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路易十四的地位和性情
【路易十四即位时的法国】法国在路易十四在位时代(1643年—1715年)为西方最隆盛的国家。自宗教战争之后,凭着亨利四世和黎塞留诸人的努力,法国的王权逐渐恢复了旧观。路易十四即位时,他以一个青年君王的身份统治一个庞大的国家。国中的贵族经黎塞留加以摧残之后,已经由封建的诸侯变成宫廷的近侍,不能再和国王争雄了。至于胡格诺派新教徒到此时亦已人数大减而没有反抗的能力了。加之三十年战争的结果,法国的领土大增。所以当时的法国对内王权大张,对外国威大振,竟变为欧洲大陆上最强的国家了。
【法国君权神授的原理】法国的路易十四和英国的詹姆斯一世一样亦竭力主张君权神授的原理。他以为国王是代天行道的人,所以臣民应该绝对服从君主,对于君主不许有所批评,因为服从君主就是服从上帝。假使君主英明仁爱,那么臣民就应该感谢上帝的厚恩;假使君主昏庸残忍,这是因为人民犯有罪恶,所以示惩,臣民都应该俯首忍受。无论如何,国民绝不能限制国王的权力或者起来反抗他。
【法国人对于专制君主的态度】路易十四所处的地位有两点胜过詹姆斯一世。第一,英国的国民和法国的国民不同,极不愿把绝对的权力交到国王一个人的手中。英国人因为有国会、法院和种种法典,无意中养成了一种传统的习惯,足以阻止国王的专制。至于法国方面,既没有保障民权的宪章,而三级会议又没有权力限制君主课税,所以法国国王的行动远较英国国王自由。第二,法国所处的位置刚好介于各大国的中间,有四面受敌的危险,所以法国国民对于强有力的国王格外富有依赖的心理,因此法国的君主就可以利用国民的这种心理去扩大个人的权力。
【路易十四的特性】路易十四丰姿秀逸,举止大方,颇具大国君主的风度;而且英明果断,办事极其敏捷;每天必亲理政务几小时,始终未尝稍懈,他确实是一个勤于国事的英主。这亦是法国强盛的一个主要原因。
【凡尔赛宫殿】路易十四为表示君主的尊严起见,在巴黎城外的凡尔赛(Versailles)大兴土木,建造了一座宏大美丽的宫殿,后面辟有一个极大的花园,崇楼杰阁为西欧各国王宫的冠冕。宫殿的四周围以市镇为宫廷近侍的住室和普通商民的坊肆所在地。当时国内的农民和士兵尽管有入不敷出的痛苦,但是凡尔赛宫殿的建筑费竟高达银币约二亿元。此后百余年间,凡尔赛宫都是法国王室和政府发号施令的中心。
【宫廷的生活】当时法国的贵族看到宫廷的生活这样奢侈,非常羡慕,所以都愿意离开他们本来荒凉寂寞的城堡,移居凡尔赛过一种快乐舒适的生活。宫廷的仪节非常繁复,国王的饮食起居都各有一种隆重的仪式,各贵族无不以能够参与为荣。中古以来负隅反抗、各霸一方的强藩,此时竟变为侍候国王的近臣了。
【路易十四时代的学术】路易十四在欧洲史上之所以这样著名,就是因为他能够竭力提倡文学和美术。法国最伟大的喜剧家莫里哀(1622年—1673年)就是这个时代的人物。当时所有文学家都可向政府领取巨额的年金。法国国王又创办一种杂志以提倡科学的研究,建造天文台于巴黎以利于天文学的进步。此外皇家图书馆本只藏书一万六千卷,此时亦开始扩充,到现在已有书二百五十万卷,为世界上藏书最丰富的学术机关。法国的文化之所以能够在现代的世界上占有一个重要的位置,我们确实不得不溯源于路易十四的奖励和提倡。
第二节 路易十四的武功
【路易十四的野心】路易十四的兴趣并不专注于文治方面,实际上他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这真是法国的不幸。他既有一支组织严密的军队,又有一班擅长战术的军官,因此就用武力去压迫他的四邻,引发了好几次无理的战争。到后来竟弄得国库空虚、民穷财尽,为将来大起革命的一个远因。
【侵略尼德兰(1667年)】路易十四最先注意到西班牙所占领的尼德兰,他以为自己既然是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的姐夫,当然应该继承这部分领土。他为贯彻自己的主张起见,派遣军队去攻陷尼德兰边疆上的一部分城市。欧洲各国政府看到这种情形,都不免惊骇起来,其中荷兰因为和尼德兰有唇齿的关系,尤其惶恐万状。因此荷兰就和英国、瑞典组成一个三国同盟,强迫路易十四罢战媾和,把占领地交还给西班牙。但是不久后路易十四设法和英国联手,相约夹攻荷兰,三国同盟亦因此瓦解了。
【侵略荷兰(1672年)】路易十四以为荷兰地小国弱,胆敢出来和法国对抗,实在可恶,因此就于1672年统率十万大军渡过莱茵河,直入荷兰的南部。不料荷兰人把海堤水闸放开,境内顿成泽国,法国军队亦因此不能北进。同时日耳曼的皇帝出兵进攻法国,而英国又反过来与荷兰媾和,路易十四此时竟处于四面楚歌的形势。六年后各国乃相约罢兵,法国虽然增加了一小部分的领土,但终究得不偿失。
【路易十四和新教徒的关系】路易十四的武力政策固然到处失败,他的宗教政策亦极为愚拙。原来法国的新教徒自从军权和政权被政府剥夺之后,就专心从事于工商和银行各业,多数成为富人。当时法国人口约有一千五百万人,新教徒约占十五分之一,为国内最勤俭干练的一班人。但是法国的旧教徒始终主张把新教徒完全扑灭。所以当路易十四即位的时候,旧教徒对于新教徒的压迫日趋严重。新教徒的礼拜堂常常被毁,凡年达7岁的儿童准其改信旧教。政府又分遣鲁莽的军队屯驻于新教徒聚居的地方,任意骚扰,想用恐吓的手段使他们改信旧教。最后路易十四竟于1685年把从前亨利四世所颁布的《南特敕令》撤销了,凡信奉新教的人从此都被当作罪犯看待,凡充当新教牧师的人都要被判处死刑。法国的新教徒因此纷纷逃到国外去,有的逃到英国,有的逃到普鲁士,有的逃到美洲。他们原是法国民族中的优秀分子,所以他们的出逃其实是法国很大的损失。这是西部欧洲宗教压迫史上最后且最悲惨的一个实例。
【侵略莱茵河的普法尔茨】当时西欧各国对于路易十四撤销《南特敕令》本来已不满意,不久又听到他想兴兵征服信奉新教的莱茵河的普法尔茨(Pfalz),更是惊慌,因此荷兰就组织同盟去反抗法国的武力政策。路易十四果于1688年出兵侵入普法尔茨境内,焚毁了许多城市和堡垒。但是十年之后,路易十四和其他各国媾和时,他仍旧得不到什么东西。不过路易十四的野心并不因此而稍敛,他此后反而专心准备进行他平生最后且最大的一次战争。
【西班牙王位的继承问题】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既没有子女,亦没有兄弟。路易十四和日耳曼皇帝利奥波德一世(Leopold I)都是查理二世的姐夫,他们早已考虑将来怎样去瓜分西班牙的领土。但是当1700年查理二世去世时,他的遗嘱中规定把自己的王位传给路易十四的孙子腓力,不过以法国和西班牙两国永远不得合并为条件。这个遗嘱如果实行起来,那么欧洲的西南部以及美洲的大部分地方都要掌握在路易十四一家人的手中了,法国的势力一定会比从前查理五世的日耳曼帝国还要强大。这种情形当然是日耳曼和英国所不能容许的。但是路易十四不顾一切,接受了西班牙国王的遗嘱。
【西班牙王位的继承战争】英国国王威廉三世果然于1701年邀请荷兰、日耳曼等国组成一个新的大同盟,兴兵和法国开战。战事迁延十年之久;战争的范围比三十年战争还要大,甚至英法两国的北美洲殖民地亦大起兵戈。法国终因寡不敌众屡次为联军所败,加之国内已到民穷财尽的地步,路易十四不得已于1713年在乌德勒支和联军讲和。
【乌德勒支条约】乌德勒支和约缔结以后,欧洲的版图发生了一次空前的大变动,凡参与这次战争的各国都能得到一部分西班牙的领土。奥地利所得的为西班牙在西欧所占领的尼德兰和在意大利所占领的那不勒斯与米兰,从此奥地利的势力深入意大利半岛,直到1866年才告终止。荷兰亦从西班牙方面得到一部分要塞。英国从法国方面得到北美洲的新斯科舍、纽芬兰(Newfoundland)和哈得孙湾(Hudson Bay)一带,这是北美洲的法国势力日渐消失和英国的势力日渐扩张的一个大转机。此外英国亦从西班牙方面得到直布罗陀要塞,此为从大西洋走进地中海的咽喉。至于法国的腓力五世,和约中允许他即西班牙的王位,不过法国和西班牙永远不得由一个人兼领。
【国际法的发展】西方所谓的国际法虽然在上古希腊和罗马时代已经有一种雏形,但是现代的国际法其实源于17世纪。原来自三十年战争开衅以来,欧洲已有一部分人思考怎样能够不用武力去解决国际的纷争。其结果就是西方第一个伟大的国际法学家格劳秀斯(Grotius)的出世,他于1625年著成现代世界上第一部有系统的国际法,其中详叙了国际上平时和战时大家都应遵守的法则。到了路易十四时代,欧洲各国连年战争,国际法的重要性愈加明显,国际法的发展亦愈加迅速,因此国际法就成为现代西方法学中一项重要的科目;它的发展虽然不能绝对阻止国际间的战争,但是在国际间的谅解上却大有贡献。
【法国的衰落】路易十四于1715年去世,他的曾孙路易十五(1715年—1774年在位)即位,年仅五岁。当时的法国因为连年战争,国库空虚,人口大减,人民的生活非常困苦,军队的实力亦大不如前。这就是法国大革命将起以前的国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