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公举进士时,已能力学自立,以经术游于江、淮之南,为学者所归。至为许州司理参军,则以其职与强贵人抗曲直,狱疑当死赖以活者至数人。再主簿于杭之临安、开封之扶沟,遂选开封府法曹参军,令皆不能出其治,尹亦不敢侵其守。而荐者以十数,岁当迁,府推官恶不顺己,持其奏不肯书,欲诎公请己。公故不诎,推官度终无可奈何,乃卒任公迁秘书省著作佐郎。已而覃恩迁秘书丞,乃出知洪州分宁县,入为审刑详议官,数以疑似辨上前,辄释。及佐荆南,能以义惮其守,错诸不法事。尝上书,论南方用师讨傜蛮,不如抚而降之利。
先是,公在京师,天子以灾异诏百官言事,公所言有以儆世者。其后,御史府恶老者在,事不能自己,以言趣之去位。公以谓:“于老者薄,非所以广仁孝于天下,且养之非其道,使至于无耻,而专以法格之,滋所以使人薄也。”乃推三代礼意,为养老颂以讽。凡公之行己治民及所以论于上者,皆出于宽厚诚恕,而其言易直以明,故其召而为御史也,未至,而好公者已信其能称职矣。同时御史,闻一事皆争言塞职。其已尝言,公未尝继以言,曰:“可悟上意足矣。”然排党幸为独切,其言多同时御史所不能言者。每承上闲言:“人不能无过,若以古绳墨治之,世殆无全人,为国家用者,要之忠信而已。忠信虽有过,尚足用也。”其大指所存如此。呜呼!古所谓淑人君子者,公于是可以当之矣。公既行内修其大者,为世所称,至其施于小,亦皆敏而尽力,顾余不得尽载也。然读余之所载,则亦概足以知公矣。
公讳某,字某。其先为汉雁门太守者曰泽,泽后十八世雄为唐东都留守,封望太原,族墓在河南,而世宦学不绝,为闻姓。至唐之将亡,雄诸孙颇陵夷,始自缺,其谱亡,不知几传而至护,始居福之侯官,曰本河南人,雄之后也。护生伸,伸生廷简,当闽王审知时被署为安远使,有劳烈于其国。审知死,遂置其官,以老安远。二子,其季居政,娶邑里姚氏女,生公。自护四世至公,始以文行发名,追官皇考至秘书丞,而以昭德县太君封其母。
夫人曾氏,赠尚书兵部侍郎会之女,封金华县君。妇顺母严,公所以纪其家,盖有助焉。生五男子:回、向、固、同、冏,皆为士。其文学行义,有过绝人者。故人莫不知公后世之将大显以蕃,而以公之仕不充其志,为无憾也。公年六十三,以既卒之三年,葬颍州之某乡某原。初,公尝过游颍之乐,故诸孤御其母家焉,而以公于葬。至是,回之友临川王某追铭墓上,实至和二年也。铭曰:
显姓维王,出不一宗。公先河南,实祖于雄。来闽四世,乃挺以生。其来则否,其去而亨。归忠于君,播惠在甿。配时前人,骏发以升。世不载德,孰为荣名?谓公有后,其岂公卿!
孔处士墓志铭
先生讳旼,字宁极。睦州桐庐县尉讳询之曾孙,赠国子博士讳延滔之孙,尚书都官员外郎讳昭亮之子。自都官而上,至孔子四十五世。先生尝欲举进士,已而悔曰:“吾岂有不得已于此邪?”遂居于汝州之龙兴山,而上葬其亲于汝。汝人争讼之不可平者,不听有司而听先生之一言,不羞犯有司之刑,而以不得于先生为耻。庆历七年,诏求天下行义之士,而守臣以先生应诏。于是朝廷赐之米帛,又敕州县除其杂赋。嘉佑三年,近臣多言先生有道德可用,而执政度以为不肯屈,除守秘书省校书郎致仕。四年,近臣又多以为言,乃召以为国子监直讲。先生辞,乃除守光禄寺丞致仕。五年,大臣有请先生为其属县者,于是天子以知汝州龙兴县事。先生又辞,辞未听,而六月某日,先生终于家,年六十七。大臣有为之请命者,乃特赠太常丞。
至七年月日,弟葬先生于尧山都官之兆,而以夫人李氏祔。李氏故大理评事昌符之女,生一女,嫁为士人妻,而先物故。先生事父母至孝,居丧如礼,遇人恂恂,虽仆奴不忍以辞气加焉。衣食与田桑有余,辄以赒其乡里,贷而后不能偿者,未尝问也。未尝疑人,人亦以故不忍欺之。而世之传先生者多异,学士大夫有知而能言者。盖先生孝弟忠信,无求于世,足以使其乡人畏服之如此,而先生未尝为异也。
先生博学,尤喜《易》,未尝著书,独《大衍》一篇传于世。考其行治,非有得于内,其孰能致此耶?当汉之东徙,高守节之士,而亦以故成俗,故当世处士之闻,独多于后世。乃至于今,知名为贤而处者,盖亦无有几人,岂世之所不尚,遂湮没而无闻?抑士之趋操,亦有待于世邪?若先生,固不为有待于世,而卓然自见于时,岂非所谓豪杰之士者哉!其可铭也已。铭曰:
有入而不出,以身易物;有往而不反,以私其佚。呜呼先生,好洁而无尤。匪佚之为私,维志之求。
右领军卫将军致仕王君墓志铭
君王氏,讳乙,字次公。其望在太原,而实家大名之元城,不知其始所以徙。曾祖讳安,当周世宗时,为合门通事舍人。祖讳廷温,开宝中泰宁军节度副使。考讳奉諲,右班殿直、赠左武卫大将军。
君尝举进士不中,因献其所藏书秘阁,而上书言:“先臣某逮□许王,于先皇帝有一日之幸,臣实其子。”天子下其问验,以为三班借职,累迁至内殿崇班、合门祗候、淮南东路都巡检使。皇佑二年,年七十三,以右领军卫将军致仕,卒于海州。而以嘉佑二年,葬真州之扬子县某乡某原,以后夫人刘氏祔。于是,先夫人林氏既葬矣。
君强记博闻,刚毅而聪明。好读书,虽老矣,读书未尝少止。于穷人贱士,苟义所在,乐与之为胶漆。一欲以不直加我,虽严贵人,义终不为受也。数上书言事,皆中世病。而用事者多不听,听者两言耳,又事之小者,然当时蒙其利。言楚州可去堰为闸,岁省卒二十一万七千人,钱一百三十万,米六万八千石。又言河阴可以茶、盐募入谷,而漕之河北。为十说以排三司之难,三司不能绌其一,此当时蒙其利者也。
宋兴百年,大定于太宗,至真宗,内外富矣。内外自是遂务以无为养息天下,朝廷所尚贤良进士,而将相大臣之世用。君方慨然怀古人趋赴功业之意,欲起贫贱,不势左右,而以其辩智当人主。众圆独方,用非其时,卒以不合。呜呼,甚可悲也!然天下不肖多畏恶君,以其伉直,而幸其龃龉不得意以老。独贤者哀之耳!
君子越石,秦州观察判官;其次子仁杰,为进士。女二人,嫁进士林度、陈州项城主簿宋造。余尝为君僚,而与其子越石同年进士也。铭其葬曰:
强能吾羸,吾与之为抗;羸者惴惴,吾与之为让。卒羸于强,以窒于行。维其心之享,以实其声也。
朝奉郎尚书司封员外郎张君墓志铭
朝奉郎、尚书司封员外郎、知安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骑都尉、赐绯鱼袋,借紫张君,年五十六,以皇佑二年十二月十一日卒,以熙宁元年某月某日葬。
君讳祹,字圣休,余杭人。曾祖曰浩,祖曰文宝,弗仕。考曰延遇,仕至左侍禁,赠官至左骁骑将军。君少孤,与其弟祗皆文行知名,以布衣教授宗室。后中进士第,历宣州宣城县主簿,抚州司法参军。用举者迁大理寺丞,知雅州名山、洪州奉新两县,监海州榷货务,通判池、广两州。乃自尚书屯田员外郎召拜殿中侍御史,用磨勘,迁侍御史。劾奏殿前都指挥使郭承佑恃恩骄嫚;论宦官虽高,不当坐侍燕,而谪请求者;又论不当禁谏官御史风闻言事。仁宗皆以为然。君之为吏也,数决疑狱,所至称辨治。及是言事,又能举其职。方是时为御史者,援举多不次,君素宽裕静退,耻以弹治人得用。未几,即称疾求出,乃知安州,州大治。会卒,人追丧车恸哭。
初,骁骑府君监湖州兵,遂葬卞山,至是,君从葬,以夫人京兆县君施氏祔。施氏生一子稚恭,为进士。一女,适信州司理参军王汶。孙大正、大成、大亨、大钧,今尚幼。君事母孝,友其弟甚笃,于权势财利能廉,吏治尤可纪。在广州,奏请城之,未及筑外郛而召。后侬智高反,州人赖君所筑活,以不卒功为恨。铭曰:
有嘉张君,质静宽徐。进非所好,人用称誉。视利在前,蹲循弗趋。退施一州,用智之余。嘻其葬矣,次有铭书。
谢景回墓志铭
君姓谢氏,讳景回,字师复。以泰宁军节度掌书记讳崇礼者为曾大父,以太子宾客陈留公讳涛者为大父,而兵部员外郎、知制诰、阳夏公讳绛者之少子也。幼好学,有大志,聪明卓然,不类童子。年十九,所为文辞已可传载。于是得疾不可治,以嘉佑四年十二月丙子,弃世于汉东,人莫不为谢氏哀之。诸兄以八年十月乙酉,葬君邓州穰县五垄原之兆,而临川王某为铭曰:
攻乎其为良,汰乎其为精。吾见其质,吾闻其声。如或毁之,用不既于成。哀以铭诗,亦慰其兄。
真州司法参军杜君墓志铭
真州司法京兆杜涣济叔,年三十七,以皇佑四年四月辛酉卒。子男某,尚稚。州将以下合货财以葬于北城之野,而留其孥以处。杜氏世占永宁之博野,父询尝历江宁府司录参军,遂葬,家焉。有子五人,济叔最少,实庆历六年进士。临川王某铭其葬焉。铭曰:
猗嗟杜氏,博野之良。有官于南,遂宅以藏。是生司法,以节自强。翼翼而才,颀而阳阳。其生可怀,死矣皆伤。江之北垣,南墓在望。奚葬不归?卜者曰祥。后有子孙,既实而昌。求藏厥初,来考铭章。
金溪吴君墓志铭
君和易罕言,外如其中,言未尝及人过失。至论前世善恶,其国家存亡治乱成败所繇,甚可听也。尝所读书甚众,尤好古而学其辞,其辞又能尽其议论。年四十三,四以进士试于有司,而卒困于无所就。其葬也,以皇佑六年某月日,葬抚州之金溪县归德乡石廪之原,在其舍南五里。当是时,君母夫人既老,而子世隆、世范皆尚幼,三女子,其一卒,其二未嫁云。
呜呼!以君之有,与夫世之贵富而名闻天下者计焉,其独歉彼耶?然而不得禄以行其意,以祭以养,以遗其子孙以卒,此其士友之所以悲也。夫学者将以尽其性,尽性而命可知也。知命矣,于君之不得意,其又何悲耶?铭曰:
蕃君名,字彦弼,氏吴,其先自姬出,以儒起家世冕黻,独成之难幽以折,厥铭维甥订君实。
太常少卿分司南京沈公墓志铭
皇佑三年十一月庚申,太常少卿分司南京钱塘沈公卒。明年,子披、子括葬公钱塘龙居里先公尚书之兆,卜十月甲戌吉,与其宗谋铭,则书公官寿行世来以请。予论次其书曰:
沈氏自沈子逞以身属社稷,书于《春秋》,文学、贤劳、功名,不旷于史,而武康之族,尤独显于天下。至公高祖始徙去,自为钱塘人。大王父某,当钱氏时匿不仕。王父某,官咸平、端拱间,至大理寺丞。父某,学行显闻,早世,无爵位,由长子同及公赠兵部尚书。
公讳周,字望之。少孤,与其兄相踵为进士,起家掾汉阳,从事高邮,用举者入大理为丞,监苏州酒。知简之平泉县,县人铭其政于石。遂自封州守佐苏州,由苏州为侍御史。有以丞相指谒公者,不为听。居顷之,出刺润州,又刺泉州。其为治取简易,讼有可已者,辄谕以义,使归思之,狱以故少。泉州旧多盗,日暮市门尽闭,禁民勿往来,公至除其禁,而盗亦以止。佐开封,讼数年不遣者以百数,公断治立尽。尝代其尹争狱于上,大臣为公自绌。三司使请铸大钱,下其书议,议者无敢忤。公为其判官,独曰:“坏四钱为之可以当十,民盗变旧钱且尽,铸之为诱民死耳,不如无铸。”议上,如公言。于是,天子以江东之按察为已悉,闻公宽厚,即以为使。尽岁无所劾,而部亦以治称。然公已老,不乐事权,自请得明州。明年,遂以分司归第,三月卒。
夫人许氏,六安县君。子两男,世其家,一女子已嫁。公廉静宽慎。貌和而内有守。春秋七十四,更十三官而不一挂于法。乡党故旧闻其归则喜。丧,哭之多哀,而无一人恨望者。铭曰:
公生四方,卒于故里。先君之从,祭则孙子。有槚有松,有郁其冈,不阤不鶱,万世之藏。
吴录事墓志
君讳蕡,字成之,世为抚州金溪人。曾祖某,不仕。祖德筠,尚书屯田员外郎。父敏,尚书都官员外郎。君以荫入官,任吉州太和、袁州萍乡县主簿,尉蕲州石桥茶场,庐州司理,亳、寿州、江宁府录事参军。以某年月日卒于家,享年若干。
君事亲孝,友于兄弟。与厌侈父母兄弟,宁穷困身妻子,故老妻长子,人不胜忧也,义不忍赀亲遗产,悉推兄弟。比没世,妻子遵约,乡人贤,以为难。君尝议狱,上官指教再三,君弗许再三。上官顾叹许,举京官,君弗谢,乃终弗举,后他上官率以质直弗举也。二男子,伟、豪,长有志行如君。二女子,归晏修睦、王令。季有特操如令,豪养寡姊妹,嫁孤甥,夫妇孳孳,乡人又以为难。卜以元丰八年某月日,葬于唐州桐栢县淮源乡,妻李祔。临川王某志。
宋赠保宁军节度观察留后追封东阳郡公宗辩墓志铭
公讳宗辩,字慎微。祖讳元佐,是为魏恭宪王。考讳允升,太师、平阳郡王,谥曰恭懿。公平阳第十三子,生数岁而平阳薨,事母孝,友于兄弟。好读书,不舍昼夜。常献所为文,得试学士院,兄弟四人,皆中优等,迁官。而仁宗遇公甚宠,尝亲书“近亲才贤,好文博古”八字赐之。公既好书,又嗜医方,所蓄方甚众。每躬自治药,以振人之疾,其恻隐不倦,盖天性也。以熙宁元年七月己卯,终于睦亲北宅,享年四十六。官至右卫大将军、金州防御使,爵天水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五百户。赠保宁军节度观察留后,追封东阳郡公。
夫人李氏,封德安郡君,赠尚书、中书令汉琼之孙。子男十五人:仲富,右内率府副率;仲寻,右羽林军大将军、黎州团练使;仲绾,右武卫大将军、雅州刺史;仲瑝,右武卫大将军、彭州刺史;仲缄,右千牛卫将军;仲汧,右监门率府率;仲琨,右内率府副率。仲富前公卒,余亦皆蚤死。女子十九人:嫁者四人,未嫁而死者九人,余尚幼也。二年二月十七日,葬河南永安县。铭曰:
猗欤贤公,蕃此皇国。耀其藻章,以贲明德。能不外勚,维家之饬。厥承诜诜,馈我无射。如何不怡,遂永窀穸!
赠虔州观察使追封南康侯仲行墓志铭
公讳仲行,字德之。故婺州观察使讳宗迥之子,赠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蔡国公讳允言之孙,魏王讳元佐之曾孙。母曰齐安郡君梁氏。庆历四年赐名,除太子右卫率府率、右监门卫大将军,爵天水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三百户。年二十二,以治平四年八月二十九日卒。赠虔州观察使,追封南康侯。
夫人张氏,封寿昌县君。子男士仡,早卒;士泉,右监门率府率。其季与女皆尚幼。君仁而好学,其卒也宗室皆怜伤。其葬也以熙宁二年二月十七日,葬河南府永安县。铭曰:
爵之尊,禄之殖,维年之卑不配德。
赠华州观察使追封华阴侯仲庬墓志铭
公讳仲庬,字子厚。濮国公宗朴之子,濮安懿王讳允让之孙,鲁恭靖王讳元份之曾孙也。母曰萧国夫人王氏。以皇佑元年赐名,除太子右内率府副率。二年,改太子右监门率府率。嘉佑五年,改右千牛卫将军。八年,改右监门卫大将军。治平二年,领嘉州刺史。四年,改右武卫大将军,领雅州团练使。熙宁元年,年二十四,以三月三日卒。上为不视朝一日,内出司宾祭吊,赠华州观察使,追封华阴侯。
公生而秀丽,长而聪敏,于宗室为好学。上承下抚,无不得意。故其卒,哭者皆为尽哀。妻马氏,封安平县君。女一人,尚幼。
公以熙宁二年二月十七日,葬河南府永安县。铭曰:
维濮世封,实承安懿。公绪厥庆,尚终有嗣。奄其丧矣,一女之存。归铭幽宫,以慰公魂。
赠奉宁军节度使追封祁国公宗述墓志铭
公讳宗述,字子耆。韩恭懿王讳元偓之孙,而东平郡王名允弼之子也。以天圣元年生,以景佑元年赐名,除右侍禁,历太子右司御率府、右监门卫将军、左屯卫大将军、廉州刺史,隰州团练使,潍州、嘉州防御使。熙宁元年正月十八日,以不起闻。上幸其第奠哭之。赠奉宁军节度使,追封祁国公。越明年,二月十七日,葬河南永安县。
公重厚,寡笑言,内行治,未尝有谪。乐振施,知音乐,善射,尤为东平王所爱。妻任氏,乐安郡君。子男七人:仲璆、仲俶、仲诱、仲尫、仲酬。仲璆早卒,两人未名而死。铭曰:
维德之嘉,维能之多,惟命之不遐,宗室之嗟。
右千牛卫将军仲夔墓志铭
君讳仲夔,字彦之。曾祖讳元佐,是为魏恭宪王。祖讳允言,赠安远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密国公。父宗悦,前左屯卫大将军、池州团练使,祁国公。君官至右千牛卫将军,坐法废。熙宁元年,年二十二,以五月二十五日卒。至某年某月某日,葬河南府永安县。妻郭氏。有六男子,死者四人,士今为右监门率府率,一人尚幼。铭曰:
托灵皇宗庆之多,终以无禄伤如何!弃此白日营山阿。
赠右屯卫大将军世仍墓志铭
君讳世仍,字季迁,宣城郡公从审第十子。宣城以越懿王讳德昭为祖,以安定郡公讳惟和为考。君母曰渤海郡夫人吴氏,实山南东道节度使元扆之孙。娶潘氏,郑王美之孙也。年二十二,生二男子一女。以熙宁元年八月二十三日卒。于是官至右千牛卫将军,制以右屯卫大将军告其第,用二年二月十九日,葬于河南府永安县。君授尚书,能通章句。遇人恭谨有恩,然喜饮酒,以故得疾死。铭曰:
有昭其明,有韡其荣。维其弗冯,以陨其生。
临川先生文集卷九十九 墓志
仙源县太君夏侯氏墓碣
仙源县太君夏侯氏,济州巨野人。尚书驾部员外郎讳晟之子,翰林侍读学士、尚书户部侍郎谯公讳峤之孙,赠太子太师讳浦之曾孙,尚书兵部员外郎、知制诰、知邓州军州事阳夏公谢氏讳绛之夫人,太常博士、通判汾州军州事景初之母。年二十三卒,后五年葬杭州之富阳。于是时,阳夏公为太常丞、秘阁校理,博士生五岁矣,而其女兄一人亦幼。又十五年,康定二年,博士举夫人如邓,以合于阳夏公之墓。而临川王某书其碣,曰:
夫人以顺为妇,而交族亲以谨;以严为母,而抚媵御以宽。阳夏公之名,天下莫不闻,而曰:“吾不以家为恤,六年于此者,夫人之相我也。”故于其卒,闻者欲其有后,而夫人之子果以才称于世。呜呼!阳夏公之事在太史,虽无刻石,吾知其不朽矣。若夫夫人之善,不有以表之隧上,其能与公之烈相久而传乎?此博士所以属予之意也。予读《诗》,惟周士大夫侯公之妃,修身饬行,动止以礼,能辅佐劝勉其君子,而王道赖以成。盖其法度之教非一日,而其习俗不得不然也。及至后世,自当世所谓贤者,于其家不能以独化。而夫人卓然如此,惜乎其蚤世也!顾其行治,虽列之于风,以为后世观,岂愧也哉?
扬州进士满夫人杨氏墓志铭
扬州进士满泾之夫人杨氏者,著作元宾之女也。年六十有一,以治平四年十月庚戌卒,而以熙宁二年八月庚申葬,其墓在江都县马坊里之南原。有子七人,建中、居中、执中、存中、方中、闳中、求中,皆向学。建中,寿州寿春县令;执中,颍州万寿县令;居中,举进士。女二人,孙男女八人。
夫人性温恭静约,事当意与否,未尝形于喜愠。以止有吾母也,故思其父愈久而犹悲;以不逮吾姑也,故事其舅愈劳而不懈。承其夫以顺,励其子以善,而泛接于族人也,又能以惠振其贫,以慈抚其贱,以恕掩其过,以笃悛其悍。老矣,岁时尚先诸妇以莅祭祀,盖夫人之性行可称者多至如此。而其子又恳恳不已,以求余铭,故勉为之铭曰:
满氏有家,保族衍大。夫人来嫔,德协内外。夫喜而谓,偕我鲐背。子祈以尽,温凊之爱。奚命之畸,使弃弗逮。维前之祥,德则弗谖;惟后之祥,有子才贤。铭慰诸幽,亦贲新阡。
曾公夫人万年太君黄氏墓志铭
夫人江宁黄氏,兼侍御史、知永安场讳某之子,南丰曾氏赠尚书水部员外郎讳某之妇,赠谏议大夫讳某之妻。凡受县君封者四:萧山、江夏、遂昌、雒阳;受县太君封者二:会稽、万年。男子四,女子三。以庆历四年某月日卒于抚州,寿九十有二。明年某月,葬于南丰之某地。夫人十四岁无母,事永安府君至孝,修家事有法。二十三岁归曾氏,不及舅水部府君之养。以事永安之孝,事姑陈留县君;以治父母之家,治夫家。事姑之党,称其所以事姑之礼;事夫与夫之党,若严上然;视子慈,视子之党若子然。每自戒不处白人善否,有问之,曰:“顺为正,妇道也,吾勤此而已。处白人善否,靡靡然为聪明,非妇人宜也。”以此为女与妇,其传而至于没,与为女妇时弗差也。故内外亲无老幼疏近,无智不能,尊者皆爱,辈者皆附,卑者皆慕之。为女妇在其前者,多自叹不及,后来者皆曰:“可矜法也。”其言色在视听则皆得所欲,其离别则涕洟不能舍,有疾皆忧,及丧来吊哭,皆哀有余。于戏!夫人之德如是,是宜有铭者。铭曰:
女子之德,煦愿愉愉。教隳弗行,妇妾乘夫。趋为亢厉,励之颛愚。猗嗟夫人,惟德之经!媚于族姻,柔色淑声。其究女初,不倾不盈。谁疑不信,来监于铭!
太常博士杨君夫人金华县君吴氏墓志铭
钱塘杨蟠将合葬其母,缞绖以走晋陵,而问铭于其守临川王某。王某曰:古者诸侯、大夫有德善功烈,其子孙必为器以铭,而国之人必能为之辞。越国而求铭,予未之闻也。今杭大州,以文称于时者盖有,而蟠也释其殡,千里以取铭于予,盖所以严其亲之终,而欲信其善于后世,如此其慎也,予岂敢孤其意,以爱不腆之辞乎?于是为之序曰:
故太常博士知婺州东阳县事杨君讳翱字翰之之夫人金华县君吴氏,世为婺州之金华人。自其大父文顗始有籍于杭州之钱塘,而杨君亦自其父征始去处州之丽水而为钱塘人,而葬于钱塘之履泰乡龙井之原。杨君之卒也,年六十七,以庆历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从其先人以葬。而夫人后君十六年以卒,卒时嘉佑二年,年七十三,而以明年二月二十日祔于杨君之墓。
杨君少以文学中进士甲科,而晚以廉静不苟合穷于世。夫人有驯德淑行,协于上下。内外无怨。杨君有子十一人,其一人则孽也。夫人母其孽子犹吴氏之甥,虽乡人之习于杨君者,不知为异母。既杨君卒,教养嫁娶皆各不失其时,而子端、子蟠同时以进士起家为密、和二州推官。邻里叹慕,以为夫人荣,然夫人不为之喜也。至杨君之弟子完及进士第,乃喜曰:“吾姒老矣,此亦足以慰其心也。”盖其仁如此。夫人生男女十人,卒时,子辅国、子端与其女子七人皆已卒,而蟠独在,为泗州军事推官。铭曰:
博士有家,夫人实绍;博士有子,夫人实教。游其门庭,弦诵之声,御其堂奥,宾祭斋明。皇命淑人,维君郡县。问名考德,夫人实践。归哉万年,博士之丘。铭以昭之,无有春秋。
长安县太君王氏墓志
长安县太君临川王氏,尚书都官员外郎、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潭国公讳益之女,尚书左丞张公讳若谷之妇,尚书比部郎中赠卫尉少卿讳奎之妻,国子博士、开封府雍丘尉视之母。十四而嫁,五十一而老,五十六而卒。其卒,在颍州子官舍,实元丰三年正月己酉。
君为妇而妇,为妻而妻,为母而母,为姑而姑,皆可誉叹,莫能间毁。工诗善书,强记博闻,明辨敏达,有过人者。循循恭谨,不自高显。晚好佛书,亦信践之。衣不求华,食不厌蔬。慈哀所使,不治小过,欲归归之,欲嫁嫁之。君二女:长不慧,不可以适人;其季,殿中丞龚原妻也。卜六年,葬江州德化县某乡某里之原。兄安石为志如此,弟安上书丹。
永安县太君蒋氏墓志铭
毗陵钱公餗、公谨、公辅、公仪、公佐,以皇佑六年三月戊子葬其母永安县太君蒋氏。方是时,太君年七十矣,公谨为郑州新郑尉,公辅为太常丞、集贤校理。五子者,卜明年之三月壬午,祔于皇考府君屯田员外郎、赠兵部员外郎讳冶之墓,而具书使图所以昭后世者。叙曰:
蒋氏,常之宜兴人,世以财杰其乡,而其族人有以进士至大官者。太君年二十一,归于钱氏,与兵部君致其孝。兵部君没,太君进诸子于学,恶衣恶食,御之不愠,均亲嫡庶,有鸤鸠之德,终不以贫故,使诸子者趋于利以适己。既其子官于朝,丰显矣,里巷之士以为太君荣,而家人卒亦不见其喜焉。自其嫁至于老,中馈之事亲之惟谨。自其老至于没,纫缝之劳犹不废。子妇尝谏止之,曰:“吾为妇,此固其职也。”子妇化服,循其法。呜呼!不流于时俗,而乐尽其行己之道,穷通荣辱之接乎身,而不失其常心,今学士大夫之所难,而以女子能之,是尤难也。女六人,皆有归。孙七人皆幼云。铭曰:
《诗》始《关雎》,士莫不知。孰能其家,内外无违?闻岂在多,善成于好。于惟夫人,孰辅而告?妇功之修,母道之行。宜休而劝,不耄以明。绍良配淑,式谷尔后。勖哉其兴,以克有庙。
建阳陈夫人墓志铭
夫人建阳陈氏,嫁同县人余君为继室。余君讳楚,有子四人,其二人则夫人之子。夫人之少子翼生三岁,而余君卒。余氏,世大姓也。夫人尽其产以仁先母之子,而使翼之四方游学。戒曰:“往成汝志必力,无以吾贫为恤。”于是翼年十五,盖在外十二年,而后以进士起家为吏,归见夫人于乡里。方此时,夫人闭门穷窭,几无以自存,母子相泣,闾巷聚观叹息曰:“贤哉是母,有子,食其禄,宜也!”盖食其子之禄十四年,翼尉宿松,而夫人年七十八,以某年某月卒于宿松之官舍,某年某月某日葬宣州宣城县凤林乡竹塘里。夫人之子长曰某,死矣。翼有文学,善议论,虽久困无所合,然一时文人多知之者,其卒能追荣夫人乎!于其葬,临川王某铭曰:在句之阴,有幽新宅。谁筮葬母,瘗铭斯石?子闽余姓,母氏惟陈。茕茕其行,婉婉其仁。善禄有终,名则不泯。
李君夫人盛氏墓志铭
夫人盛氏,其先钱塘人。曾大父讳某,某官,赠某官。父讳某,某官,赠某官,实始去吴,有里籍于汴。夫人之幼,季父文肃公称其智,曰:“宜以某字。”遂名之。
年二十三,归陇西李某,为某官。以后生三男子,皆进士,某,某官,其季曰某。女子四人,其长嫁某官某,次嫁某官某,处者其季也。春秋若干,先李君卒,卒于宁海之官舍。卒之某年葬某所,实皇佑四年。
夫人事舅姑以孝闻,持丧哀臞,事斋,饬卑衣食,以其余推亲党。能读《易》《论语》《孝经》、诸子之书,亲以教子。子男女娶嫁必问贤否,有挟贵以请者,李君辄不听,维夫人有助云。铭曰:夫人之德,顺慎明祗。来胥有家,妇子师师。维师之难,我敏为之。谁为女史?视此铭辞。
金太君徐氏墓志铭(此铭全文见卷一百《仁寿县太君徐氏墓志铭》,此存目。)
楚国太夫人陈氏墓志铭
夫人陈氏,故镇安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定国文简程公讳琳之妻也。陈氏世家寿春,其先颍川人,汉太丘长寔之后也。夫人曾皇考讳渊,左班殿直。皇祖考讳诲,皇考讳京,皆不仕。而皇考爱贤夫人,不欲以妻乡邑,乃徙居京师,择所居,得定公以嫁。
当是,夫人年十九,定公尚为进士,其后公至将相,终于位。夫人用公自临颍县君九封而为卫国夫人,用公子加号陈国夫人,再封而得楚国夫人。庄而仁,俭而礼,上承下御,无不得宜。故在父母家为淑女,既嫁为令妻,其卒有子为贤母。公薨六年,当嘉佑七年,夫人年七十一,以十一月戊午薨于开封武成坊之第室。至明年二月甲申,而公子以夫人祔于河南伊阙县神阴乡定公之墓。于是,公子四人,嗣隆为尚书屯田员外郎,嗣弼为国子博士,嗣恭为尚书屯田员外郎,嗣先为大理寺丞。女子五人,公壻荣諲为尚书刑部郎中,韩缜为侍御史,晁仲绰为尚书屯田郎中,潘士龙为殿中丞,王偁为试将作监主簿。铭曰:
程公克壮,万夫所向。奋功发名,乃取将相。云谁公配,妫姓氏陈。文武自出,太姬之孙。归佐休显,自公初屯。序历爵邑,为君夫人。公既树纛,以相为伯。帝曰哿矣,夫人好德。能劝其夫,使有嘉绩。往以朕命,赐封大国。出书五色,玳首金葩。褒之重锦,来告于家。有豫不怠,有盈不侈。致好内外,具宜福履。侔仁鸤鸠,以母诸子。岁时振振,为寿在廷。手笏腰章,亦有公甥。维子之才,而甥又献。维贵维富,而兼寿善。嗟此婉娩,考终得愿。作诗并藏,为识新竁。
宁国县太君乐氏墓志铭
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河南府、西京留守司事陈君讳见素之夫人乐氏,太常博士讳黄裳之子,尚书职方员外郎、直史馆、赠尚书兵部侍郎讳史之孙,而赠尚书刑部郎中讳璋之曾孙也。其先自京兆迁江南,为临川人,至李氏国除,而史馆君归仕于皇朝,子孙多显者。于是又迁其家为河南人焉。
夫人以祥符八年归嫔陈氏,封万年县君,又以其子封宁国县太君。年七十五,以嘉佑八年二月辛巳卒于京师,卜以三月丙寅祔葬河南唐兴乡屯田君之墓。
于是夫人之子男三人:其一人为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其一人为秘书丞、集贤校理;其一人为秘书省著作佐郎、开封府户曹参军。女子六人,存者三人,皆已嫁。诸孙男女十九人。曾孙一人,尚幼也。夫人少知读书,能略识其大指。微谏数当,故博士君特爱而贤之,欲有所为,多与之谋。及归陈氏,不逮养皇姑矣。屯田君二弟皆尚幼也,夫人鞠视如己子。出奁中物,以助施族人游士之贫者,盖其家萧然也,而无愠色。治诸子有节法,诲厉教督,造次必于文学。故诸子皆以艺自奋,名称一时,以至诸孙亦多有为善士。先人与屯田君皆祥符八年进士,昆弟又与夫人子为同年友,故其葬,来属以铭。铭曰:
夫人既严兮,又顺以祥。来配君子兮,是生三良。以才自致兮,名声之扬。庆暨诸孙兮,学问文章。象服命书兮,宠禄方将。气魂天游兮,体魂在床。往营新宫兮,嶷洛之阳。作诗幽石兮,示后无疆。
仙居县太君魏氏墓志铭
临川王某曰:俗之坏久矣!自学士大夫多不能终其节,况女子乎!当是时,仙居县太君魏氏抱数岁之孤,专屋而闲居,躬为桑麻,以取衣食。穷苦困阨久矣,而无变志,卒就其子,以能有家,受封于朝,而为里贤母。呜呼,其可铭也!于其葬,为序而铭焉。序曰:
魏氏其先江宁人。太君之曾祖讳某,光禄寺卿;祖讳某,池州刺史;考讳某,太子谕德,皆江南李氏时也。李氏国除,而谕德易名居中,退居于常州。以太君为贤,而选所嫁,得江阴沈君讳某,曰:“此可以与吾女矣。”于是时,太君年十九,归沈氏。归十年,生两子,而沈君以进士甲科为广德军判官以卒。太君亲以《诗》《论语》《孝经》教两子。两子就外学时数岁耳,则已能诵此三经矣。其后,子迥为进士,子遵为殿中丞、知连州军州。而太君年六十有四以终于州之正寝,时皇佑二年六月庚辰也。嘉佑二年十二月庚申,两子葬太君江阴申港之西怀仁里。于是遵为太常博士、通判建州军州事,而沈君赠官至太常博士。铭曰:
山朝于跻,其下惟谷。缵我博士,夫人之淑。其淑维何?博士其家。二子翼翼,萼跗其华。诜诜诸孙,其实其葩。孰云其昌,其始萌芽。皇有显报,曰维在后。硕大蕃衍,刲牲以告。视铭考施,夫人之效。
右武卫大将军黎州刺史世岳故妻安喜县君李氏墓志铭
安喜县君李氏,连州刺史、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继昌之曾孙,镇国军节度使、驸马都尉、赠太师、中书尚书令、秦国文和公遵勉之孙,供备库使、赠安武军节度使端宪之子,是为皇族右武卫大将军、黎州刺史世岳之妻。温柔静恭,内外亲称之。治平四年,年二十五,以十一月二十四日感疾死,至二年二月十七日葬河南府永安县。铭曰:
懿懿献穆,下归以祉。有来肃雍,施及孙子。厥嫔皇宗,莫丑具美。噫乎终藏,兆此新里。
仁寿县君杨氏墓志铭
太子中允致仕晋陵孙君贯之之夫人仁寿县君杨氏者,其先青州千乘人。曾祖讳元,祖讳从,皆不仕。父讳霖,为进士,数举不遂,初徙其家常州之无锡。
夫人年十七,归孙氏,舅姑曰:“吾妇之承我也孝。”夫曰:“吾妻之助我也仁。”至生子而成为士,能贤以有名,则又曰:“吾母之能诲我也。”自内外族亲以至州里之言,则又皆以其舅姑夫子之言为信。呜呼,可谓贤矣!夫人生三男子,伯曰舜卿,季曰昌言,皆早死;曰昌龄,签书建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治平三年,自尚书屯田员外郎召为御史,五月十四日次高邮,而夫人卒。享年六十四,以某月某日葬某县某乡某里。铭曰:
猗嗟夫人,女德之茂。中允之妻,御史之母。孝其舅姑,以顺其夫。又善教子,终成御史。官封偕老,禄养卒齿。归安新丘,送者空里。其哀无穷,荣则多已。
临川先生文集卷一百 墓志
鄞女墓志铭
鄞女者,知鄞县事临川王某之女子也。庆历七年四月壬戌前日出而生,明年六月辛巳后日入而死,壬午日出葬崇法院之西北。吾女生,惠异甚,吾固疑其成之难也,噫!
仙游县太君罗氏墓志铭
仙游县太君罗氏,世家南剑州之沙县。秘书少监陈君讳某之妻,比部员外郎俨、古田县尉侃、卫尉寺丞佩、同学究出身伟、殿中丞偁之母。年八十三,以某年某月某甲子卒。女一人,适张氏。孙男女若干人。
太君有贤行,事皇姑萧氏,顺焉。诸姒慕其所为,后亦皆称孝妇。经纪内治,能勤不懈,以至于老。少监君行治劳烈称天下,有施于后世,其子孙蕃衍,能中其家法,皆由太君善相其夫而能教子。陈氏之所以兴,太君与有力焉。铭曰:
呜呼夫人,有德有祉。妇于严姑,酒食燕喜。乃相君子,陈宗以兴。乃教众儿,有以贤称。乐其室家,以暨孙曾。岿然寿宠,宜后之承。
寿安县君王氏墓志铭
江淮荆湖两浙制置发运使、少府监广陵孙君之夫人寿安县君太原王氏,其先自沧州之清池徙河南,世有显人。太府卿讳某者,皇曾祖也;库部员外郎、赠礼部侍郎讳某者,皇祖也;屯田郎中,赠吏部侍郎讳某者,皇考也。至夫人诸兄,亦皆为郎、尚书,而多以材艺称当世。
夫人好读书,善为诗,静专而能谋,勤约以有礼。吏部君爱之尤,而择所嫁。于是少府君为大理评事,签书淮南节度判官厅公事,以夫人归焉。皇姑曰:“自儿有妇,内外族人加亲,而吾食寝甘焉。”少府君材能为朝廷所信,以至休显,其尽心外事,不以家为恤者,以夫人为之内也。嘉佑四年某月某甲子,夫人卒,年五十三。明年某月某甲子,葬扬州之天长县博陵乡皇姑之兆。子男二人,某、某。女六人,一嫁苏州节度推官毗陵张诲,一尚幼,四先夫人卒。铭曰:
朅朅少府,有仪有声。谁相其祁,以迄休成?维王淑女,顺妇慈母。内谐尊卑,燕及婚友。锦韬象轴,告命之华。序章爵邑,维荣有家。方大茀禄,以宜宠服。呜呼其徂,葬有吉卜。
河东县太君曾氏墓志铭
尚书都官员外郎临川吴君讳某之夫人、河东太君南丰曾氏,尚书吏部郎中、赠右谏议大夫讳某之子。谏议君伉直以摈死,而都官君尤孝友忠信,乡里称为长者。夫人于财无所蓄,于物无所玩,自司马氏以下,史所记世治乱、人贤不肖,无所不读。盖其明辨智识,当世游谈学问知名之士有不能如也。虽内外族亲之悍强顽鄙者,犹知严惮其为贤。而夫人拊循应接,亲疏小大,皆有礼焉。嘉佑三年某月某甲子,年七十四,终于寝。有子四人:苪,秘书丞;蕡,亳州录事参军;其次蕃、蒙,曾出也,皆进士。而蒙为濠州司户参军,于是蕡、蕃皆已卒。苪、蒙以某年某月某甲子,葬夫人某县某乡某所之原。某实夫人之外孙,而夫人归之以其孙者也。涕泣而为铭曰:
静专幽闲,女子之方。闳观博考,乃士之常。猗欤夫人,学问明智。其德女子,其能则士。我求于往,孰与比齐?呜呼!公父穆伯之妻。
曾公夫人吴氏墓志铭
夫人吴氏,太常博士南丰曾君之配,世家临川。二十四,归曾氏。三十有五,以病终。子男三:巩、牟、宰,女一。时博士方为越州节度推官,某年月日,乃启其殡临川,葬南丰之某地。
前葬,巩谋于宗之长者,而请于博士曰:“夫人事皇姑万寿太君,承颜色教令,一主于顺。斟酌衣服饮食尽其力,皇姑爱之如己女。于大人得辅佐之宜,于族人上下适其分。今其葬,宜得铭,秘之墓中于以永,永延夫人之德,无不可者。”博士曰:“然。”乃来求铭。夫人固早没,不及见其存时。虽然,博士先人行也,而又巩于友莫厚焉,于夫人之葬而铭也,其何让?铭曰:
宋且百年,江之南有名世者先焉,是为夫人之子,葬夫人于此。于戏!
乐安郡君翟氏墓志铭并序
尚书主客员外郎钱塘沈君名扶之夫人翟氏者,鄂州节度推官讳希言之子,太子左清道率府率致仕讳守序之孙,利州葭萌县令讳令图之曾孙。少则贤孝,父母称之。及嫁为妇,则舅姑称之如父母。处娣姒,能和以有礼;畜妾御,能正以有仁。闺门雝雝,上下顺治。自皇舅尚书公以才为时用,继以主客及夫人之子,而沈氏日大矣。夫人之德善亦日以显,内外亲皆悦服而归之,以谓其必大享爵禄,终于寿考,乃以治平三年九月十日卒于京师,享年五十七。
初,主客自河北提点刑狱移知明州,而长子方领开封府事,治有异状,为上所礼。以夫人久疾,请于上,留主客京师,诏特听留,以佐三司。于是,诸名医治夫人,无所不为,然终不起。始封长安县君,进京兆、乐安二郡君。生五男三女:男曰遘,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知制诰;曰迥,泰州军事判官;曰辽,将作监主簿,监寿州酒;曰遬,漳州漳浦县主簿;曰逌,试将作监主簿。女适秘书省著作佐郎颜处恭,邢州尧山县令王子韶,太常博士、监察御史里行蒋之奇。
翟氏,济州金乡人。商州团练使守素者,当太祖时亲信任事,族人因多为武吏。而皇考独好文学,举进士中第,负材任气,不肯有所屈,以终不得意。夫人之兄严,亦知名,又早卒。夫人伤其家替,每独叹息。今上即位,翰林守杭州,其季舅惟康以奉献得仕,今为道州宁远县主簿。夫人既卒,诏以主客知苏州,十二月某日,葬夫人杭州钱塘县龙居山舅姑之兆。铭曰:
沈侯世献,得相惟媛。归嫔于宗,诲子而彦。相之斯何?德则有仪。诲之斯何?庆则有贻。始周姓姬,后氏为翟。于梁曰璜,实佐其国。至汉高陵,又以才称。世降弗嗣,乃隮女子。许公之妻,公武之母。昭于铭诗,无盛与夷。彼暴而兴,亦遄其沮。我以吾仁,其昌孰御。梴梴中丘,万木如茨。往从舅姑,协我初龟。
高阳郡君齐氏墓志铭
夫人,故翰林侍读学士、赠开府仪同三司王公讳洙之妻,故光禄寺丞力臣、今太常寺太祝钦臣、秘书省著作佐郎陟臣、秘书省正字曾臣之继母也。齐氏好读书,能文章,有高节美行。治平二年,年五十五,以五月初三日终于亳州其子之官舍。治平三年十月初八日,祔葬于南京虞城县孟诸乡田丘里。
初,夫人自哀早孤,誓不嫁以养母。及公失初妻,诸子幼,闻夫人贤行,求之,曰:“是必能母吾子。”于是,母兄强嫁之。及归,果能母诸子。聪明而仁,恭俭以有礼,阖门欣欣,无一异言。始封县文安,又封郡高阳,而公卒,即举家政属之子妇,斋居素服,不御酒乐,以至没齿。虽时为诗,然未尝以视人,及终,乃得五十四篇。其言高洁旷远,非近世妇人女子之所能为。又得《遗令》一篇,令薄葬,其言死生之故,甚有理。
齐氏,祁州蒲阴人。夫人曾祖讳某,故不仕。祖讳安,故不仕。考讳永清,莫州防御推官。兄恢、弟恽,皆知名。
公四男一女,女嫁尚书职方员外郎陈安道。夫人既善抚诸子,而诸子亦多贤,能致孝。于葬,来求铭。铭曰:
在冀中山,有孝季齐。少孤恃母,悲不忍离。及以义行,乃终顺慈。显显王公,学问文章。族为大家,爵禄宠光。来继来助,其贤则誉。铭诗幽宫,以告齐终。齐终有始,自其为子。
同安郡君刘氏墓志铭
尚书户部侍郎致仕庐陵王公贽之夫人,同县刘氏女也。父讳某,祖讳某,曾祖讳某,三世皆弗仕,然常为州大姓。方公少时,夫人父知公必贵,故归以其子。夫人之在父母家,既以孝闻,及嫁,舅姑又称其孝,能相其夫以顺,又能畜其妇子以慈。公当仁宗时,以御史见听用,阅天章、龙图、枢密三学士,夫人亦累封为同安郡君。治平四年十一月七日,终于庐陵宣化坊之私第。有二子:仪,殿中丞,前死;亿,今为尚书都官员外郎。女一人,嫁抚州军事推官萧迅。公之告老,诏以亿通判本州岛以养,及是丧夫人,能自致焉。明年某月某日,葬某县某乡某里。铭曰:
于美夫人,明祗顺饬。来嫔王宗,时蓺其德。公荣在朝,皇命所特。出使入侍,往来赫赫。登为大家,自我承翼。有田有庐,偕老而息。亦有孝子,媚于朝夕。噫乎终哉!兆此幽宅。
仁寿县太君徐氏墓志铭
夫人徐氏,饶州浮梁县人。曾祖讳某,某官。祖讳某,父讳某,皆不仕。夫曰尚书屯田郎中金君讳某,同县人也。生子十一人,男四人:君著、君佐、君卿、君佑,皆进士。君卿今为尚书职方员外郎。女七人,皆适士族。孙十九人:男六人;女十三人,已嫁者十二人。曾孙男女十四人,外孙四十七人。夫人以职方故,封金堂、寿安二县君,又封仁寿县太君。后郎中之没九年,享年七十七,卒于池州官舍,实治平三年八月十三日。以四年某月某日藏柩于某乡某里,祔郎中之葬。夫人天性笃于孝谨,女功妇事,不懈以敏,躬俭有节,仁于宗族。故以事其舅姑而顺,以相其君子而宜,以临其子孙而治。以有贤子,大其家室,具享诸福,终于寿考。临川王某铭其葬曰:
婉婉女工,彼徐之子。来嫔金宗,有衍其始。鄱人大家,相望而有。谁则无父,无姑无母?帝嘉汝子,服位在朝。赐邑用书,象首锦櫜。鄱人大家,相望而有。谁则无父,无姑无母。帝嘉汝子,服位在朝。赐邑用书,象首锦櫜。孝祗顺慈,俯仰皆宜。考终荣禄,于庆有施。伟欤夫人,协此铭诗。
永嘉县君陈氏墓志铭
陈氏于苏州为大姓。夫人者,太子中允讳之武之子,某官赠太常卿讳郁之孙,左赞善大夫讳质之曾孙,而太常博士王君讳逢之妻也。聪明顺善,动有礼法,以不及养舅姑也,故于祭祀尤谨。博士禄赐,尽之宗族朋友,不足,则出衣服簪珥助之而不言。选饰妾御,进之不忌,然博士终无子。盖吾闻于博士者如此。抚博士之兄子如己子,哭博士三年,未尝如陈氏。除丧,大贫,显者求以为妻,族人强之,不可,又强之,则涕泣自誓。居顷,感疾以死。盖吾闻于博士之兄子景元者如此。然夫人之行,非特出于二人之言,凡习陈氏、王氏者,皆知其为贤,而哀其志。其封,曰永嘉县君。其卒于苏州,以治平二年十一月九日,年三十八。其葬,以三年十一月某日,从博士于阊门之西原。铭曰:
谷也从于此,丧也随以死。归义与命,奚伤乎无子?
王夫人墓志铭
右侍禁、知循州兴宁县事海陵周君讳彦先之夫人王氏,我叔祖尚书主客郎中、赠右谏议大夫讳贯之之子。年二十三嫁周氏,嫁六年,生一子澥而周君卒。后十八年,子涛为秘书省著作佐郎、知汝州梁县事,而夫人年四十八,以疾弃世于梁县。子涛等护其丧归,以嘉佑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庚申,葬海陵城北之兆。夫人心庄而行厉,气和而色婉,抚接内外亲疏皆有恩意,而于人终身不校。呜呼,其贤如此!铭曰:
于嗟夫人少悯忧,祗专静嘉好众仇。克协妇子祠春秋,方胥有家裕厥羞。不永于享其何尤?序哀以铭款诸幽。
右监门卫大将军世耀故妻仁寿县君康氏墓志铭
皇族右监门大将军世耀之妻康氏,故内殿崇班、合门祗候遵度之子。祖曰廷翰,皇任磁州防御使;曾祖曰硕,皇赠左千牛卫大将军。以嘉佑三年为宗妇,封仁寿县君。生一子令优,为右千牛卫将军。而以熙宁元年六月九日疾病死,享年二十有六。自为女子以至于为母,卑尊幼长无所非议,故于其死皆哀怜。二年二月十七日,葬河南永安。铭曰:
芒乎其孰致而来?奄乎其孰推而往?为之幽宫,覆以新壤。魂浮气游,变化惚恍。宛其德音,尚可追想。
寿安县太君李氏墓志铭
新喻萧渤状其母,授息总,使来求铭以葬。惟夫人姓李氏,于邑里实大姓。曾祖讳某,祖讳某,考讳某,皆弗仕。而曾祖以其孙宪成公故,赠官至太子太师。夫人柔顺静专,仰俯有仪,年十有五而嫁,是为鼎州团练推官萧君讳蕡之妻。年二十有二,生渤、淇、澈三男一女子而寡,执节不嫁,父母欲夺之不得。卒就其男宦学,归其女为士妻。孙曾诜诜,馈祀裕如,乡人归高,称谚叹息。治平三年,渤用尚书驾部员外郎选主广济河漕,而夫人年六十有八,以九月八日卒于东都之私寝。越明年,某月十有一日,合葬新喻某乡某里。于是推官君以渤故赠右谏议大夫,夫人封寿安县太君。铭曰:
有幽新宫,在阜之阳。庆既造家,乃终同藏。共伯之妻,文伯之母。于嘉夫人,亦绪厥后。磨石摛丹,诒铭永久。
右千牛卫将军仲焉故妻永嘉县君武氏墓志铭
皇族右千牛卫将军仲焉之妻、故永嘉县君武氏,内殿崇班掖之子,故左班殿直昭逊之孙,赠尚书工部侍郎崇亮之曾孙。年十八,以熙宁元年十二月十四日弃世,以明年二月十七日,葬河南永安。县君在襁褓,父母以为婉,及嫁,节俭慈仁,人称之。铭曰:
象服之粲兮,容车之睆兮。归于陵陂,哀歌以相挽兮。摛铭圹石,识幽以告远兮。
郑公夫人李氏墓志铭
尚书祠部郎中、赠户部侍郎安陆郑公讳纾之夫人追封汝南郡太君李氏者,尚书驾部郎中、赠卫尉卿文蔚之子也,光州仙居县令、赠工部员外郎讳岵之孙。以祥符九年嫁,至天圣九年,年三十二,以八月壬辰,卒于其夫为安州应城县主簿之时。后三十七年,为熙宁元年八月庚申,祔于其夫安陆太平乡进贤里之墓。于是,夫人两子:狝为秘书丞,知潭州攸县;獬为翰林学士、尚书兵部员外郎、知制诰。一女子,嫁郊社斋郎张蒙山。
夫人敏于德,详于礼,事皇姑称孝,内谐外附,上下裕如。郑公大姓,尝以其富主四方之游士,至侍郎则始贫而专于学。夫人又故富家,尽其资以助宾祭。补纫澣濯,饎爨朝夕,人有不任其劳苦,夫人欢终日,如未尝贫。故侍郎亦以自安于困约之时,如未尝富。郑氏盖将日显矣,而夫人不及其显禄,呜呼,良可悲也!于其葬,临川人王某为铭曰:
于嗟夫人,归孔昭兮。窈其为德,婉有仪兮。命云如何?壮则萎兮。烝烝令子,悲慕思兮。有严葬祔,祭配祗兮。告哀无穷,铭此诗兮。
附录一
龙舒本《王文公文集》溢出之作
诗
扬雄
孔孟如日月,委蛇在苍旻。光明所照耀,万物成冬春。扬子出其后,仰攀忘贱贫。衣冠渺尘土,文字烂星辰。歳晚天禄阁,强颜为剧秦。趋舍迹少迩,行藏意终邻。壤壤外逐物,纷纷轻用身。往者或可返,吾将与斯人。
澶州
津津北河流,辥辥两城峙。春秋诸侯会,澶渊乃其地。书留后世法,岂独讥当世。野老岂知此,为予谈近事。边关一失守,北望皆胡骑。黄屋亲乘城,穹庐矢如猬。纷纭擅将相,谁为开长利。焦头收末功,尚足夸一是。欢盟自此数,日月行人至。驰迎传马单,走送牛车弊。征求事供给,厮养犹琛丽。戈甲久已销,澶人益憔悴。能将大事小,自合文王意。语翁无叹嗟,小雅今不废。
寄平甫弟衢州道中
浅溪受日光烱碎,野林参天阴翳长。幽鸟不见但闻语,小梅欲空犹有香。长年无可自娱戏,远游虽好更悲伤。安得东风一吹汝,手把诗书来我旁。
寄慎伯筠
世网挂士如蛛丝,大不及取小缀之。宜乎倜傥不低敛,醉脚踏倒青云低。前日才能始谁播,一口惊张万夸和。雷公诉帝喘似吹,咸恐声名塞天破。文章喜以怪自娱,不肯裁缩要有余。多为峭句不姿媚,天骨老硬无皮肤。人传书染莫对当,破卵惊出鸾凤翔。人间下笔不肯屈,鐵索急缠蛟龙僵。少年意气强不羁,虎胁插翼白日飞。欲将独立夸万世,笑诮李白为痴儿。四天无壁才可家,醉胆愤痒黔酒拏。欲偷北斗酌竭酒,力拔太华镳鲸牙。世儒口软声似蝇,好于壮士为忌憎。我独久仰愿一见,浩歌不敢儿女声。
望皖山马上作
亘天青郁郁,千峰玄崷崪。收马倚长崖,烟云争吐没。远疑嵩华低,近岂潜衡匹。奚为鲜眺览,过者輙仓卒。吾将凌其巅,震**睨溟渤。旁行告予言,世孰于兹忽。邃深不可俯,诸藏尽妖物。踊跃狼虎群,蜿蜒蛇虺窟。惜哉危绝山,岁久沉汩没。谁将除茀涂,万里游人出。
汝瘿和王仲仪
汝水出山险,汝民多病瘿。或如鸟粻满,或若猿嗛并。女惭高掩襟,男大阔裁领。饮水拟注壶,吐词侔有梗。樗里既已闻,杜预亦不幸。秦人号智囊,吴刳挂狗颈。常拄颐,彾安及胫。秖欲仰问天,无由俯窥井。挟带岁月深,冒犯风霜冷。厌恶虽自知,割剖且谁肯。不惟羞把镜,仍亦愁吊影。内疗烦羊靥,外砭废针颖。在木曰楠榴,刳之可曰皿。此诚无所用,既有何能屏。膨脝厕元首,臃肿异颅顶。难将面目施,可与胎胞逞。贤者临汝守,世德调金鼎。垊俗虽丑乖,教令日修整。风土恐随改,晨昏忧屡省。傥欲觐慈颜,名城不难请。
三月十日韩子华招饮归城
清明晓赴韩侯家,自买白杏丁香花。雀眼涂金银篾笼,贮在当庭呼舞娃。舞娃聊捧笑向客,不顾插坏辛乌纱。朝来我舍报生子,贺劝大白浮红霞。酒狂有持梧桐板,暴谑一似鄱阳槎。袒裼击鼓祢处士,当时偶脱猛虎牙。褊衷不容又何益,鹦鹉洲上空蒹葭。
东城
昔予出东城,初见垄上耕。忽忽日北至,岁月良可惊。虽云一草死,万物尚华荣。谁能当此时,叹息微阴行。
凤凰山
欢乐欲与少年期,人生百年常苦迟。白头富贵何所用,气力但为忧勤衰。愿为五陵轻薄儿,生在贞观开元时。鬪鸡走犬过一生,天地安危两不知。
勿去草
勿去草,草无恶,若比世俗俗浮薄。君不见长安公卿家,公卿盛时客如麻。公卿去后门无车,惟有芳草年年佳。又不见千里万里江湖滨,触目凄凄无故人,惟有芳草随车轮。一日还旧居,门前草先锄。草于主人实无负,主人于草宜何如?勿去草,草无恶,若比世俗俗浮薄。
哀贤亭
黄鸟哀子车,强埋非天为。天夺不待老,还能使人悲。马侯东南秀,鞭策要路驰。归骨万里州,乃当强壮时。墓门闭空原,白日无履綦。苍苍柏与松,浩浩山风吹。我初羞夷吾,鲍叔亦我知。终欲往一恸,咏言慰孤嫠。
梁王吹台
繁台繁姓人,埋灭为蒿蓬。况乃汉骄子,魂游谁肯逢。缅思当盛时,警跸在虚空。娥眉倚高寒,环佩吹玲珑。大梁千万家,回首云蒙蒙。仰不见王处,云间指青红。宾客有司马,邹枚避其风。洒笔飞鸟上,为王赋雌雄。惜今此不传,楚辞擅无穷。空余一丘土,千载播悲风。
灵山寺
灵山名谁自?波涛截孤峰。何年佛子住,四面凭危空。折椽与裂瓦,委弃填西东。库廊行抑首,居者莽谁容?吾舟维其侧,落日生秋风。瞰崖聊寄目,万物极纤秾。震**江海思,洗涤埋郁中。胡为喜游人,过此无留踪。景起龙游殊,盛衰浩无穷。吾闻世所好,楼殿浮青红。那知山水乐,岂在豪华宫。世好万事尔,感激难论工。
白鸥
江鸥好羽毛,玉雪无尘垢。灭没波浪间,生涯亦何有。雄雌屡惊矫,机弋常纷纠。顾我独无心,相随如得友。飘然纷华地,此物乖隔久。白发望东南,春江绿如酒。
咏风
风从北海起,至此南海上。问风来何事,去复欲何向?谁遣汝而号,谁应汝而唱?汝于何时息,汝作无乃妄?风初无一言,试以问云将。
白云
英英白云浮在天,下无根蒂旁无连。西风来吹欲消散,落日起望心悠然。愿回羲和借光景,常使秀色留檐边。时来不道能为雨,直以无心最可怜。
江邻几邀观三馆书画
五月秘府始曝书,一日江君来约予。世间虽有古画笔,可往共观临石渠。我时冒热跨马去,开厨发匣鸣鏁鱼。羲献墨迹十一卷,水玉作轴排疏疏。最奇小楷乐毅论,永和题尾付官奴。又有四山绝品画,戴嵩吴牛望青芜。李成寒林树半枯,黄筌工妙白兔图。不知名姓皃人物,二公对弈旁观俱。黄金错镂为投壶,粉障复画一病夫。后有女子执巾裾,床前红毯平火炉。**二姝展氍毹,遶床屏风山有无。堂上列画三重铺,此幅巧甚意思殊。孰真孰假丹青模,世事若此还可吁。
寓言
父母子所养,子肥父母充。欲富搉其子,惜哉术之穷。霸者擅一方,窘彼足自丰。四海皆吾家,奈何不知农。
小夫谨利害,不讲义与仁。读书疑夷齐,古岂有此人?其才一莛芒,所欲势万钧。求多卒自用,余祸及生民。
瞢瞢俗所共,察察与世违。违世有百善,一疵恶皆归。就求无所得,犹以好名讥。彼哉负且乘,能使正日微。
始就诗赋科,雕镌久才成。一朝复弃之,刀笔事刑名。中材蔽末学,斯道苦难明。忽贵不自期,何施就升平?
明者好自蔽,况乃知我匹。每行悔其然,所见定万一。不求攻尔短,欲议世之失。耘而舍其田,辛苦亦何实。
好乐世所共,欲禁安能舍。孰将开其**,要在习以雅。欧人必如己,墨子见何寡。惜哉后世音,至美不如野。
河北民
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君难托
槿花朝开暮还坠,妾身与花寜独异。忆昔相逢俱少年,两情未许谁最先。感君绸缪逐君去,成君家计良辛苦。人事反复那能知,谗言入耳须臾离。嫁时罗衣羞更著,如今始寤君难托。君难托,妾亦不忘旧时约。
和金陵怀古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次韵王禹玉平戎庆捷
熙河形势压西陲,不觉连营列汉旗。天子坐筹星两两,将军归佩印累累。称觞别殿传新曲,衔璧寜王按旧仪。江汉一篇犹未美,周宣方事伐淮夷。
次韵张子野秋中久雨晚晴
天沉四山黑,池涨百泉黄。苦湿欲千里,愿晴非一乡。扫除供晚色,洗刷放秋光。菊泣花犹重,秔肥穗稍长。积阴消户牖。返照媚林塘,想见阳台路,神归发彩凉。
次韵留题僧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