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举人前祁州深泽县令王广廉著作佐郎制
敕某:尔用举者为县,又能修其职事,而举者众多。升序厥官,属之东观。夫士之有能有为也,岂必戒敕而后勉哉?尔以才称,其知自劝矣。可。
奏举人编校昭文馆书籍孙觉著作佐郎制
先帝置校雠之官,所取皆天下望士。尔惇行力学,为时俊杰,治民有纪,称者众多。会课进迁,往共厥服!可。
奏举人姚辟著作佐郎制
敕某:秘书省有著作之官,所以待艺文之士。尔赡辞博学,而为吏有声,甄绩序材,以登兹选。往共职服,其亦勉哉!可。
奏举人游烈等著作佐郎制
敕:某等皆以艺文起家,而久于常选,才能行义,数见推称。扬于朝廷,各命以位。往共厥服,可不勉哉!可。
奏举人张公庠著作佐郎制
敕某:尔尝为令,而能以材谞为在势所称。寘诸京官,以懋乃绩。往践禄次,愈其勉哉!可。
高肤敏崇大年并著作佐郎制
敕某:尔等皆以才能,序于莫府,举其职事,称者众多。会课超迁,往其祗服!可。
潘及甫著作佐郎制
敕:某等选于吏部久矣,皆能以才自奋,为在位者所称。稽状有司,列官省寺。往须器使,无替厥修!可。
奏举人阮邈著作佐郎马好贤大理寺丞制
敕某等:省寺之有丞郎,其名位高下不同,而于今皆为遴选。尔等从事于外,以能见称。有司书劳,朕所亲览。各践厥位,往惟慎哉!可。
直讲刘仲章大理寺丞制
敕某:尔方以经术教国子,而有司会课,当得进迁。尔以通经发闻于世,允蹈所学,尚何训哉!可。
施逊大理寺丞制
敕某:三岁一迁,朝廷之法。尔共其职事,在法当迁。往懋厥修,以祗朕训!可。
奏举人周同大理寺丞制
敕某:尔能勤厥官以有举者,有司条奏,在法宜迁,使得傅籍于审官,以为大理之属。当知夫名器之不可以徒得也,往思懋勉以称之!可。
吴安操大理寺丞制
敕某:尔名臣之家,能自修饬。考论功最,当得进迁。往服官成,勿堕所守。可。
高定大理寺丞制
敕某:朕布功赏之信,苟有功可以中率,则无择小大远迩而加焉。今有司条奏尔劳,在法当赏。往丞于理,其懋厥官!可。
林宗言大理寺丞制
敕某:有司言尔当迁,而朕视功状如有司之言,故使迁尔位一等。吾尝诏有司以时视士大夫功状而叙进之,毋使自言,欲夫在位知有礼让而不以官为利也。尔知之矣,可不勉哉!可。
徐填大理寺丞制
敕某:尔出于世禄之家,而服勤筦库之事,行不愆于法,才不旷其官。迁以报功,往其思勖!可。
李文卿大理寺丞制
敕某:吏之近民者莫如令,故位非高也,禄非多也,而吾不轻以与人。尔得为之,以有称者,往施于政,又以才称。寘诸京官,以待任使。思永终誉,厥惟勉哉!可。
奏举人陈仲成大理寺丞制
敕某:歙之为州也,穷于山谷之间,吏常患乎州穷,而刺举者有所不知。尔勤其官,而称者甚众,可谓能矣,其进以为京官。往懋乃成,以终有誉!可。
张諲大理寺丞制
敕某:古之爵赏与士共之,虽有众誉,而功实不副焉,亦不可以幸而得也。此吾所以阅称举之众,而又稽历试之劳,然后命尔以丞于大理也。夫去吏部之选,而有录于审官,能祗慎不懈,以免于文吏之议,则虽高位,尚可以循而至,可不勉哉!可。
郑民表韩烨大理寺丞制
敕某:尔服劳州县,才谞见称。甄序厥功,使丞于理。往祗休命,惟既尔心。可。
吴太元大理寺丞制
敕某:审官之法,三岁一迁。尔尝有罪,故使序于大理,四年而后迁以为丞。赏诛黜陟,吾无私焉,皆尔自取也。施于有政,可不勉哉!可。
奏举人刘公臣白贽并大理寺丞制
敕某等:今吾大吏举非其人,有坐斥废。其于举人,岂顾不慎哉!然而坐斥废者,时时有之,此殆求举者不一其始终以负之尔。今尔等皆以众举,故吾命以京官。勉思一其始终,以无负于举者。可。
国子监直讲编校集贤院书籍钱藻大理寺丞制
段叔献大理寺丞制
敕某:以尔典京师之狱,满岁于此矣,而未尝有失。丞于卿位,以懋尔劳。维朕哀矜庶狱之有不辜,尔所知也。守尔常操,尚无误哉!可。
奏举人于观大理寺丞制
敕某:方今漕频海之盐以食东南,而收其息以佐有司之急。仓庾之官,一失职而至于耗恶,则足以匮国而伤民。故称举能吏而待之厚赏,所以劝也。尔从其事,能有成劳。丞于理官,往践无懈!可。
冯翊辛景贤大理寺丞制
先帝使大吏推举常选之士,以补省寺之属。尔能修其职事,而举者众多。率由旧章,命尔以位。往祗厥服,以称甄升!可。
试大理司直兼监察御史朱柬之大理寺丞制
敕某:尔以干□谨洁,能举其职事,而屡为在位者所举。岁满序功,法宜有赏。理官之属,其往懋哉!可。
陈确大理寺检法官制
敕某:朕制中典以刑四方,非惟不失天下之奸,唯以使人无犯有司而已。今明试尔才之可使,而后以为属于理官。尔其知恤庶狱之不辜,而求所以出之,以称朕哀矜元元之意。可。
魏絪大理评事制
敕某:尔备属奉常,亦已久矣。序进厥等,以旌有劳。夫三岁一迁,虽厚禄可以驯而致。欲为善者,亦如此矣。能积智累勤而不已,则亦何所不至乎?在尔勉之,以求为可进也。可。
石祖良大理评事制
敕某:士之有籍于审官者,皆三岁而一迁。今尔岁满,故吾进尔位,加尔禄。夫禄以等功而不以志,位以序德而不以劳。尔世厥家,其知勉矣!可。
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守河南府福昌县主簿苏轼大理评事制
敕某:尔方尚少,已能博考群书,而深言当世之务,才能之异,志力之强,亦足以观矣。其使序于大理,吾将试尔从政之才。夫士之强学赡辞,必知要然后不违于道。择尔所闻,而守之以要,则将无施而不称矣。可不勉哉!可。
何景先何景元并大理评事制
敕某:《春秋》之义,以贵治贱,以贤治不肖。今天下人民之众,贤者不为不多,尔得列于京官,其贤于人,宜如何也?今尔累日之课,又当迁序,其位亦云不贱矣。其为贤也,亦可以勉哉!可。
张璯大理评事制
敕某:吾推恩大臣之子,尔得列于祠官,能任事而有劳,其以备士官之属。尔父起于闾巷,以能大其家室者,岂一日之力哉?尔惟积勤累善,法象而不违,则岂特有庆于而宗,又将有赏于而国。可。
前乡贡进士许将大理评事签书昭庆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制
敕将:先帝亲第进士于廷,而以尔为第一。尔于艺文,可谓能矣。所以施于政者,朕将有所试而观焉。夫士之遇时,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而已。往其励勉,以副柬求!可。
临川先生文集卷五十二 外制
孙寔大理评事制
敕某:尔名臣之子,能饬身慎行,强学自奋。而有司会课,当以序迁。其进一等,以为士官之属。往共尔职,其克懋哉!可。
韩铎试大理评事充天平军节度推官知遂州遂宁县制
敕某:尔用荐者为令,又以修治见称。试职士官,序于幕府。字人之任,其愈懋哉!可。
王任试大理评事充节推知县制
敕某:尔任举者为令,而能修其职,以见推称。命尔以为幕府之官,而又试以字人之事。夫南面而听百里,岂轻也哉?维能强恕以求仁,然后副吾置吏为民之意。可。
徐瑗试大理评事充保信军节推知梓州射洪县制
敕某:有百里之地,而人民社稷之事系焉,其任岂可以轻哉?尔尝试矣,见谓辨治,故又任尔以吾所重,而宠以幕府之官。往其勉哉,无慢予训!可。
王梦易试大理评事充永兴军节推知遂州青石县事制
敕某:朕尝命汝以幕府之官,使长百里之民,而汝以丧自解。今除之矣,其就故官。有社与民,往其思勉!可。
县尉廖君玉太常寺奉礼郎制
敕某:尔职在追胥,有功中率,故褒序尔,使得列于太常之属。朝廷庆赏之信如此,尔其可不勉哉!可。
陈周翰太常寺奉礼郎制
敕某:尔久于职事,能以有劳,命课于朝,当得迁叙奉常之属。其往钦哉!可。
太常寺太乐署副乐正李允恭可太常寺太乐署太乐正太常寺摄乐正耿允恭包文显可并太常寺太乐署副乐正制
敕某等:太常上其属有阙,而以尔等闻。惟尔等皆善于修声,而任职久矣。其迁副正以为署长,而使摄正署副正。往励厥官,无敢豫怠!可。
英宗即位覃恩转官龙图阁学士至龙图阁直学士制
敕:永惟左右有能有为之臣,皆先帝遗朕以熙众功者也。方惟大赉,以劳天下,其可以忘而不及哉?具官某,惠和敦大,明允忠笃,列职近侍,实为名臣。褒序有加,往钦乃服!可。
发运转运提刑判官等制
先帝享国四十余年,内外晏然,克终天禄,岂非献臣才士佽助之力哉?不及班命以劳功,而朕承厥志。尔奉将使指,久以才称,膺此宠章,往其思励!可。
卿监馆职制
敕:朕初即位,奉行先帝故事,以劳天下。其施及于疏远,而可以忘于近者哉?具官某,序于书林,伐阅多矣,率德迪义,有称于时。膺践宠荣,往其思毖!可。
京官馆职制
先帝弃天下,朕初即位,纂修故事,以劳群臣。尔等序于书林,皆以才选。褒进有典,往其钦承!可。
分司致仕正郎以下京官等制
敕某等:朕初嗣位,敷锡庶工,非特劳在事之勤,亦以礼天下之贤者。尔等以才出仕,登序王官,或就里居,或分留务。往膺宠数,咸懋厥修!可。
诸司使副至崇班内常侍带遥郡不带遥郡制
敕某等:朕初即位,奉行先帝故事,大赉四海,阻深幽逖,无所不及矣,又况朝廷之近臣,岂可以忘哉?尔等能以忠力靖共职事,进位一等,往其钦承!可。
皇兄叔大将军以下制
先帝顾哀宗亲,德念至深厚矣,在后之侗,其可以忘哉?具官某,躬执义行,序于属籍,承休席宠,亦既显融。褒进有章,往钦无斁!可。
皇弟侄大将军以下制
敕某:朕大赐于天下,虽疏以远无遗者矣,又况于宗室之近哉?尔序官内朝,克有善问,绳绳之庆,协于声诗。褒命有加,往其祗服!可。
覃恩昭宪杜皇后孝惠贺皇后淑德尹皇后孙侄等转官制
敕某等:予大祭于庙祧,而哀夫先后之家,寖替而不章,乃诏有司,博求其世。尔等名在戚里,序于王朝,各因其官,增位一等。冀以上称神灵之意,岂特慰予追远之心?可。
中书提点堂后官制
敕某等:朕大赉于天下,有政有事者,皆得以序迁。尔等各以选抡,备官宰旅,增位一等。往其钦哉!可。
李端卿等旧官服阕制
敕某:孝子之悲哀思慕其亲,岂有穷哉!然丧以三年而止者,圣人之政也。尔以丧致事,日月既除,其就故官,以听新命。夫人之行莫大于孝,而孝亦在乎事君能致其身,而不愆于义以辱其名,然后可以为孝子。此宜尔之所知也,其勉矣哉!可。
前太常寺太祝张德温旧官服阕制
敕某:丧三年,亦已久矣,而人子之志无穷。故欲为不善,则思贻父母恶名而终于不果,不如是,则不足以为人子。复尔禄次,维时勉哉!终于立身,可谓孝矣!可。
前屯田员外郎任迥旧官服阕制
敕某:汝有列于朝廷,而以忧去位。人子之事亲终矣,则君臣之义其可以忘乎?夫移于君而忠,移于官而治,然后可以为孝。往共尔服,惟是勉哉!可。
前太常寺奉礼郎宋辅国等并旧官服阕制
敕某:尔以亲丧去位,日月既除。其来造朝,复就官次。终身之孝,可不勉哉!可。
前大理寺丞刘辩前卫尉寺丞孙公亮并旧官服阕制
敕某:尔服缞去位,顺变当除。三年之丧,亦已久矣,君臣之义,其可废乎?趣还于朝,使即旧秩。勉思移孝之事,以就显亲之名。可。
前大理寺丞王忠臣旧官服阕制
敕某:御史言尔以丧释位,日月当除。故吾下命书于御史,以俟尔之来见。尔虽旧官,吾命维新。其加劝勉,求合于以孝事君之义。可。
前太子中舍张讽旧官服阕制
敕某:丧三年,天下之达礼也。尔能率礼,以至终丧。其来造朝,复尔禄次。事君之义,尔实知之,无违厥初,是谓能孝。可。
前职方员外郎元居中旧官服阕制
敕某:尚书郎位三等,而尔方以劳序于前列,乃以丧去,三年于家。今既禫除,其还禄次。维尔才美,有称于时,移孝事君,当知勉矣!可。
前太常博士张诜旧官服阕制
敕某:尔去位里居,三年于此。既除丧矣,其就故官。忠以事君,是为孝子。尔惟知义,可不勉哉!可。
前将作监主簿张扶旧官服阕制
敕某:尔遭齐斩之丧而去位,释祥禫之服而还朝。斑吾命书,授尔禄次。孝子之事,终于立身,施于有官,可以勉矣!可。
前驾部员外郎李安期前殿中丞张德淳并旧官服阕制
敕某:礼有三年之丧者,无贰事也,知丧而已矣。先王以为不如是不足以尽人心。此吾所以归尔于家而不敢劳以事。今日月除矣,故吾班命书于御史,而召尔以来。往践故官,勉思终孝!可。
前内殿崇班马文德旧官服阕制
敕某:尔执亲之丧,三年于此矣。其班新命,以复故官。维孝有终,尔宜思勉!可。
供备库副使康璹旧官服阕制
敕某:三年之丧,苴麻哭泣之哀一也,而亦有权制以趣时,此吾独使武吏之有籍于枢密者,得终丧于家之意也。尔能率礼,今服既除,其就故官,以承新命。可。
皇侄右监门卫大将军仲詧服阕旧官制
敕某:送终者人子之大事也。尔以丧释位,亦既三年。能以礼自致,而不犯诗人素冠之义,于为人子,亦可谓孝矣。还就禄次,帅初无违!可。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韩琦奏亲侄孙恬守秘校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曾公亮亲男孝纯将作监主簿侄孙谌试秘校枢密使张昪奏亲孙男戒守秘校参知政事欧阳修奏男辨太常寺太祝参知政事赵概奏孙男尤绪太常寺太祝枢密副使吴奎奏长男璟守太常寺太祝次男瓌试秘校制
敕某:朕受纯嘏于神灵而布之在位,其官显者,得任其子弟以及孙曾。尔生大臣之家,是为贤者之类。往保禄秩,可无慎哉!可。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韩琦奏亲侄女之子曹复真定府户曹制
敕某:维名与器,朕未尝辄以假人。尔缘大臣相祀之恩,遂阶一命之宠。出而从仕,可不勉哉!可。
枢密副使胡宿奏亲兄亶守秘校制
敕某:宗祀之恩,仕之显者,皆得官其亲族。尔躬率善行,而有弟为吾政事之臣。往服宠荣,懋修无斁!可。
天章阁待制司马光亲兄之子宏试将作监主簿制
先帝有大庆,推恩群臣子弟,而尔有叔父,实为近臣。往即厥官,无堕世禄!可。
广南东路转运使秘阁校理蔡抗男潜试将作监主簿制
敕某:将漕远方者,皆得官其子弟,尔父以才自奋,有显于时。往懋厥修,以绥世禄!可。
故赠司空兼侍中庞籍遗表男太常博士元英可屯田员外郎制
敕某等:尔考有庸先朝,致位将相,归安第室,而以寿终。尔等服采于时,实能嗣训。并膺恩典,其往勉哉!可。
庞籍遗表男内殿崇班元常大理寺丞制
敕某:士之文武异用久矣,尔世以儒学显,而有官籍于内朝。从尔父之遗言,而以丞于大理。往惟嗣训,乃克保家!可。
庞籍遗表孙保孙寅孙并将作监主簿制
敕某:尔祖尝为将相,佐佑帝室,朕哀其亡也,故序尔于工官。夫大臣之家,能久而不失其世者鲜矣。往承厥庆,可不勉哉!可。
庞籍外孙陈仲师试将作监主簿制
敕某:朕命尔以试工官之属者,特以尔之外祖常为将相于先朝而已。然士之由保任而后能自奋,以至休显者多矣。往践尔次,可无勉哉!可。
太子少傅致仕田况遗表男守秘校至安太常寺太祝制
敕某:隽哲之辅,有劳于时,福禄既成,而尔嗣厥后,于其将死,以尔为言。膺此宠章,宜知勉矣!可。
故资政殿大学士知河南府吴育遗表孙男俨俅并守将作监主簿制
敕某等:朕所以顾恤大臣之家而序录其子孙,未尝有爱焉。况如尔祖,贤明谅直,有补于世,朕常思而不忘者乎!其各加尔一命,以为工官之属。《诗》曰:“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往其勉哉,可以为孝矣!可。
翰林学士承旨宋祁遗表男俊国广国守秘书省正字令持服制
敕某等:尔考承密命于翰林,而不幸至于大故。眷怀旧德,甄序尔官。往其有成,祗服予采!可。
宋祁遗表孙松年延年颐年并守将作监主簿制
敕某等:贵臣之世,贤者之后,朕所不能忘也。故尔等皆在冲幼,而列于工官。兹所以佑序尔家,亦云至矣,尔所以保其禄位,可不勉哉!可。
刑部侍郎致仕崔峄遗表亲孙男俞将作监主簿制
敕某:尔祖尝服高位,考终于家。以尔为言,朕其甄序。工官之属,往矣懋哉!可。
户部郎中直龙图阁知明州范师道遗表第三男世文守将作监主簿制
敕某:尔父尝以才选,列官于朝,出临一州,奄至大故。锡尔一命,尔其勉哉!可。
光禄卿直龙图阁张旨遗表亲男平易守将作监主簿制
敕某:朕惟尔父,致位九卿,服劳于官,为日久矣。故命尔以工官之属,以称其将死之言。尔其思尔父之顾厥家,与朕心之哀尔父,夙兴夜寐,无或弗钦!可。
光禄少卿知单州吕师简遗表次男昌宗试将作监主簿制
敕某:尔父且死,而为尔求官,故以尔试于工官之属。夫推恩既往,覃及子孙,吾所以待人臣者,有常法矣。修敕自奋,而以保禄位者,尔所以为人子也,可不勉哉!可。
故光禄卿致仕张铸遗表亲次孙彩试将作监主簿制
敕某:尔祖以九卿归第,而遗奏以尔为言。顾哀旧臣,而官使其子孙,此先王使仕者世禄之意,而吾之所不忘也。其使试于工官之属,以称尔祖之志焉。《诗》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尔方就学,可不勉哉!可。
司农卿致仕余良孺遗表曾孙涣试将作监主簿制
敕某:尔之曾祖,仕至九卿,退处于家,考终厥命。推恩及尔,以试工官。往慎猷为,且膺器使!可。
故光禄卿致仕张温之孙基试将作监主簿制
敕某:尔祖尝为侍从之臣,而有公忠之节。今其亡矣,秩尔以官。能善似之,乃其无悔!可。
客省使眉州防御使张亢遗表孙在至并将作监主簿制
敕某:尔祖起于文吏,而能以才武致力于封疆,扞患之功,书在王府。今其亡矣,故各命尔一官。往懋尔成,毋忘尔祖之勤于国!可。
司农卿致仕魏琰男太庙斋郎纾守将作监主簿制
敕某:尔世载荣禄,而父以九卿去位,推恩改命,序位工官。维恪慎可以保家,往其勉矣!可。
虞部员外郎致仕张应符男遘试将作监主簿制
敕某:少尽其力,至于老则养之不可以不终;使之免农而为士,则禄之不可以不世。此先王不忍人之政,而吾未能逮也。今尔父去位,而命尔一官,使得世其禄,以终尔父之养焉。此亦庶几有合乎先王之政。尔惟忠惟孝,尚称吾命,尔之意哉!可。
职方员外郎致仕徐仲容男公辅试将作监主簿制
敕某:尔父辞禄,而为尔请命于朝。《传》曰:“君子之善善也长,故善善及子孙。”此吾命尔以一官之意也。经曰:“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尔其念此,以自勉哉!可。
虞部员外郎致仕李卓男元之试将作监主簿制
敕某:尔父积勤,序于郎位,老而致事,录尔一官。思世厥家,往其无怠!可。
诸州军并转运提刑弟侄男恩泽等并试监簿制
敕某:朕始嗣位,推恩宇内。尔执方贡,以来造朝。加赐一官,往惟祗服!可。
王孝叔充春州军事推官通判春州兼知本州岛制
县尉李执中可察推制
敕某:先王之政,荒则缓刑。至于强不忌死,而伤吾良民,则去之亦不可以不急。此朕所以严追胥之令,信购赏之科,不以岁凶多暴之时而为之废格。尔能除盗,实举其官。迁以懋功,往祗乃服!可。
吕开权淄州军事推官依前充镇南军节度推官制
敕某:尔有除盗之功,故赏以一邑,而序官于大府。辞而有请,以便尔私。吾用不违,往其祗服!可。
苏州长洲县尉富翱润州丹徒县令制
敕某:朕布爵赏之令,以待吏之有劳。尔能举其官,以除盗贼。迁以为令,使之牧民。又将试尔为政之才,非特示朕报功之信。可。
晋州襄陵县尉葛颐单州成武县令制
敕某:尔职在追胥,而能上功中率。畀之一县,以懋尔能。夫为令之所事,则不特追胥而已,必也使人无盗,是乃能称其官。可。
杭州于潜县令赵君序虢州玉成县令制
敕某:予嘉尔之有功于追胥也,故畀尔邑于东南,又从尔父之请焉,而移尔于虢。吾于用赏,而顾恤尔私,亦云备矣,则尔之施于有政,可不勉哉!可。
信州铅山县尉齐景甫杭州余杭县令制
敕某:尔追胥有功,迁令一邑,百里之人,视尔以为休戚矣。施于政事,可不勉哉!可。
单州成武县令李焘江阴军录事参军制
敕某:尔修其官,能中赏率,有司会课,予懋尔功。愈其勉哉,以莅厥事!可。
潞州屯留县尉李昌言徐州录事参军制
敕某:尔能捕盗,当得赏官。迁督一州之邮,往其思称厥职!可。
殿前都虞候利州观察使贾逵依前官充侍卫亲军步军副指挥使制
敕:朕有貔虎熊罴之士,以卫中国而制四夷,考求其人,以副统督。具官某,久更任使,才武有称,扞城之劳,宿卫之最,简于先帝,以暨朕躬。思懋厥修,往膺休显!可。
卫州防御使钱晦霸州防御使制
敕:朕初即位,奉行先帝故事,以劳天下,虽疏且远无遗矣,又况于朝廷之显者哉!具官某,忠劳奕世,简在帝室,能励厥德,自昭于时。膺此宠章,愈其思勉!可。
东上合门使陵州团练使李端悫眉州防御使制
敕:朕初嗣位,奉行故事,以劳天下。具官某,清明敏达,和慎祗修。奉侍先帝,陟降左右,厥勤茂矣,其可忘哉?膺服宠荣,往钦乃服!可。
捧日左厢都指挥使嘉州团练使周翰制
先帝弃天下,朕初嗣位,永惟武力忠劳之士,为国御侮,其功多矣,岂可以忘哉?具官某,部督有方,践修无过,营卫之最,简于朝廷。膺此宠章,愈其奋励!可。
天武左第三军都指挥使封州刺史程荣可蒙州刺史充御前忠佐马步军副都军头制
敕某等:熊罴之士,为国爪牙,均其逸勤,率用成法。尔等忠劳之实,简在朝廷。迁序有差,往惟钦服!可。
转员制
先帝遗朕熊罴之士以蕃帝室,所使统督,岂可以非其人哉?尔等以扞城之材,共禁卫之服,忠劳武力,皆有可称。各以序迁,往钦无懈!可。
落权团练刺史制
敕某等:忠劳之士,武力之臣,奖卫帝室,其功多矣。当序厥位,以均逸勤。尔等部督有方,践修无过。兵团州刺,迁进有差。往膺宠荣,懋建勋绩!可。
单州团练使刘永年可齐州防御使知代州制
敕:代地边要吾所重,常择将以守之。以尔具官某,武力智谋,济以驯谨,践更中外,皆有可称,故进使号,往共厥服。御侮之实,尔其勉哉!可。
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端州防御使赵滋可依前充侍卫亲军步军都虞候制
敕:营卫之士,皆天下武力之高选也,所使虞度军中之事者,岂可以非其人哉?具官某等,造行谨良,致位休显,勋劳之实,简在朕心。各以序迁,往惟祗服!可。
临川先生文集卷五十三 外制
李端悫东上合门使制
敕:合门置使,官盛地亲,非有嘉绩令名,不能胜其任也。具官某,于朝廷有详练之实,于戚里有茂勉之声。非专为恩,以致此位,积功久次,当得右迁。其愈励哉,往共厥服!可。
石遇四厢都指挥使制
敕:虎贲之士,周公以为人主所当知恤者也,又况所使将此哉?具官某,比以材选,服劳于边,折冲御侮,尝有所试矣。迁进使号,付之部督。往其钦慎,以报宠荣!可。
窦舜卿四厢都指挥使制
敕:国家置帅兵以为卫,所选皆天下之材,付之部督,未尝轻其授也。具官某,践更边要,忠力有闻,选将营屯,众论惟允。序迁厥位,其往钦哉!可。
甘昭吉入内副都知制
敕:古者王之正内,必有任职之臣,予若稽古而思得吉士以充其选。以尔服勤左右,多历岁年,有专良之称,无侧媚之毁,其使序于正内,以允廷论之公焉。尔其审门闱,谨房闼,入宣宫令,出赞朝事,悉心夙夜,一以忠信,则维予尔嘉,尔亦永绥于宠禄。可。
入内内侍省内东头供奉官宋有志东染院副使制
敕某:尔久于内侍,承事有劳,自求外迁,以便医药。超升位等,往服恩荣!可。
李用和六宅副使制
敕:尔忠力武敏,有称于时,出将一州,亦能用治。西南之屏,总制戎兵,比难其人,以尔摄事。夫以才得选而久于险远之劳,不先有赏以加焉,何以劝夫能者?躐迁位等,兹实异恩。往祗官成,无废吾事!可。
内殿承制合门祗候宋良礼宾副使制
敕某:尔典制一军,有民有社,论功考最,当得序迁。惟尔以才,尝更选擢,往钦新命,其愈懋哉!可。
内殿承制合门祗候王嵩礼宾副使制
敕某:尔以才智勋效,自昭于时,董督徼循,实任边要。序劳当进,以介诸司。朕命维休,往其钦服!可。
西京左藏库副使李景贤文思副使制
敕某:戎马之寄,常难其选,尔以才谞,久于任使,一州之政,比有可称。超进位等,往膺寄属。勉思报称,无或不祗!可。
西京左藏库副使穆遂文思副使制
敕某:尔徼循蛮方,为日久矣,更书且下,而使者乞留。超进厥官,以共旧服。往惟励勉,膺此宠荣!可。
西京左藏库副使石用休文思副使制
敕某:尔以才选,比更任使,有司会课,当得进官。往服训辞,无瘝乃事!可。
西染院副使兼合门通事舍人夏伟内园副使依旧合门通事舍人制
敕某:宾赞受事之职,吾以武吏为之,而甚难其选。尔能祗饬,以称厥官。会课有司,序迁位等。往祗休宠!可。
内殿承制谭德润供备库副使制
敕某:朕永惟陵寝之严,而选使以护之。尔往任事,靖共厥职。有劳可录,其以序迁。祗服宠章,勉求称位!可。
内殿承制杨宗礼供备库副使制
敕某:监一路之军而按抚其人,又典一州之政,非才能行治有纪于时,孰可以称此哉?尔久于烦使,能勤厥事。故迁尔位,以介诸司,而使往焉。其慎以防患而敏于趋功,以称推择之意。可。
枢密院副承旨张继渥供备库副使制
敕:尔典掌机要,服劳岁久,以疾自上,求为外官。迁介诸司,往膺器使!可。
内殿承制朱渐供备库副使制
敕某:赋禄序官,邦有常法。尔勤厥服,会课当迁。维器与名,职思其称,乃其无罚,可不勉哉!可。
承制王钦李惟正并供备库副使制
敕某等:嘉我未老而经营四方,诗人之所谓贤劳也,可无报称哉?以尔钦戍于南方之穷,而任监护之官;以尔惟正屯于西路之要,而服追胥之事。其役远,其责重,而能祗慎所职,以有累日之劳。其各迁位,介于内朝之使,以为报称。夫有功而见知则说矣,此人之情也。以所愿乎上施乎下,则士孰不乐为尔用哉?其亦勉之而已。可。
崇班胡珙等改官制
敕某等:功懋懋赏,先王之所以厉天下而成众治也。今吾使某监兵马于外,而使某典治材于中,皆积日月以赴功。其各赐官一等,以称吾懋赏之意。可。
军员等换诸司使副承制崇班制
敕某等:褒嘉忠劳,被以禄秩,先帝有成法,朕不敢违。尔等序列禁中,有宿卫之最。外迁厥位,以慰久勤。进服宠荣,往图勋效!可。
王保常内殿承制制
敕某:朕布大号于天下,文武在位,皆升一等。序劳当迁者,又皆得以时迁。尔服采禁中,积功有赏。膺此休宠,往惟勉哉!可。
靳宗永内殿承制制
敕某:承制之官,本朝所置,非积善累勤之武吏,则不得在此位焉。尔服采有庸,校年当进。其往祗践,以称宠荣!可。
合门祗候狄询内殿崇班依前职制
敕某:尔名臣之子,任事边陲,积岁有劳,序官一等。往其淑慎,思世厥家!可。
杨元内殿崇班制
敕某:尔为廷臣,奔走厥职,有劳可录,序进厥官。惟忠与勤,所以报称,往践禄次,可无勉哉!可。
张建中内殿崇班制
敕某:尔总戎马,地滨不毛,为之三年,能固吾圉。迁秩一等,往其懋哉!可。
庆州肃远寨蕃官都巡检崇仪使慕恩北作坊使制
敕某:尔武力智谋,有称种落,徼循扞御,勋效焯然。莫府条陈,允于众论。超迁使号,往愈懋哉!可。
陈奇太子中允致仕制
敕:士之疲癃老耄以至失职而不能自止者,盖有之矣。尔年尚强,而疾不至乎瘝官,刺举之官,未尝以尔为言,而能自列致其职事,可谓行己有耻而无负于周任之言,宠尔以东宫之官,其勉终行义,归教乡闾之子弟以所闻,而求自比于古之仕焉而已者。可。
孙戾太子中允致仕制
敕某:大夫七十而致仕,其礼见于经,而于今为成法。尔以经术起家为吏,既闻夫古之礼,又见夫今之法矣。年至而求止,可谓行其所知。宜列序于朝廷,使归荣其邑里。夫惟尔之筋力不足以有为也,故可无职事之责焉。若夫德义,则尔尚可以勉之,吾亦不以尔老而无责也。可。
枢密副使吴奎父太常丞致仕制
敕某:德善之赉,子孙与焉,况于其亲,宜有崇奖。具官某,克生贤子,教以义方,协于询谋,掌国机密。超迁厥位,以佐共工。往服宠章,就安荣养!可。
江阴军录事参军李焘父文俊守秘书省校书郎致仕制
敕某:先王之政,未有遗年者也。故朕因宗祀之庆,而有爵命之施焉。尔躬率义方,又能教子,享其禄养,以至耄期。膺此宠荣,往绥寿善!可。
工部侍郎充集贤院学士崔峄刑部侍郎致仕制
敕:仕焉而告老者,自一命以上,必有以慰其归。况吾迩臣,恩纪所厚,宜增位序,以示褒优。以尔具官,比以明扬,久于烦使,入参侍从,出备藩维。践更滋多,寄属惟允。引年辞位,得礼之宜。进贰秋卿,以营居息。古之老者,非苟自佚其身,唯慎行祗法,以助成王德,尔所知也,往其懋哉!可。
前著作佐郎周涛太常太祝梁构光禄寺丞致仕制
敕某:尔尝辞禄,而在位以尔为材,寘诸京官,使长一邑,果能有绩,以见推称。将畴尔劳,遽以疾告。夫学士大夫之去位,岂苟自佚而无为?古之仕焉而已者,尔盖闻其风矣。丞于卿位,维是懋哉!可。
殿中丞致仕郝中和国子博士致仕制
敕某:尔谨廉为吏,得列朝廷,不隳厥官,以至告老。宜有褒进,用为归荣。序于成均,往服无斁!可。
前荆门军当阳县令商瑗太子中舍致仕制
敕某:尔从仕久矣,而不失廉称,方践老境,乃能知止。东宫之秩,归服厥荣。可。
处州录事参军赵九言太子中舍致仕制
敕某:尔以学入官,老而能止,践更多矣,不失廉称。著籍东宫,以为尔宠。可。
鼎州录事参军张构太子中舍致仕制
敕某:尔方仕于州县,而宠尔以东宫之官,有列于庭,亦云显矣。用嘉知止,归矣勉哉!可。
前江宁府观察推官试大理评事董安太子中舍致仕制
敕某:尔学古入官,称誉者众,方图乃绩,遽欲归休。进秩东宫,以嘉知止。可。
舒州录事参军龙舆太子中舍致仕制
敕某:尔仕焉欲致其官,故吾宠以东宫之秩。归安田里,是亦显荣。其慎厥修,以终燕誉!可。
复州录事参军郑旦太子中舍致仕制
敕某:尔居官无疵,而以病告。知止不殆,是维可嘉。东宫之官,其往祗服!可。
前南仪州推官试大理评事马房卫尉寺丞致仕制
敕某:京官,吾所重也,选于吏部者,非有尤异之绩与治行为众所称,则莫能得之。尔旅力既愆,而能自止,丞于卫尉,其往钦哉!可。
前知连州连山县袁仲友太子洗马致仕制
敕某:尔以经术中科,久于铨集,老而能已,义有可嘉。列职东宫,以荣归息。惟慎所止,克完厥终!可。
县令东野瓘太子中舍致仕制
敕某:仕者七十而致事,礼也。尔年未至,而愿归田里,比夫旅力已愆而不知止者,岂不贤哉!进位于朝,锡从居息。可。
主簿王正臣守秘书省校书郎致仕制
敕某:尔仕焉而欲去其位,故吾宠以宫署之官。夫还州县之劳,而就里居之佚,无赋徭之役,而有重禄之加。惟慎厥终,乃其不愧!可。
主簿孙检守秘书省校书郎致仕制
敕某:尔以赀为吏,请老于朝。列职秘书,以为尔宠。归安田里,惟慎厥终!可。
主簿李琳国子监丞致仕制
敕某:仕者七十而告老,古之道也。尔能率礼,朕用褒嘉。往即新恩,勿忘初服!可。
县令郭震太子中允致仕制
敕某:尔进士起家,而久于州县之职,春秋未艾,自请罢休。列职东宫,以荣归息。知止不殆,愈其懋哉!可。
李日新左清道率府副率致仕制
敕某:尔考授命于戎行,而尔得列于仕籍。老而知止,褒序厥官。归休之荣,往服无斁!可。
右侍禁王余庆率府副率致仕制
敕某:尔能知止,义有可嘉。以东宫率府之官,为尔居里之宠。是亦荣矣,往其勉哉!可。
右侍禁段献右清道率府副率西头供奉官刘友俊右清道率府率并致仕制
敕某:尔久于官使,请老于朝。宜有进迁,以为光宠。归安尔止,惟慎厥终!可。
文思副使陈惟信左骁卫将军致仕制
敕某:旅力已愆,而不能自止者有矣。尔能告老,于义无惭。迁将卫兵,往绥荣禄!可。
内殿崇班袁政李周道并左监门卫将军致仕制
敕某:尔服劳久矣,奉事无过,能自知止,义有可嘉。登进厥官,以帅门卫。归安荣禄,尚克勉哉!可。
西京左藏库副使冯维禹文思副使前行汉阳军录事参军兼司法事施章于太子中舍致仕制
敕某:仕焉而已者,考其行治,能以洁白自终,宜有褒嘉,以慰其意。尔尝学礼,得仕州县,老而知止,可谓有终。迁位于朝,往钦无斁!可。
东头供奉官赵伯世左清道率府率致仕制
敕某:老聃有言曰:“知止不殆。”尔服勤于官久矣,而能以疾辞位,无负于老聃之言。故吾命以东宫卫府之官,以嘉尔之有劳而知止。往哉居息,思慎厥终!可。
主簿朱泾等太子洗马致仕制
敕某等:尔等晚而出仕,皆以廉称,老矣告休,是能知止。其各迁秩,以为归荣。可。
李昌言许州司马致仕制
敕某:掌书以赞计官之治久矣。致其职事,宜有赉焉。司马于州,往钦无斁!可。
皇太后三代制九道
曾祖
敕:位尊者享大,德盛者流远,追崇之礼,于国有初。皇太后曾祖某,体仁蹈义,不躬荣禄,庆垂厥后,光大显融,乃生硕女,坤育天下。命书爵号,申贲诸幽。尚其灵明,嘉此休宠!可。
曾祖母
敕:朕虽茕然在疚,而不敢忘顾复之慈,肆有命书,以上称追远显亲之志。皇太后曾祖母,柔惠安婉,来宜大家,垂休后昆,作合先帝。追崇爵号,其尚知荣!可。
祖
敕:惠术尚均,而自亲贵始,古今一体也,其可以忘哉?皇太后祖某,明德大功,简于帝室,配食宗庙,始终哀荣,庆流于孙,母育四海。追褒有典,庶或知歆!可。
祖母
敕:邦有大赉,夫人待于下流,岂外戚之尊,所当褒而可以忘哉?皇太后祖母高氏,承庆淑人,来嫔巨室,蓄德之厚,垂休无穷,协兆涂山,世滋以大。追锡爵命,冀能歆嘉!可。
祖母
敕:佐佑先帝,顾复朕躬,追诵寒泉之诗,永惟欲报之义。当有爵命,以上副显亲之心。皇太后祖母刘氏,柔良靓专,被服华问,宠禄光大,集于后昆,启佑硕人,比贤文母。追褒大国,其尚知荣!可。
祖母
先帝褒厚母党,致仁尽孝。朕虽在疚,而奉承故事,不敢愆忘。皇太后祖母刘氏,内顺外严,罄无不淑,德祚流衍,远而弥兴。追命有章,尚慰窀穸!可。
祖母
敕:朕以薄德,奉承大统,永惟先帝故事,不敢有忘。皇太后祖母高氏,温柔靓深,有妇之道,相协君子,卓为臣宗,垂延后昆,福禄滋大。膺此休命,尚知荣歆!可。
父
先帝奄忽,弃捐万邦,不及推恩,以劳幽显,予末小子,敢忘遗训?皇太后父某,循德秉义,闻于当世,发祥流祉,燕及后人,笃生圣女,母育天下。褒封有数,尚慰于幽!可。
母
敕:朕眇然之躬,当奉匕鬯以承宗庙,大赉及于幽显矣。永惟母党之重,可以后而忘哉?皇太后母,志顺德严,克配君子,光大之福,集于圣女,有辅佐之功于先帝,而施及在后之侗。命书追崇,尚慰营魄!可。
皇后三代制十道
曾祖琼皇任忠武军节度使赠侍中累赠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韩国公赠太师
敕:后率六宫,以教天下之妇顺,其位尊如此,则所以褒崇其祖考,礼不可以无称也。皇后曾祖某,忠劳武力,为国虎臣,庆集后昆,比隆任、姒。追加位号,以显厥魂。尚其有知,膺此休宠!可。
曾祖母潘原县太君追封滕国太夫人
敕:朕初即位,褒厚异姓,率由先帝故事,不敢有忘。皇后曾祖母李氏,柔惠静嘉,能循法度,来嫔巨室,休有淑声,庆流厥孙,正位宫壸。胙封名国,其尚知荣!可。
曾祖母陇西郡夫人李氏追封舒国太夫人
敕:朕奉循先帝故事,以劳天下,阻深疏逖,皆有以加之矣,又况于外戚之贵哉?皇后曾祖母李氏,嫔于高门,率德唯谨,诒庆厥后,是生硕人,兆协厥祥,登俪尊极。追褒有礼,其尚知荣!可。
祖继勋建雄军节度使累赠太师中书令可特赠兼尚书令
敕:尚书录天下之政,而令一品也,人臣位号,于是为盛。皇后祖某,忠劳奕世,能壮厥犹,为国扞城,有庸休显,娀莘之庆,乃集后昆。膺此追荣,尚知嘉享!可。
祖母会稽县君康氏追封祁国太夫人
敕:朕承先帝圣绪,大赉及于幽显,疏逖以贱者加之矣,贵而戚者其可忘哉?皇后祖母康氏,驯行婉容,协于隽德,庆垂厥后,坤育万方。追命有邦,尚荣窀穸!可。
祖母太原郡太夫人郭氏追封郧国太夫人
敕:夫治内政,修阴教,以助朕调一天下者,所以褒崇其世,可不厚哉?皇后祖母郭氏,率德秉义,协于君子,《关雎》之咏,传祉厥孙。申锡赞书,启封名国。尚其灵淑,嘉此追荣!可。
祖母金城县太君王氏追封成国太夫人
敕:《传》称德厚者其流泽广,故今追命之数,视其子孙位号之卑尊。矧夫后世登俪尊极,则致隆其封爵,岂不宜哉?皇后祖母王氏,来嫔大家,率循德礼,有开后嗣,协庆涂、娀。申锡名邦,尚荣幽穸!可。
父遵甫皇任北作坊使特赠检校太傅保信军节度使
敕:《春秋》书季姜之归,而传有褒纪之义,崇宠异姓,其所从来久矣。皇后父某,承世之庆,列官于朝,虽德义有称,而不终荣禄,祚流后世,正位内宫。追命有加,以慰窀穸!可。
母巨鹿郡君曹氏特追封沂国太夫人
敕:国有大赉,凡在廷之士,皆得追褒其父母,而况于异姓之贵哉?皇后母曹氏,胄于名王,归得吉士,率礼蹈义,有称闺门,迎渭之祥,实开厥后。膺此恩典,尚知歆荣!可。
母乐寿县君李氏进封均国夫人
敕:人主之所以风天下者,岂非外戚之助哉?故夫封爵褒厚之礼,其所从来久矣,未尝有改也。皇后母李氏,躬以德义,嫔于令人,能大厥家,比隆任、姒。锡之象服,胙以名邦。往即宠荣,勉绥寿善!可。
临川先生文集卷五十四 外制
宰相富弼三代制六道
曾祖
敕:大臣有庆于国,则爵命上施其考祖,所以章贤德、广褒劝也。具官某曾祖某,躬执义善,发身扬名,诒于曾孙,集有福禄,登践枢极,卓为臣宗。申命有加,尚荣幽穸!可。
曾祖母
敕:宗工之选,所以宠隽良;大国之封,所以褒贤淑。具官某曾祖母某氏,顺足以有相,严足以有临,来嫔名家,诒禄厥后,为国元老,仪刑万方。开号全齐,既光大矣。徙之北国,其愈知荣。可。
祖
敕:列爵五等,莫尊于公,必有盛德之士,然后可以膺此号。具官某祖某,秉哲迪义,不躬显荣,祚流闻孙,为世硕辅。追褒之礼,既极宠崇。序爵启封,尚其嘉享!可。
祖母
敕:天子之宰,朕所恃以纲纪四方者也,爵命加其祖妣,岂不宜哉?具官某祖母某氏,蓄德在躬,以成家室,发祥于后,以遗子孙。申锡有邦,盖惟旧典。魏大名也,以是追封。岂特为窀穸之荣,亦所以佑其后世。可。
父
敕:士以有子为荣,子以显亲为孝。宗公元老,世恃以宁,当有追崇之恩,称其致孝之意。具官某父某,惠和敦大,明允忠笃,位不侔德,乃生硕人,寅亮先帝,宠绥四海,方兴就事,佐佑朕躬。申命有章,兼荣幽显。可。
亡母
敕:朕初纂服,登用旧臣,褒厚其亲,率循故事。具官某母某氏,显相吉士,笃生硕人,寿善康宁,考终福禄。追荣新竁,申命大邦。尚其淑灵,膺此休宠!可。
参知政事欧阳修三代制六道
曾祖郴赠太子少保可赠太子太保
敕:君子善善之义,下及子孙。况推而上之至其祖考,所以褒美崇宠,岂顾可以不称哉?故先王宗庙之制,视其爵位之高下,以为世数之远近,而本朝追命之礼,亦从其子孙名数之卑尊。具官某曾祖某,潜于丘园,躬有善行,畜积之庆,施于曾孙,为时宗工,名重天下。图任以登于右府,褒嘉当及其前人。东宫之孤,位已显矣。进秩一品,尚其享哉!可。
曾祖母追封延安郡太夫人刘氏可追封荣国太夫人
敕:尊之欲其贵,亲之欲其富,岂特人主有是心哉?推是心以施于人,此人主所以与天下同忧乐之意也。禄有厚薄,故礼有隆杀;位有高下,故施有远近。古之道也,其可忘哉?具官某曾祖母某氏,含德在躬,作嫔令族,积善之庆,覃其后昆。惟时闻孙,实朕良弼,登与政事,人无间言。其疏大邦之封,以报流泽之施。宠灵之极,尚克享哉!可。
祖赠某官龙舒本将此制属‘枢密使张昪祖赠某官’。
敕:朕惟有天下者得推其祖考上配于天,盖孝子慈孙所以极其尊崇之意。推是心以及夫在位,则其宠禄之厚者,岂不欲以及其所谓尊亲者哉?此朕所以褒宠大臣之先以尊爵贵官,而有至乎三世者也。具官某祖某,积德累善,施于后嗣,为予辅弼,始大厥家。东宫之孤,既以命汝。增荣一品,尚克享哉!可。
祖母
敕:朕疏郡县以君诸臣之母,欲以慰慈孙孝子之心。至于政事之臣,则封国及其王母,所以望其功者厚矣,则慰其心者,顾可以薄哉?具官某祖母某氏,来嫔名家,克配君子,积善之福,覃于其孙,左右朕躬,豫图政事。嘉而有后,锡以大邦。维灵在幽,尚克膺此!可。
父
敕:大臣得爵命其先人至乎公师,非古也。然礼者人情而已矣,当于人情而义足以劝士,则何必古之有哉?具官某父某,蓄其德善,不显于世,克生贤佐,为朕股肱。东宫一品,人臣高位,追以命汝,用嘉有子。尚其享此,以称馈祀之盛哉!可。
母
敕:古者子为诸侯大夫而父为士,则其祭以诸侯大夫之礼。朕以谓得享其礼而位号不称,则不足以尽孝子之心,故今有列于朝廷,皆得追崇其考妣,又况于为吾左右辅弼之臣哉?具官某母某氏,妇顺母严,称于天下,能教其子,为时名臣,协于询谋,进断国论。虽禄养不及,而馈享有加。启封大邦,于礼为称。尚其幽穸,知享此荣!可。
枢密使张昪封赠三代制八道
曾祖某赠某官
敕:《传》曰:“学士大夫则知尊祖矣。”若夫流泽之施于后世者博矣,则其崇报亦当有以称焉,此予所以隆宠大臣,而追命之礼有至于三世也。具官某曾祖某,以武力充选,以忠劳备使,积善之施,覃及后昆,为时老成,宰制密命。帝傅之位,厥惟尊荣,今予尔嘉,举以追锡。尚其幽穸,知享此哉?可。
曾祖母赠某国太夫人
敕:祖考之富且贵,则其泽流于子孙,而诸妇与荣;子孙有爵禄之宠,则其尊归于祖考,而馈祀之盛,亦及乎其母。古之道也,后世因焉。今朕尊礼大臣,而爵命上施其三世,于经未尝有也,而岂害于先王制礼之意哉?具官某曾祖母某氏,嫔于令人,躬有驯德,积善之施,久而愈彰。至于曾孙,克协朕心,为世元老,执邦之枢。福禄之来,实维尔庆,改封大国,以宠淑灵。尚其有知,享此休命!可。
祖龙舒本将此制属‘参知政事欧阳修祖赠某官制’。
敕:为吾政事之臣,所以崇宠之者备矣,于其尊大前人之志,亦宜有以称焉。具官某祖某,积行在躬,潜而不耀,畜其善庆,以赖后昆。厥有闻孙,为朕良弼,典司机要,海内所瞻。追命之荣,至于帝傅,进登师位,以极褒嘉。尚其冥灵,膺此休显!可。
祖母
敕:义莫大于尊祖,仁莫高于显亲。今吾追命大臣之考妣以及其祖者,岂有它哉?凡以称其尊祖显亲之心而已。其德博者其施远,其位盛者其报丰。具官某祖母某氏,徽柔静恭,克相宗事。佑启后世,为时元臣,执国之枢,以佐吾治。其施可谓远矣,其报可以薄哉?改锡大邦,以为尔宠。贲于窀穸,尚克知荣!可。
父惠赠太师可赠中书令余如故
敕:朕有高爵厚禄以礼天下之士而与之共政,又本其流泽之所自而追命以尊官,岂特崇宠大臣,亦所以勉人亲之教子。具官某父某,潜德晦行,荣于丘园,积仁之庆,实在其子,终有成德,为吾宗工,践更二府,执国机要。追褒之命,登尔太师,其迁令于中书,以极褒崇之数。尚其窀穸,享此休荣!可。
嫡母追封德国太夫人刘氏可追封许国太夫人
敕:先王制礼,及后世而弥文,顾所以顺理而即人情,古今一也。夫福禄之盛,流泽尚及乎子孙,则名数之崇,追命当加其考妣。具官某嫡母某氏,柔良之行,温惠之德,辅相君子,克成厥家。以有贤息,掌予机密,及亲之宠,厥有旧章。顾尔位号,既荣极矣,其班新命,宠以大邦。贲于无穷,尚克嘉享!可。
所生母追封庆国太夫人王氏可追封蜀国太夫人
敕:《传》称《春秋》之义,母以子贵。说者或非焉。而人子之爱其亲,岂有穷哉?己则富贵,而亲不与焉,固人情之甚可哀者也。当有追崇之礼,称其思慕之心。具官某所生母某氏,温柔惠和,得媲君子,克生贤佐,为朕宝臣,允于庶言,秉国枢要。追荣之典,既启尔邦,其改新封,以鸿后庆。尚其冥漠,享此恩荣!可。
亡妻田氏可追封京兆郡夫人彭城县君刘氏可追封彭城郡夫人
敕:臣之德善勋劳,称其位而有施于国,君之爵禄庆赏,畴其功而有报于家。股肱之良,参决政事,施于国者,其责厚矣,报于家者,亦宜称焉。以尔具官某妻某氏,温柔静嘉,尝配君子,遭会不淑,不终显荣。某言于朝,为尔请命。考诸恩典,厥有故常。乃疏大郡之封,锡以小君之号,所以崇贵窀穸,而副吾大臣追往求旧之心。尚其有知,享此休宠!可。
枢密副使胡宿封赠三代制六道
曾祖
先帝褒厚群臣,德施及乎窀穸,朕奉承遗训,不敢以哀恫之故废。具官某曾祖某,蓄德深博,久而弥兴,焯有伟人,出其后世,佐佑先帝,以暨朕躬。追命于幽,尚嘉营魄!可。
曾祖母
敕:大臣有赏于国,则爵命上施乎三世,先帝所以褒功德也,朕敢忘哉?具官某曾祖母某氏,齐严靓专,柔嫕安婉,集有祉福,施于孙曾,为时宗工,德望休显。膺此追命,尚其知荣!可。
祖
敕:《诗》曰:“不愆不忘,率由旧章。”朕遵先帝之法,以劳赐大臣及其父母,不敢以哀恫之故废。具官某祖某,躬率令德,以成厥家,有孙而贤,执国机要。膺此休显,尚能嘉歆!可。
祖母
敕:朕初即位,遵先帝故事,大赉于四海,而大臣之祖妣与焉。具官某祖母某氏,以顺为令妻,以严为贤母,集有戬谷,以诒厥孙,为时宗臣,世禄滋大。追锡休命,尚其知荣!可。
父
先帝弃万国,朕初即位,凡在廷者,皆班爵命显其亲,所以称先帝顾哀群臣之意。具官某父某,蓄积德义,以成福禄,燕及厥后,为时宗工。追锡之荣,既光大矣。褒嘉有数,其尚知歆!可。
母
先帝有大赉,必及群臣之父母,朕初嗣位,不敢有废也。具官某母某氏,以顺为妇而能正,以严为母而能慈,肆有福禄,集其后世。徙封大国,以显厥魂。可。
枢密副使吴奎封赠制二道
父
敕:朕初即位,班爵命以宠诸臣之父母,盖惟先帝故事,不敢愆忘。具官某父某,德善之修,有闻于世,义方之教,能大厥家。序位朝廷,既隆显矣。褒迁有典,其往钦哉!可。
母
敕:永惟政事之臣,天下国家所恃以安且治者也,所以褒厚及其父母,岂可忘哉?具官某母某氏,驯德淑行,来宁巨室,母有贤子,为时宗工。班命于朝,既疏名郡,徙封之宠,其往钦承!可。
皇故第十三女追封楚国公主制
敕:先王制礼,有卑尊疏戚之宜,惟至亲得以致悼痛之恩,唯至贵得以极褒崇之意。皇故第十三女方在襁褓,尚其有成,位号未正,奄与物化。盖王姬之车服,下后一等而不视其夫,情文之隆,于是为称。则虽夭阏,其可弭忘?追命启封,胙之全楚,以终天性之爱,且慰幽穸之灵焉。可。
故充媛董氏赠婉仪制
敕:《鸡鸣》思贤妃,而《关雎》乐得淑女。永怀邦媛,内助宫闱,愍饰厥终,当加位号。故充媛董氏,有德让之美,无险谒之私,进登嫔妇之官,率循保阿之训。奄忽至于大故,兹用怆于朕心。恩典宠章,以贲幽穸。尚其弗泯,知享此荣!可。
枢密副使吴奎亡妻赵氏追封信都郡夫人制
敕:追远念旧而不忘者行之厚,而大臣有求于此,朕岂可以忘哉?具官某亡妻某氏,柔嘉在躬,作配君子,不克偕老,兹惟永怀。能辞生者之恩,以丐追封之宠。胙以名郡,尚其知荣!可。
枢密副使胡宿亡妻崇仁县君吴氏追封兰陵郡夫人制
敕:妇人能相其君子终以休显,而不与享其福禄,岂非人情之所愍恻哉?具官某妻某氏,躬率德善,嫔于大家,缵夫之荣,肇启爵邑,方吾良弼,登执事枢。嗟尔淑人,既营封壤,赐之名郡,追贲诸幽。尚其虽没而有知,亦以慰夫生者。可。
故董淑妃养女御侍张氏安福县君依旧御侍制
敕某氏:尔为妃所鞫而序于女御之数。启邑赐号,以广逮下之恩。往服命书,勉循阴教!可。
故董淑妃养女御侍李氏仁和县君依旧御侍制
敕某氏:尔以徽柔,备数女御。赐封大邑,用示褒嘉。往服宠荣,愈其淑慎!可。
听宣蒋氏张氏并司言制
敕某:后宫之职,各有等差,必来淑女,以赞内治。尔惠和安婉,服采维勤。迁序厥官,往钦休命!可。
淑妃董氏遗表父右侍禁安内殿崇班制
敕某:卿大夫之终于位者,朕所以顾恤其家,未尝不备也。永惟良淑,有助宫闱,序位既崇,则推恩宜厚。阅其遗表,为尔求迁。超进厥官,往求自称!可。
德妃沈氏侄孙献卿可试大理评事制
敕:朕于后妃之家,不欲以恩挠法。法之所当得者,义亦无所爱焉。尔方眇然,未克有知,而以外戚之恩,得试理卿之属。时乃邦制,不为尔私。勉哉有成,以待官使!可。
沂国公主赵氏奏苗贤妃亲姊永安县君苗氏男张士端试将作监主簿制
敕某:朕布大庆,而士缘外内族亲之故以得官者众矣。虽进非用德,然能致其材以保禄位,则亦足以自昭于时。尔与此荣!当知懋勉!可。
右监门卫大将军令襄故母钱氏可追封仁和县君制
先帝以孝治天下,故因宗祀大庆,施及诸臣之父母。具官某母钱氏,躬率德善,来宜宗室,虽不终荣禄,而有子克家。追锡宠章,冀能嘉享!可。
大将军从信故所生母许氏追封平原县太君制
敕许氏:朕于在廷之臣,皆有以褒厚其亲也,况于近属恩礼所先者乎?尔顺善和恭,甚宜家室,克生宗子,实胙大邦。当号尔封,遽弃荣养。进君一邑,以慰孝心。尚惟淑灵,知享此宠!可。
大理寺丞苏唐卿母孙氏万年县君制
敕孙氏:朕既肆祀于明堂,而锡命以褒诸臣之母。尚惟高年及养,而礼秩有所不加,故推异恩,以慰其意。尔年耄矣,而有子列于王官,其疏爵邑之荣,以厚闺门之庆。可。
试监簿祁元振亡母丁氏追封昭德县太君制
敕某母丁氏:尔嫔于名卿,不预宠封之庆;没有良子,乃蒙增秩之褒。愿移恩荣,追慰顾复。俾疏大邑,以燕孝思!可。
参知政事欧阳修女乐寿县君制
敕欧阳氏:汝父为吾政事之臣,而缘国大赉,丐恩及汝。赐之封邑,亦有故常。祗戒勿违,以承兹宠!可。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文彦博女大理评事庞元直妻特封安福县君制
敕文氏:尔父为时元老,而尔母当得褒封,辞其宠章,为尔求邑。尔承德义之庆,而嫔宗公之家,膺兹显荣,可谓称矣。可。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宋庠亲孙女特封永宁县君制
敕宋氏:朕有大封之庆,而尔母与焉,辞其宠章,为尔请邑。尔惟名族,率礼有常。象服之宜,是亦荣矣。可。
故赠司空兼侍中庞籍遗表长女南安县君冀州支使陈琪妻安康郡君制
敕庞氏:封爵吾所重也。尔考尝为将相,而其没也以尔为言。加锡郡封,盖非常典。尔维令淑,往服宠荣!可。
第五女大理评事赵彦若妻德安县君制
敕庞氏:尔考尝辅佐先帝,而有劳于国。今其不幸,为尔请封。夫以女子受爵于朝,而不系其夫,其亦荣矣。往惟顺淑,以服宠荣!可。
第七女寿安县君制
敕庞氏:女子,从人者也,故封爵视其夫子而已矣。尔父尝勤劳于国,而为先帝大臣。今其薨殂,为尔请邑,考于恩典,厥亦有初。往服宠荣,勉之无斁!可。
节度使允初长女殿直梁铸妻特封嘉兴郡君制
敕赵氏:朕于宗室,亲疏有秩也。今尔既成妇矣,而宗正为尔请封。尔维懿恭,循礼无失,以君大郡,可谓显荣。其往懋哉,尔宜钦服!可。
宗说第十八女右班殿直楚奎妻永泰县君制
敕赵氏:朕初即位,敷锡庶邦。尔躬行柔嘉,实维宗女。赐封大邑,往服厥荣!可。
右屯卫大将军茂州刺史克洵第二女右班殿直宋玘妻等并特封县君制
敕赵氏:凡内女之嫁者,爵邑不系其夫,所以广亲亲也。尔嫔于世族,率礼有常。锡命启封,是为恩典。思称厥服,愈其懋哉!可。
右屯卫大将军登州防御使邢国公世永第三女左班殿直徐镇妻特封金城县君制
先帝褒厚宗室女子之嫁者,爵命有不系其夫。朕初即位,不敢忘也。具官某女某人妻赵氏,夙承礼教,率用祗德,归于世族,妇顺有称。锡以县封,往膺休宠!可。
右监门卫大将军仲劝新妇陈氏封邑制
先帝布大庆于天下,朕初即位,永惟嗣训,不敢有忘。具官某妻陈氏,顺善和嫕,嫔于宗室。赐命大邑,示均神厘。率礼勿违,以称休显!可。
皇兄故保康军节度观察留后承简赠彰化军节度追封安定郡王制
敕:乐其生而哀其死,欲其富贵之无穷,仁人于亲戚莫不然,而王者得尽其褒崇之意。具官某,于宗室为近属,于朝廷为大官,有温恭恪慎之称,无骄嫚逸欲之过。不幸至于窀穸,用震悼于朕心。义兼亲贤,恩礼当称。今夫建牙树纛,节制一军,而封爵至于称王,人臣之极也,朕其追命以赐焉。尚其有知,享此休显!可。
皇弟故右屯卫大将军霸州防御使承俊赠崇信军节度观察留后追封乐平郡公制
敕:《诗》曰:“死丧之威,兄弟孔怀。”以天下之贵富,而得尽其亲亲之礼,则荣名尊爵,岂宜有爱于此哉!具官某,驯德谨行,称于宗室。奄终厥命,实悼朕心。宠之以留后之官,褒之以郡公之号。尚其幽穸,克享兹荣!可。
皇侄孙世芬赠洺州防御使追封广平侯制
敕:置使以扞防为职,建邦以察候为名,非亲且贤,何以堪此?以尔具官某,序于近属,旧有令名,未加褒崇,遂至窀穸。其追赐命,以慰厥灵。尚克有知,享兹休显!可。
供备库副使李诜父皇任镇潼军节度观察留后赠感德军节度使兼侍中端懿赠司空兼侍中制
敕某:朕有厘事于上神,而幽显并蒙其福。具官某父某,缵承德义,被服文儒,出入践更,有荣爵禄,能以才业,自昭于时。寿善不兼,庆流厥子。追崇位号,尚克知歆!可。
武胜军节度观察留后王凯赠节度使制
敕:将帅之臣,出乘疆埸,而有执敌捍患之材,入总营屯,而有折冲销萌之用,则序功录德,当以厚终。以尔具官某,战攻之多,守卫之最,有赏于国,有称于时,而能悉心夙夜,祗慎厥职。不幸至于大故,朕用临吊而悼焉。其追加一命,使得建节树纛,称其襚葬之礼。没而有知也,尚能享吾休显之报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