后,它最终褪去了那层贼光,慢慢地有了质感,它像我了,有了我喜欢的模样。这一两年里,我买了一些较贵的手串,也买了克数更重一点的银手镯,但我买来的第一只从未摘下过。
而那些手串,大部分被丢到了箱子里,封锁了起来。有些东西,非时间不可,想要什么,就用时间来换。当它陪我的时间越久,它就越像一个老朋友,再贵的东西,都比不上这段情谊。其实,这种执着的态度,分明是骨子里的倔强,因为不想戴别人戴过的老银镯,又不想要新镯子,那么就只能亲自去养。
我在与它较真儿,也在与它玩儿。
我常常讲,生活要快乐,其实人最大的快乐就是玩儿。我不喜欢辛苦地生活,辛苦地工作,但是我可以用玩儿的态度去生活,去工作。
就像我不喜欢新的银镯子,那么就用玩儿的心态喜欢它。
一个不会玩儿的人,生活总会有点无聊。我知道很多人想说,我们是成年人,早已不是孩子,又怎么能常常玩儿呢?
谁说玩儿就一定是孩子的专属?我们的成长,为什么总是不断推倒重来,爱情在婚姻里被推倒了,玩儿在成人的那一刻也被推倒了。
然而,与爱情一样,我更喜欢建立的方式。我想的,不是与不喜欢的事变得对立,而是找到好玩的入口,让那些枯燥的事变得有意思。
我也做过不喜欢的工作,可是我喜欢学习,那我就在工作中尽量多学些专业知识;我喜欢写作不假,可写作也有不喜欢的部分,像命题作文,为了生活不得不写的题材,都是让人不开心的部分。那么,我就要更加认真地写,把它当成一次提升,好让自己在喜欢的题材里发挥得更好;也会遇到不喜欢喝的茶,可是已花钱买回家,又能怎么办。我不能改变茶的口感,那么我就把它当成教材,每一次喝它时都努力地给它找更多的缺点,看自己在喝茶上有没有提升……
俗话说,一个人先爱自己,别人才能来爱你。就像你先有了一碗水,才能把它分享给别人。也像我,玩儿得多了,才能把这些乐趣分享给更多的人。
你的娱乐高级,生活才能高级。比起物质,审美带给人们的满足感比物质本身要高得多。与其说我们在用力地生活、工作,不如说我们一直在用力提升审美、心力、玩儿的能力。
在《精要主义:如何应对拥挤不堪的工作与生活》这本书中写道:“如果你不能自己安排生活的优先次序,就只能任由别人替你安排。”
同样,如果你不能跟生活玩儿,就只能让生活玩儿你。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主动出击。主动去学习,主动提升审美,主动改变看世界的角度,找到玩儿的乐趣和方法。
你看,同样是一只镯子,不同的人角度也有着天壤之别。有的人把它当成饰品,有的人把它当成保值的货币,有的人把它当成励志的入口,还有的人把它当成了自己人生的见证。
不管怎样,我愿意把余生的时光都留给这只银镯子。它是一个故事,是一段心路历程,是我后半段人生的见证者……
它并不廉价,是无价。
朋友知道我喜欢银,送给我一把银梳子。它做工精致,装饰了流苏,它的样子好像只能放到收纳盒里去珍藏。
先生说,只能看,不能用,朋友真是白花钱。
我说,不,梳子就是用来用的。
一个物品,只有与你有了关系,它才产生了价值,不然物是物,你是你。像这银梳子,从此就伴我梳头了。
一直梳到满头白发,它就有了银般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