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不等于钢筋加水泥(1 / 1)

1993年6月,肆虐的骄阳暴晒着位于广东省顺德市广珠公路南侧的一千多亩土地。临近公路的一片工地上,几百座灰头土脸的小楼房,**着无可奈何的胸膛,此外,就是已经圈了两年的农田、鱼塘、山丘。一架古老的水车在烈日下低垂着它的身影,沉重的叶轮早已无法转动。

如同当时广东境内上百个花园别墅楼盘一样,这个号称面积最大的工地,显然处于“死火”状态。

银根突然紧缩,宏观调控加强,失控的经济列车被重新拉回轨道,耀眼的“经济泡沫”在阳光下开始破灭。

曾经一度被炒得火暴的“高级花园别墅”,刹那间受到冲击。“击鼓传花”式的炒卖、投机,终于自食其果。房地产大势转弱,走向低潮。

鼓声停下来的时候,“不祥之花”正好落在碧桂园这块地盘上。

碧桂园,因位于顺德市陈村水道的碧江之畔、桂山之侧而得名,它坐落于顺德与番禺的交界地,前不着村,后不靠镇;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尽管投资逾亿的开发商反复宣传此地为“金三角的交汇点”,又请在广东颇得民心的前省长叶选平亲笔题写“园”名,前来看楼买房的人仍是伶仃可数。

为了“救市”,发展商曾多次邀请专家、学者实地考察,希望出奇制胜,但他们也没有什么高招。

碧桂园的老板虽出身农民,却酷爱书报。古谚云,“书中自有黄金屋”,谁料想,机遇女神竟也藏身其中。

他从报上看到,四川有个奇人,办了一所“贵族学校”;广州有个叫从化的地方,也办了一所“中华英豪学校”,为大款们解除子女教育的后顾之忧。

他也是大款,他也有子女,一开始,他想的是送自己的孩子去“中华英豪”。

然而,那年8月的一天,当他驱车来到离广州市两个小时车程的“贵族学校”时,他的心却“忽”地被拨亮了。

这里也是偏乡、僻壤,学校建在水田、鱼塘之上,尽管每个学位要交教育储备金15万元,但仍有那么多“大款”,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千金、公子往这儿送。

为什么不在自己的楼盘附近建一所学校?别墅区本来就需要教育配套。当然,通常的惯例是先建房再办学,可是为什么不能倒过来,先办学再建房呢?

逆向思维往往出创意,碧桂园老板顿然醒悟:山路不通走水路,楼盘不活先办学。

可是,一帮农民出身的建筑商,怎么才能办起一所高档次的贵族学府呢?在三角洲的田园地带办学,能吸引大都市的有钱人吗?如何取信于民,取信于社会?!

当时,碧桂园成立了一个筹办学校的小组,其中有位精明的年轻人,建议请新闻界的“大腕”出山,写一篇大手笔的文章,为办学推波助澜。

他向老板推荐了一个奇人。

这位奇人,是中国国家通讯社即新华社的一位名记者,曾以《破解中国经济密码》名噪一时,又是当代一些知名企业家的座上客卿,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同时,发挥余热、助人为乐,被称之为“策划大师”。

奇人王志纲——本书的主角,当时也关注着房地产的发展趋势。早在1992年房地产最热之时,他就预见到了今日的结局。

在羊城的一次“新闻沙龙”上,他语出惊人,预言“1993年房地产将大跳楼”。一家大报的编辑当场向他约稿,然而在稿件送审中,却因“观点过于激烈”、“耸人听闻”而被迫改头换面,更题为《房地产炒卖热杂议》刊出,其中尖锐的分析被删去一些,但仍然保留了这样的判断:**接下是低潮,幕起之后是幕落……狂吹的气球不能总是猛涨,总有一天会爆裂。何去何从?挨不过1993年。一年之后,此话应验。碧桂园正处于这样的“落幕”期。

办学,是救市良方,还是新的“气球”呢?碧桂园老板决定请王志纲先生“出山”。他当时绝没有料到,这位奇人的加盟居然令碧桂园“枯木逢春”。

他的初衷,不过是请王先生来写一篇文章。

10月里,新闻圈里的“独行侠”——王志纲,悄悄地来了。他看了死火的楼盘,看了大片的荒地,看了碧江,看了鱼塘……他一言不发,不置可否。

在碧桂园售楼处的小会议室里,老板说起了他的办学设想,他说:“我们希望您用新华社记者的名义写一篇重头报道,为我们办学校鼓一鼓劲,扩大影响。”

王志纲沉吟片刻,朗声答道:“这个事业不是一篇文章就能做好的。现在的情况是,就房地产搞房地产肯定死火,要跳出房地产才能开发房地产。”

他强调:“房地产不等于钢筋加水泥。名牌的背后是文化。地产也要用文化的方式去运作。办学,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围棋上的‘生死之劫’,要把它当做一个系统工程的部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用全新的策划思路去做。如同《孙子兵法》中的‘围魏救赵’一样,也许反过来救了大势。如果仅仅把它当做一种住宅的配套设施,那就注定要失败。”如雷贯耳,心灵相通。碧桂园老板当场拍板:“大策划要有大师傅,王老师,碧桂园请你当总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