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基督教教会的起源和事业(1 / 1)

第一节 基督教教会的起源

【教会代行政府职权的开始】自从罗马帝国末期基督教从东方传入欧洲以后,最初常受罗马皇帝的压迫。自4世纪时受皇帝君士坦丁崇奉之后,基督教在罗马帝国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教会的组织亦日益巩固;到了中古时代,基督教会竟取代罗马帝国成为维持欧洲秩序的一个重要机关。所以我们研究中古以来的西方文化史,不能不特别注意基督教的教义和组织,因为在中古时代,它是一个兼有宗教和政治两种性质的机关。倘若中央政府自己有强大的力量,当然用不着教士来代政府负政治上的责任。但是自从罗马帝国衰替以后,基督教会逐渐起来代行政府职权。后来各蛮族虽然各建王国,但是亦因境内大地主各霸一方,以战争为他们唯一的职业,中央政府既无维持秩序的能力,又不能援助国内被压迫的人民。在这种情形下,教会当然不能不用恫吓或劝告来维持境内的秩序,监督契约和遗嘱的履行,主持婚姻的成立。此外孤儿寡妇必须加以保护,人民教育必须加以提倡。欧洲基督教会的势力因此日有扩充,直到后来竟发展到和政府无异了。

【罗马教皇权力的来源】中古时代西部欧洲的基督教会中有一个教皇,住在罗马城中,他的权力很大,声势威赫,还在其他各国帝王之上。自从罗马帝国衰亡时起直到16世纪时德国的路德(Luther)改革宗教时止,前后一千余年,教皇差不多就是统一全部西欧的大皇帝。现在我们稍述一下教皇的权力是怎样起源、怎样发展的。原来当初欧洲各城市中都有一个主教,主管全城各教堂的教务。罗马城本是帝国的首都,首都主教的威势当然要比别处为大。

自2世纪中叶以后,西欧人相传耶稣大弟子彼得(Peter)曾经做过罗马城中的第一个主教。彼得在耶稣的门徒中是大众认为得耶稣真传的一个人,因此罗马城中的主教就自命为耶稣的唯一代表,地位和权力都应该在其他各地的主教之上。罗马城中的主教后来之所以渐渐变成教皇,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此。

【罗马的教会成为基督教的主脑】因此在中古初年时,罗马城中的教会早已被一般人当作教会中的领袖看待。大家都以为其所主张的教义是耶稣的真传,最为纯正。各地教徒对于教义上如有争持,往往诉诸罗马的主教,请他加以释义。自6世纪以后,教皇的称呼就渐渐为罗马城中的主教所专用。罗马教皇利奥一世死后不久,奥多阿克就把西罗马的皇帝废掉了。此后意大利又有东哥特人和伦巴底人相继入境,大肆**。在这混乱不堪的时期,不但罗马城中的人民仰仗教皇的保护,就是全部意大利的人民亦仰仗教皇的指导。罗马帝国的皇帝又远处东都,他的官吏虽然领有罗马城附近的地方,终因离东都太远,亦不得不接受罗马教皇的管理和指导。

【格雷戈里一世[1](590年—604年在位)】格雷戈里一世任罗马教皇时所做的种种事业,很可以证明教皇在当时政治上和宗教上所占地位的重要。他原来是一个大政治家,罗马城的政权经他一番发展之后,差不多全握在教皇的手中了,直到1870年意大利王国统一时才完全失去。而且他又守护中部意大利,反抗伦巴底人的侵犯。这都纯属于政治方面的职务,现在格雷戈里一世既然都负起责任来,他就成为担任宗教首领兼掌管政权的第一个教皇了。

【格雷戈里一世的传道事业】格雷戈里一世在教会史上最重要的功绩,就是他那大规模的传道事业。因为他能够努力于这种事业,所以英国、法国、德国诸地都逐渐进入罗马教会的势力范围,受教皇的管辖。格雷戈里一世本是修道士出身,所以他的传道事业大部分都托一班修道士代他去进行。因此我们在叙述传道事业以前,不能不略述中古时代占有很大势力的修道士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人。

第二节 清修制度和传道的事业

【修道士的重要性】修道士和其他僧团自中古时代以来在欧洲史上的影响力之大,真是一言难尽。在圣本尼狄克会(Benedictines)、方济会、多明我会(Dominicans)和耶稣会等僧团的编年史上包含许多名人,其中有哲学家、史学家、美术家和大诗人,都是各种人类活动中和知识上的伟大领袖。

【清修主义深得人心】原来修道院中的生活很得各种人民的欢心。修道院不但为笃信宗教者的乐土,而且是一班沉潜好学逃避世乱者安身的地方。此外穷困无告和落魄无聊的人往往亦遁入这种寺院中求得出世超尘的生活。所以入院清修的动机不一而足。当时的君主和贵人为修福起见,往往捐助土地和金钱作为建造寺院之用,深入丛林之中清静无尘之地,凡厌弃人间烦恼的人往往投身其间,度他们幽静安闲的岁月。

【圣本尼狄克会的清规】修道院制度最初发源于4世纪时的埃及。到6世纪时,西欧一带的修道院大大增加,因此不得不定出一种清规来作为修道院生活的标准。526年时,南部意大利蒙特卡西诺山(Monte Cassino)修道院中的住持圣本尼狄克制定了一种规则,这就是有名的《圣本尼狄克清规》。因为这种清规很适合西欧修道士的生活,所以它就成为西欧各修道院清规的模范。

【清规的内容】《圣本尼狄克清规》的重要性,差不多和世界各国的宪法一样。其中规定,凡院中的修道士,应公举院长一人,主持院务,叫作住持。修道士每天除做祷告和静默沉思以外,须亲做烹饪洗衣和种植蔬菜的工作,如有余暇,须诵读《圣经》或教人读书。凡修道士肢体残废不能担任繁重工作的,就专做抄书一类轻易的工作。而且修道士都要宣誓抱定三种宗旨:服从、安贫和贞洁。他要绝对服从住持,不得有丝毫反抗。他要永远自安于绝对的清贫生活中,无论什么东西,甚至笔墨书籍等亦绝对不许私有。他绝对不得娶妻,这是因为单身鳏居的生活普遍被认为较家庭生活纯洁,实际上如果修道士都娶妻成家,修道院的制度就要从根本上动摇了。

【修道院的内容】修道士所住的地方叫作修道院,或叫作寺。院的中部有一块露天的空地,空地的四周有许多建筑环绕而起,叫作廊房。廊房的四边都有盖瓦的走廊,由此可以往来各室,不致受到阳光的直射或大雨的倾注。廊房的北部为礼拜堂,往往西向,这是修道院中最主要的建筑,通常造得非常美丽而宏大。西为库房,南为膳堂和客厅,东为修道士的寝室。《圣本尼狄克清规》规定凡修道院生活都应力谋自给,不要取偿于外人,因此院中廊房的外边往往有花园、果子园、磨坊、鱼池和种菜的圃。此外还有病房一处和客舍一间,为医治疾病和招待香客或贫人的地方。

【修道士对于文化的贡献】当日耳曼蛮族南下时,各地的图书馆大都被破坏无余,一般人对于读书亦没有很大的兴趣,抄书的工作当然就非常重要了。罗马人所有的著作到中古时代差不多全都散失了;各地的修道士却能设法把古籍用手抄录下来,因此拉丁文中重要著作的一部分能够流传到现代。当时修道士都以为辛苦做工可以帮助他们自己得救,所以他们对于院里园圃中的工作非常用心,因此较好的耕种方法亦逐渐推行于附近一带。当时各地的客店原来很少,但是因为修道院往往愿意招待过客,商人旅客都可以安然来往,所以西欧各地的交流逐渐繁密。凡此种种,都是修道士和修道院对于欧洲文化的贡献。

【修道士传道的事业】修道士第一件重大的事业就是感化日耳曼民族,使他们改信基督教。他们在这一件事业上非常成功,罗马教会的势力因此大为增加。日耳曼民族中首先引起他们注意的,就是入侵不列颠岛的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在公元元年原为凯尔特民族所占据,他们的习惯和宗教怎么样现在已不可考。罗马的恺撒虽然在公元前55年时已经开始征服不列颠岛,但是罗马人的势力始终只限于南部。当5世纪初年蛮族南下时,罗马人不得不把不列颠岛的驻防兵调归大陆防守北境。住在丹麦以南的盎格鲁和撒克逊两支日耳曼民族就乘虚侵入不列颠岛。他们在格雷戈里一世任罗马教皇时建立了七八个小王国,格雷戈里一世做修道士时就有前往不列颠岛去传道的愿望,后来他升任罗马教皇,就派奥古斯丁率领修道士四十人前往传道,全岛人因此就逐渐改奉基督教。不久罗马教皇又派人去感化欧洲大陆上的日耳曼人,于是西欧都收在教皇的势力下了。

[1]今通译为“格里高利一世”。——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