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1 / 1)

鹿鸣之什·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苹,水草也。鹿鸣而食野之苹,以喻当时之君饮食。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周为忠信之周;行,道也。言示之忠信之道。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鹿鸣之什·四牡

四牡騑騑,周道倭迟。岂不怀归?王事靡盬,我心伤悲。

四牡騑騑,啴啴骆马,岂不怀归?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驾彼四骆,载骤骎骎。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

母恃子以养甚于父。

鹿鸣之什·皇皇者华

皇皇者华,于彼原隰。駪駪征夫,每怀靡及。

每以无所及事为怀。

我马维驹,六辔如濡。载驰载驱,周爰咨诹。

我马维骐,六辔如丝。载驰载驱,周爰咨谋。

我马维骆,六辔沃若。载驰载驱,周爰咨度。

我马维骃,六辔既均。载驰载驱,周爰咨询。

鹿鸣之什·常棣

常棣之华,鄂不韠韠。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不韠韠,甚言其韠韠。华鄂之相恃,不可须臾离者,以天属故也。兄弟天属也,其相承覆相恃而不可离此如。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不得保其常居,而裒于原隰之中,此与人同患难之时也。当是时,人各顾其亲,则非兄弟孰肯以相求哉!文、武以来,宴兄弟亦必有诗,然《鹿鸣》《四牡》等篇,词多和平。惟《常棣》一篇,词多激切,意若有所惩创,则周公因管、蔡之事,其后更为此诗无疑。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咏叹。

古者朋友之丧则视兄弟,视兄弟则急难寇雠何为而不豫?曰:莫不有君而为之臣,莫不有父而为之子,莫不有师而为之弟子,莫不有兄弟而为之兄弟,则吾急难寇雠之所当致力也博矣。又推而致之朋友,则吾有所不暇,而无礼以节之,则吾之忧无穷而人之责无已。盖古之道如此。而后世之士,犹有以恩望朋友而至于离绝者矣。然则世之致力于朋友者非欤?曰:势足以振之,力足以周之,而无伤于义,则邻里乡党不可以不勉也,而况于朋友乎?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很于内,非令兄弟也,然及其御侮,则虽每有良朋,曾不如不令兄弟之为可恃也。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友生,约我以礼义者也。虽有兄弟,不如友生,有礼义然后无失其爱兄弟之常心。友生约其外,妻子调其内,则兄弟加亲矣。故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兄弟无故,则既具矣。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鹿鸣之什·伐木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莺犹寻旧友。

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宁适不来,微我弗顾。于粲洒扫,陈馈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

八簋,天子之礼也;伐木,庶人之事也,然未始不须友以成也。以庶人之窭,而伐木之友然犹酾酒有藇以待之;又况于既有肥羜,以速诸父乎?

伐木于阪,酾酒有衍。笾豆有践,兄弟无远。民之失德,干糇以愆。有酒湑我,无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饮此湑矣。

于诸父曰肥羜而已,于诸舅乃曰八簋、肥牡,于兄弟乃曰笾豆有践者,言以至诚加焉,每有隆而无杀也。

鹿鸣之什·天保

天保定尔,亦孔之固;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莫不庶。

单,厚也;厚下之至也。除,除旧寘新也。此言天下之保定我君,其位甚固;俾之单厚,凡有所福,无不与之。又与之以福禄;俾尔多益,以莫不庶,以见其受福之多也。君恩至重,臣虽有犬马之劳,不足以上答,唯称其福禄以报之,此出于欢心而不强以为者也。

天保定尔,俾尔戬谷;罄无不宜,受天百禄。降尔遐福,维日不足。

何福不除,为人君之福;以莫不庶,为人君之禄。罄无不宜,为人臣之福;受天百禄,为人臣之禄。

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

吉蠲为饎,是用孝享;禴祠烝尝,于公先王。君曰卜尔,万寿无疆。

吉言诹日择士之善,蠲言斋戒涤濯之絜。禴,于文或从勺。先禴后祠,禴厚而祠薄。先烝而后尝,烝厚而尝薄。

神之吊矣,诒尔多福;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群黎百姓,遍为尔德。

神无所出其灵响也,诒尔多福而已。民无所施其智巧也,日用饮食而已。以见民之和平,无有诈欺矣。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如月之恒久,如日之升,如南山不亏而不坏,如松柏之茂盛,皆悠久之状也。以言人君之福兴而未艾也。松柏之茂盛,无不承其庇覆;盖人君受福,普天之下无不受其赐也。

鹿鸣之什·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戍役之久,且又采薇食之而已,自计归期,则岁暮矣。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男本有室而女有家。今男靡得以室为室,女不得以家为家。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刚止者,亦如柔止,感时物之变也。十月阳用事。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启则居之也,处则方之也。不遑居者,以言从戍役之事而不遑居也。不遑处者,以言居戍役之地而不遑处也。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常之华,上承下覆,甚相亲比。犹之路车,将帅乘之,以庇其下;师徒恃之,以载其上。上载下庇,甚相亲比。路,戎路也。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此言忧勤之至,而冀其功之速成也。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人情所患,莫切于行役之劳、饥渴之害,故中心伤悲而莫有知其哀者,则几于不得其所而无所告诉。今歌诗遣之,述其勤苦,则人不知其哀而上知之。此君子能尽人之情,故人忘其死也。

鹿鸣之什·出车

出车,劳还率也。

遣戍役同诗者,出时用兵则均服同食,一众心也。劳还役异诗者,入而振旅则反尊卑、辨贵贱,定众志也。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

出车于牧,就马故也。古者兵隐于民,而马则牧于野。兵车之出,则以车而就牧地也。天子,纣也。

召彼仆夫,谓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

我出我车,于彼郊矣!设此旐矣,建彼旄矣!

彼旟旐斯,胡不旆旆?忧心悄悄,仆夫况瘁。

未有事,故不旆也。

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出车彭彭,旂旐央央。

彭彭然,张其车乘。央央然,旆其旗旐。

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玁狁于襄。

襄之言胜也。

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涂。

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

军旅之事,仰得天俯得人,然后动,此其所以或称王或称天子也。黍稷方华,季夏时也。雨雪载涂,春冻始释时也。玁狁在北,昆夷在西,是谓多难。故下章序伐西戎之功。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既见君子,我心则降。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执讯获丑,薄言还归。赫赫南仲,玁狁于夷。

鹿鸣之什·杕杜

有杕之杜,有晥其实;王事靡盬,继嗣我日。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征夫遑止!

有杕之杜,其叶萋萋;王事靡盬,我心伤悲。

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归止!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陟山之高,而以采杞故也;采杞则以杞为可食故也。

檀车幝幝,四牡痯痯,征夫不远!

匪载匪来,忧心孔疚;期逝不至,而多为恤。

庶几其归,且至不远矣。既而匪载匪来,所以忧心孔疚也。而多为恤饥渴欤?疾病欤?死伤欤?是何期逝不至也。

卜筮偕止,会言近止,征夫迩止!

会卜筮之言皆言近矣,则庶几征夫之归近矣。

上之人能知其下中心委曲之情,而形于歌咏,则下悦之,《出车》《杕杜》是也。上之人不能知,而其下自陈劳苦之状、悲伤之情,则怨也,《扬之水》《鸨羽》是也。

鹿鸣之什·鱼丽

鱼丽于罶,鲿鲨。君子有酒,旨且多。

鱼丽于罶,鲂鳢。君子有酒,多且旨。

鱼丽于罶,鰋鲤。君子有酒,旨且有。

物其多矣,维其嘉矣。

物其旨矣,维其偕矣。

物其有矣,维其时矣。

若季冬荐鱼、春献鲔之类是也。

南有嘉鱼之什·南有嘉鱼

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

嘉鱼,以言民之贤者,有养人之嘉祉。君子有酒,而嘉宾式宴以乐,此所谓乐与贤者共之也。

南有嘉鱼,烝然汕汕。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衎。

南有樛木,甘瓠累之。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之。

翩翩者鵻,烝然来思。君子有酒,嘉宾式燕又思。

南有嘉鱼之什·南山有台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

南山有桑,北山有杨。乐只君子,邦家之光。乐只君子,万寿无疆。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乐只君子,德音不已。

南山有栲,北山有杻。乐只君子,遐不眉寿?乐只君子,德音是茂。

南山有枸,北山有楰。乐只君子,遐不黄耇?乐只君子,保艾尔后。

台为贱者所衣,莱为贱者所食。桑可以衣;杨可以为宫室器械之材;樗可以为车之巾;杻可以为弓弩之干;枸有美食;楰有文理,而又高大,中宫室器械之材。

南有嘉鱼之什·蓼萧

蓼彼萧斯,零露湑兮。既见君子,我心写兮。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

萧香能上达,譬诸侯以德善自通于天子。

蓼彼萧斯,零露瀼瀼。既见君子,为龙为光。其德不爽,寿考不忘。

蓼彼萧斯,零露泥泥。既见君子,孔燕岂弟。宜兄宜弟,令德寿岂。

诸侯得以外交兄弟之国,无所不宜。

蓼彼萧斯,零露浓浓。既见君子,鞗革冲冲,和鸾雝雝,万福攸同。

冲冲,雝雝有礼节故也。乘马路车,天子所以好诸侯也。有车马则有鞗革和鸾矣。上下相遇以德而成以礼,则万福所同也。

南有嘉鱼之什·湛露

湛湛露斯,匪阳不晞。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湛湛露斯,在彼丰草。厌厌夜饮,在宗载考。

湛湛露斯,在彼杞棘。显允君子,莫不令德。

其桐其椅,其实离离。岂弟君子,莫不令仪。

南有嘉鱼之什·彤弓

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我有嘉宾,中心贶之。钟鼓既设,一朝飨之。

受言藏之者,工成而献王;王受而藏之,以待赐也。

彤弓弨兮,受言载之。我有嘉宾,中心喜之。钟鼓既设,一朝右之。

其藏弓也,载以抗之,櫜以韬之,则以言其藏之无敢不吊也。其享也,尊而右之也。

彤弓弨兮,受言櫜之。我有嘉宾,中心好之。钟鼓既设,一朝酬之。

酬之者,既献矣,又酬之也。主既献,宾既酢,则报施足矣。于是有酬焉,则所以为厚也。

南有嘉鱼之什·菁菁者莪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仪。

君子之长育人材也有道,其可以接耳目者,礼乐而已。礼,履此者也;履此,故动容周旋中礼。乐,乐此者也;乐此,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舞之蹈之,所谓乐也;动容周旋中礼,所谓有仪也。故曰“既见君子,乐且有仪”。

菁菁者莪,在彼中沚。既见君子,我心则喜。

菁菁者莪,在彼中陵。既见君子,锡我百朋。

彼厚之以禄,则士之才成矣。乐其成吾才而又能用我也,岂特为厚禄乎哉!材成然后官其材、禄其功,乃所以长育之也。阿,大陵也。始曰“中阿”矣,今曰“中陵”者,长育人材之道:以乐且有仪为大,锡我百朋为小;以乐且有仪为先,以锡我百朋为后。

泛泛杨舟,载沉载浮。既见君子,我心则休。

南有嘉鱼之什·六月

《采薇》废,则征伐缺矣。《出车》废,则功力缺矣。《杕杜》废,则师众缺矣。《由庚》废,则阴阳失其道理矣。《南有嘉鱼》废,则贤者不安,下不得其所矣。《崇丘》废,则万物不遂矣。《南山有台》废,则为国之基队矣。

采薇之师,不得已而后起;序其情而闵其劳,所谓说以使民犯难者也。征伐之义,如斯而已。征伐之功力在将帅而已,而将帅之所恃者师众也。序诗者进《由庚》于《南有嘉鱼》之前,而退《南山有台》于《崇丘》之后何也?盖其说以为阴阳失其道理,则是人君不能用道;人君不能用道,则贤者亦必不安,下亦必不得其所矣。万物不遂,则是人君不能成物;人君不能成物,则必无贤者以立邦家之基矣。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骙骙,载是常服。

栖栖然而不静。“既饬”者,言其蚤正素治以待之也。“骙骙”者,马之强而有节也。

玁狁孔炽。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

比物四骊,闲之维则。维此六月,既成我服。

我服既成,于三十里。王于出征,以佐天子。

“比物四骊,闲之维则”者,既言驷牡骙骙矣,又追本其比物而闲之之事以美之也。“维此六月,既成我服”者,既言载是常服矣,又追本其成服之时以美之也。

四牡修广,其大有颙。薄伐玁狁,以奏肤公。

有严有翼,共武之服。共武之服,以定王国。

玁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

织文鸟章,白旆央央。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军前曰启,后曰殿。元戎十乘,以先军行之前者,所谓选锋也。兵法:兵无选锋曰北。

戎车既安,如轾如轩。四牡既佶,既佶且闲。

薄伐玁狁,至于大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能伐敌而攘之,则吉甫之力,于是美之曰“文武吉甫,万邦为宪”。非文无以附众,非武无以胜敌。能文能武,则万邦以为法矣。

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

饮御诸友,炰鳖脍鲤。侯谁在矣?张仲孝友。

忠也者,移孝以为之者也;顺也者,移友而为之者也。故言忠顺之臣,必及孝友之友。吉甫为将于外,而内无忠顺之臣与之同志者辅王耳目而迪其心,则妨功、害能之人至矣。妨功、害能之人至,则若吉甫者其身之不阅,何暇议胜敌哉!

南有嘉鱼之什·采芑

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菑亩。方叔莅止,其车三千,师干之试。方叔率止,乘其四骐,四骐翼翼。路车有奭,簟茀鱼服,钩膺鞗革。

此篇“芑”与《大雅·文王有声》篇“丰水有芑”及《生民》篇“维穈维芑”之“芑”,皆谷也。“薄言采芑,于彼新田”,言周宣王养成人才。其车三千,盖会诸侯之师,非特乡遂之兵而已。先儒以为“羡卒尽起”,非也。盖宣王承厉王之后,能会合诸侯之师,而其车有三千乘。使其微弱如厉王之世,安得复会诸侯之师如是盛乎?桓王之时伐郑,王为中军;虢公林父将右军,蔡人、卫人属焉;周公黑肩将左军,陈人属焉。其合诸侯之师,但能备三军之数,况欲得三千之车乎?故毛氏曰:“言周室之强,车服之美也。”言其强美,斯劣矣。孔氏则因其说而曰:“必言其强美者,斯劣弱矣。”老子曰:“国家昏乱有忠臣,六亲不和有孝慈。”明名生于不足。诗人所以盛矜宣王强美者,斯为宣王承乱劣弱,美而言之也。

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中乡。方叔莅止,其车三千,旂旐央央。方叔率止,约軧错衡,八鸾玱玱。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玱葱珩。

鴥彼飞隼,其飞戾天,亦集爰止。方叔莅止,其车三千,师干之试。方叔率止,钲人伐鼓,陈师鞠旅。显允方叔,伐鼓渊渊,振旅阗阗。

鴥彼飞隼,其飞戾天者,言士卒之猛疾奋厉如此。亦集爰止者,言士卒之服听号令如此。钲所以退而止,鼓所以动而进。方其动而进也,钲人亦奋而伐鼓,则士勇于进可见矣。夫钲、鼓各自有人,今使钲人奋而伐鼓,不几于乱行乎?陈欲广,故言师;誓欲徧,故言旅。渊渊,深也。师众则鼓远,鼓远则声深矣。

蠢尔蛮荆,大邦为雠!方叔元老,克壮其犹。方叔率止,执讯获丑。戎车啴啴,啴啴焞焞,如霆如雷。显允方叔,征伐玁狁,蛮荆来威。

前三章详序其治兵,末章美其成功。出战之事,略而不言。盖以宿将董大众,荆人自服;不俟战而后屈也。

南有嘉鱼之什·车攻

我车既攻,我马既同。四牡庞庞,驾言徂东。

“我车既攻”“我马既同”“四牡庞庞”三者,非修政事不能致也。致此三者,然后能攘夷狄,复文、武之境土,会诸侯于东都。

田车既好,四牡孔阜。东有甫草,驾言行狩。

之子于苗,选徒嚣嚣。建旐设旄,搏兽于敖。

驾彼四牡,四牡奕奕。赤芾金舄,会同有绎。

绎者,言其属连而不绝,若绎丝然也。诸侯人君宜朱芾而此赤芾者,会同故也。莅其臣庶则朱芾,君道也,故方叔服其命服则朱芾;会同于王则赤芾,臣道也,故此会同有绎则赤芾也。

决拾既佽,弓矢既调。射夫既同,助我举柴。

同,所谓手仇也。

四黄既驾,两骖不猗。不失其驰,舍矢如破。

猗,不正也。向曰“四牡”,则既言力之强。今曰“四黄”,则又言色之纯也。两骖不猗,言御之能正其马也。不失其驰,言车行节而法也。舍矢如破,言矢行巧而力也。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徒御不惊,大庖不盈。

武久不讲,士气惰怯,则有事而善惊,故于是言“徒御不惊”。

之子于征,有闻无声。允矣君子,展也大成。

闻,令闻。有闻无声,谓有令闻而无喧哗之声也。

南有嘉鱼之什·吉日

吉日维戊,既伯既祷。田车既好,四牡孔阜,升彼大阜,从其群丑。吉日庚午,既差我马。兽之所同,麀鹿麌麌。漆沮之从,天子之所。

麌,麕也;牡曰麌。麌麌,言牡麕众多也。

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儦儦俟俟,或群或友。悉率左右,以燕天子。既张我弓,既挟我矢;发彼小豝,殪此大兕。以御宾客,且以酌醴。

鸿雁之什·鸿雁

鸿雁,美宣王也。万民离散,不安其居,而能劳来还定安集之,至于矜寡,无不得其所焉。

宣王之民,劳者劳之,来者来之,往者还之,扰者定之,危者安之,散者集之。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以比使臣。谓宣王所遣之使臣,奔走如鸿雁之飞。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维此哲人,谓我劬劳”者,以我于征、于垣为劬劳也。“维彼愚人,谓我宣骄”者,以我矜怜、抚奄为宣骄也。民皆离散而不安其居,必矜之甚深,哀之甚切。不尔,则无告之民不足以自存矣。哲者所怀,有同于我,是以知吾之劬劳。愚者谓我宣骄而姑息于民而已。

鸿雁之什·庭燎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晢晢。君子至止,鸾声哕哕。

未艾者,未及尽也。

夜如何其?夜乡晨。庭燎有辉。君子至止,言观其旂。

设庭燎者,谓将朝也。光者,燎盛也。晰晰,则其衰也。辉,则其光散矣。

鸿雁之什·沔水

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鴪彼飞隼,载飞载止。

嗟我兄弟,邦人诸友。莫肯念乱,谁无父母!

沔彼流水,其流汤汤。鴪彼飞隼,载飞载扬。

汤汤者,言无所归也。

念彼不迹,载起载行。心之忧矣,不可弭忘。

鴪彼飞隼,率彼中陵。民之讹言,宁莫之惩。

我友敬矣,谗言其兴。

鸿雁之什·鹤鸣

鹤鸣,诲宣王也。

此诗既诲王以修身,又诲王以致人,又诲王以尚贤、辩不肖,又诲王取于人以为善。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与此意同。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谷。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鸿雁之什·祈父

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

祈父!予,王之爪士。胡转予于恤?靡所厎止。

爪士,爪牙之士也。

祈父!亶不聪。胡转予于恤?有母之尸饔。

劳役无有休息,不得奉养,而母反尸劬劳之事也。

鸿雁之什·白驹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于焉逍遥。

皎皎白驹,以况其洁白之贤人。马,臣道也;为其未絷维也,故称驹焉。

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所谓伊人,于焉嘉客。

皎皎白驹,贲然来思。尔公尔侯,逸豫无期。慎尔优游,勉尔遁思。

贲,读为“奔”字,言其来之速也。“尔公尔侯,逸豫无期”,言我遇贤人之纾也。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前章云“勉尔遁思”,此章曰“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虽勉其遁,而又庶几其来反也。

鸿雁之什·黄鸟

黄鸟,刺宣王也。

此贤者不得志而去之诗。

黄鸟黄鸟,无集于谷,无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肯谷。言旋言归,复我邦族。

黄鸟黄鸟,无集于桑,无啄我粱。此邦之人,不可与明。言旋言归,复我诸兄。

黄鸟黄鸟,无集于栩,无啄我黍。此邦之人,不可与处。言旋言归,复我诸父。

鸿雁之什·我行其野

我行其野,刺宣王也。

此民不安其居而适异邦,从其昏婣而不见收恤之诗也。先王之诗曰:“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又曰:“笾豆有践,兄弟无远。”其躬行仁义、道民厚矣。犹以为未也,又建官置师,以孝、友、睦、婣、任、恤六行教民。为其有父母也,故教以孝;为其有兄弟也,故教以友;为其有同姓也,故教以睦;为其有异姓也,故教以婣;为邻里乡党相保相受也,故教以任;相赒相救也,故教以恤。以为徒教之或不率也,故使官师以时书其德行而劝之;以为徒劝之或不率也,于是乎有不孝、不睦、不婣、不弟、不任、不恤之刑焉。方是时也,安有如此诗所刺之民乎?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婚姻之故,言就尔居。尔不我畜,复我邦家。

樗,恶木,尚可芘而息。今以婚姻之故言就尔居,而尔不我畜,则樗之不如也。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婚姻之故,言就尔宿。尔不我畜,言归斯复。

蓫,恶卉也,尚可采以治疾。今以昏姻之故言就尔宿,而尔不我畜,则蓫之不如也。言就尔宿,则托宿而已,非就之居也。言归斯复,则以不见畜而去也。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不思旧姻,求尔新特。成不以富,亦祗以异。

葍,野菜之恶者也,然尚可采以御饥。昏姻之相与,固为其穷则相收、困则相恤也。今不思旧姻,而求尔新特,则又葍之不如也。同田为富。

鸿雁之什·斯干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

犹,图也。

似续妣祖,筑室百堵,西南其户。爰居爰处,爰笑爰语。

似续妣祖,言其宫室内外,皆如先王之制。筑室百堵者,言广且多也。继绍先王之制,而筑室于百堵,言其宣王之居处可谓安矣,盖言其百堵皆兴也。夫一人之情,千万人之情是也。人君有高台深池之安,必思吾民得安其居焉,况夫古者宫室则欲民有栋宇?宣王之时,其考室也,筑室百堵,又遣使招集流民,而百堵皆作,则斯民必有居处也。若宣王者,所谓与民同其忧乐也。

约之阁阁,椓之橐橐,风雨攸除,鸟鼠攸去,君子攸芋。

言上下四旁皆牢密也。

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君子攸跻。

君子攸跻,则又言其高也。

殖殖其庭,有觉其楹。哙哙其正,哕哕其冥。君子攸宁。

殖殖其庭,言庭地之实也。哙哙其正,则知哕哕其冥是偏也;哕哕其冥,则知哙哙其正是明也。

下莞上簟,乃安斯寝。乃寝乃兴,乃占我梦。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

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大人者,当时在位之大人。熊罴强力壮毅,故为男子之祥;虺蛇柔弱隐伏,故为女子之祥。人之精神与天地阴阳流通,故梦各以其类至。先王置官,观天地之会,辨阴阳之气,以日月星辰占六梦之吉凶;献吉梦,赠恶梦。知此则可以言性命之理矣。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男子不衣之衣而衣之裳者,裳下服也;不弄之圭而弄之璋者,璋半圭也。成人有渐故也。女子其服自幼以至长,其事自易以至难,亦有渐也。先王之教人,可谓至矣。其泣之美,亦所以为吉祥。故羊食我之生也,闻其声者,知其灭羊舌氏矣。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

女子以顺为正,无非足矣。有善则非其吉祥,可愿之事也。

鸿雁之什·无羊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尔羊来思,其角濈濈;尔牛来思,其耳湿湿。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

濈濈,和也。羊以善触为患,故言其和,谓聚而不相触也。湿湿,润泽也。牛病则耳燥,安则润泽也。牛以耳泽为善。牧之地以有阿有池为善。

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糇。三十维物,尔牲则具。

尔牧来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麾之以肱,毕来既升。

“尔牧来思”三句,言牧人有余力则取薪蒸、搏禽兽以来归也。及其将归,而又辨其雌雄者,视其多寡之数也。尔羊来思者,与夫《君子于役》之诗曰“牛羊下来”者类也。矜矜兢兢者,岂非山川草木之所宜,而牧之者不失其性而至于坚强欤?不骞不崩,言羊得其性而无耗败也。言羊而不言牛者,羊善耗败故也。言羊不耗败,则牛可知矣。

牧人乃梦,众维鱼矣,旐维旟矣。大人占之:众维鱼矣,实维丰年;旐维旟矣,室家溱溱。

此牧成而考之之诗也,故以吉祥之事终焉。

节南山之什·节南山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忧心如惔,不敢戏谈。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如惔者,内热之谓也。

节彼南山,有实其猗。赫赫师尹,不平谓何?

南山之高,草木无不生之,而维石岩岩,此刚节也。南山之卑,有草木生之,以实其傍之亩谷,此柔节也。“不平谓何”者,发问之辞也。

天方荐瘥,丧乱弘多。民言无嘉,憯莫惩嗟!

“荐瘥”者,乖气之所生。曰“方荐瘥”,则以言其荐瘥之未艾。

尹氏大师,维周之氐。秉国之均,四方是维。

京师以大族为氐,朝廷以尊官为氐,氐者安危存亡所出也。尹氏,大族也;大师,尊官也,故曰“尹氏大师,维周之氐”。

天子是毗,俾民不迷,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

尹氏空我师,而归怨昊天:师尹之所为,王实使之;而王之所为,天实使之也。

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弗问弗仕,勿罔君子。

式夷式已,无小人殆。琐琐姻亚,则无膴仕。

已,废退也。孟子所谓“士师不能治士则已之”,与此“已”同义。

昊天不佣,降此鞠讻。昊天不惠,降此大戾。

君子如届,俾民心阕。君子如夷,恶怒是违。

不吊昊天,乱靡有定。式月斯生,俾民不宁。

忧心如酲,谁秉国成?不自为政,卒劳百姓。

“秉国成”者,王之事也。

驾彼四牡,四牡项领。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

方茂尔恶,相尔矛矣。既夷既怿,如相酬矣!

昊天不平,我王不宁。不惩其心,覆怨其正。

家父作诵,以究王讻。式讹尔心,以畜万邦。

幽、厉至无道者,而尹氏秉权,据重其势,不在后世权奸下。然家父指斥其恶,略无一语回护,当时不闻有他也。东迁犹数百年之久,则容受直言,尚赖匡救之力欤!

节南山之什·正月

正月繁霜,我心忧伤。民之讹言,亦孔之将。

夏之四月,谓之正月。正月繁霜,民之讹言,亦孔之将,故我心忧伤也。盖为非有繁霜,但讹言尔。

念我独兮,忧心京京。哀我小心,癙忧以痒。

京京,大也。

父母生我,胡俾我愈?不自我先,不自我后。

疾痛故呼父母,而伤己适丁是时也。

好言自口,莠言自口。忧心愈愈,是以有侮。

莠,恶也。盖谷谓之善,则莠恶可知也。愈愈,忧甚之谓也。

忧心茕茕,念我无禄。民之无辜,并其臣仆。

哀我人斯,于何从禄?瞻乌爰止,于谁之屋?

瞻彼中林,侯薪侯蒸。民今方殆,视天梦梦。

君之剥削于民,而至于尽,犹人之侵伐材木,以致薪蒸者也。薪蒸,以喻小人。

既克有定,靡人弗胜。有皇上帝,伊谁云憎!

谓山盖卑,为冈为陵。民之讹言,宁莫之惩!

召彼故老,讯之占梦,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

乱甚矣,不知与故老图此,乃召而讯之占梦,则其迷亦甚矣。唯其迷甚,故君臣皆自谓圣,而上下同德,如乌雌雄无以相别也。

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

维号斯言,有伦有脊。哀今之人,胡为虺蜴!

人号呼而出,斯局蹐之言者非诞也;乃有伦序,有脊理。当是时也,人之害人者则为虺,畏人者则为蜴矣。

瞻彼阪田,有菀其特。天之扤我,如不我克。

彼求我则,如不我得;执我仇仇,亦不我力。

心之忧矣,如或结之。今兹之正,胡然厉矣!

正,为邪正之正。

燎之方扬,宁或灭之。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终其永怀,又窘阴雨。其车既载,乃弃尔辅。载输尔载,将伯助予。

无弃尔辅,员于尔辐,屡顾尔仆,不输尔载。终逾绝险,曾是不意!

鱼在于沼,亦匪克乐;潜虽伏矣,亦孔之照。忧心惨惨,念国之为虐。

鱼在于沼,其为生已蹙矣,是以匪克乐也。潜虽伏矣,亦孔之照,以譬君子虽潜伏,无所容也:蹙而困之如此。故君子忧心惨惨,念国之为虐也。惨惨则幽愁之至也。

彼有旨酒,又有嘉殽;洽比其邻,婚姻孔云。念我独兮,忧心殷殷。

君子困蹙而小人得志,有酒食以洽比其邻里,怡怿其昏姻,而昏姻甚称说其为善,则君子失志穷独,其忧甚矣。殷殷则疾痛之至也。

佌佌彼有屋,蔌蔌方有谷。民今之无禄,天夭是椓。哿矣富人,哀此茕独!

佌佌者有家,而蔌蔌者方且有禄未艾也;而民反无禄。佌佌蔌蔌者,椓害之也。

节南山之什·十月之交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

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有盈亏,亏则微矣。彼月而微,则固其所;此日而微,则非其常。

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

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则以四国无政,不用其良故也。月食非其常也,然比日食,则以阳侵阴,犹为常也。此日而食,则为变大矣。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惩!

哀而怪之也。

皇父卿士,番维司徒,家伯维宰,仲允膳夫,

棸子内史,蹶维趣马,楀维师氏,艳妻煽方处。

求变异所生以用七子,七子所以见宠用事,则以艳妻煽方处故也。艳妻言其配王以色而已,非以德也。煽言其势盛,若火之煽然。方处,言方处势未变徙也。艳妻,褒姒也。

抑此皇父,岂曰不时?胡为我作,不即我谋?

彻我墙屋。田卒污莱。曰:予不戕,礼则然矣。

言皇父所为,自以为是,故作我以徙而不即我谋。乃彻我墙屋,使我田不获治,卑者卒污,高者卒莱。乃曰:“予不戕女,下供上役,礼则然矣。”然则皇父岂肯自以所为为不时乎?此章专言皇父专恣而害及于民也。

皇父孔圣,作都于向,择三有事,亶侯多藏。

皇父甚愚而自谓甚圣,故诗人因其自圣而讥之曰“孔圣”也。作都于向,徙民而作其邑也。择三有事,亶侯多藏,则其用人维货其吉也。

不慭遗一老,俾守我王;择有车马,以居徂向。

不自强留一老人以留卫王,则又不忠敬之甚也。

黾勉从事,不敢告劳。无罪无辜,谗口嚣嚣。

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噂沓背憎,职竞由人。

悠悠我里,亦孔之痗。四方有羡,我独居忧。

民莫不逸,我独不敢休。天命不彻,我不敢效,我友自逸。

幽王之时,天下病矣,而我所居里则又甚病矣。彻,通也。不通,则以言其穷也。其穷,命也;勉之而已,故不敢效我友自逸也。时盖有洁身而去者,己独不去,故有是言。

此诗前三章言灾异之变。四章言致灾由于小人,而皇父小人之魁也,故五、六章专言皇父之恶。七章言小人在位,天降之灾,则天变生于人妖也。八章言己之忧劳,而一篇之义终矣。

节南山之什·雨无正

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昊天疾威,弗虑弗图。舍彼有罪,既伏其辜;若此无罪,沦胥以铺。

浩浩,广大流通之意。元气广大曰昊天。

周宗既灭,靡所止戾。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勚。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庶曰式臧,覆出为恶。

方是时,周未灭而曰既灭者,其灭之形成故也。《周官》八职,一曰“正”,六官之长是也。

如何昊天,辟言不信?如彼行迈,则靡所臻。凡百君子,各敬尔身。胡不相畏?不畏于天!

世虽昏乱,君子不可以为恶,自敬故也,畏人故也,畏天故也。

戎成不退,饥成不遂。曾我暬御,憯憯日瘁。凡百君子,莫肯用讯;听言则答,谮言则退。

患难如此,则凡百君子,宜任其忧责,然惨惨然日瘁,则我暬御而已。盖王所亲厚听用,暬御而已,则患难之忧,非其暬御,谁肯任之?

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维躬是瘁。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维曰于仕,孔棘且殆。云不可使,得罪于天子;亦云可使,怨及朋友。

忠实之人,辞不能自达,而病其躬。巧言之人,以能曲折应变,无所凝止,而俾躬处休矣。“巧言如流,俾躬处休”者,言小人佞而获福也。

谓尔迁于王都,曰:予未有室家。鼠思泣血,无言不疾。昔尔出居,谁从作尔室!

鼠思,忧思也。

节南山之什·小旻

旻天疾威,敷于下土。谋犹回遹,何日斯沮!谋臧不从,不臧覆用。我视谋犹,亦孔之邛。

王者隆宽博爱,以得天下之心,而天下乐告以善道,则无所事于疾威。天下之善众至,如至诚由直道以图,天下之事有余裕矣,则无所事于回遹。

潝潝訿訿,亦孔之哀。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我视谋犹,伊于胡厎!

潝潝,苟有所合也;訿訿,苟有所毁也。其俗如此,亦孔之哀矣。谋犹如此,则亦何所至乎?至于乱而已!

我龟既厌,不我告犹。谋夫孔多,是用不集。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

君臣之谋事如此,与不行而坐图远近无异,故于道路跬步无进也。

哀哉为犹!匪先民是程,匪大犹是经;维迩言是听,维迩言是争。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

国虽靡止,或圣或否;民虽靡膴,或哲或谋,或肃或艾。如彼泉流,无沦胥以败。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节南山之什·小宛

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鸠虽小鸟,尚有高飞及天之志,而幽王不自奋勉,致鸠不如也。

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尔仪,天命不又。

壹醉日富,则用燕丧威仪,而臣下化之。天命将改,大福不再矣,故戒以“各敬尔仪,天命不又”,言“各”则并戒其君臣也。又,复也;天命不再来也。汝既以酒败,则天必罚之,而其命不再来矣。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教诲尔子,式谷似之。

题彼脊令,载飞载鸣。我日斯迈,而月斯征。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

日迈月征,所谓“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交交桑扈,率场啄粟。哀我填寡,宜岸宜狱。握粟出卜,自何能谷?

方是时也,填寡不能自直,必矣。则虽出卜,自何能谷乎?

温温恭人,如集于木。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节南山之什·小弁

弁彼鸴斯,归飞提提。民莫不谷,我独于罹。

提提,安也。

何辜于天?我罪伊何?心之忧矣,云如之何!

踧踧周道,鞫为茂草。我心忧伤,惄焉如捣。

言忧伤中其心如此。

假寐咏叹,维忧用老。心之忧矣,疢如疾首。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尊父,故言瞻;亲母,故言依也。

不属于毛,不离于里,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离,丽也。

菀彼柳斯,鸣蜩嘒嘒。有漼者渊,萑苇淠淠。

譬彼舟流,不知所届。心之忧矣,不遑假寐。

舟流者,**漾而无所止也,孟子所谓若穷人无所归也。

鹿斯之奔,维足伎伎。雉之朝雊,尚求其雌。

譬彼坏木,疾用无枝。心之忧矣,宁莫之知!

其忧如此,王晏然莫知也。

相彼投兔,尚或先之;行有死人,尚或墐之。

君子秉心,维其忍之。心之忧矣,涕既陨之。

兔见迫逐而投人,人宜利而取之也,乃或先之,使得辟逃。行路之死人,人宜恶而违之,乃或墐之,使免暴露者,恻隐之心,人所宜有故也。

君子信谗,如或酬之。君子不惠,不舒究之。

伐木掎矣,析薪扦矣。舍彼有罪,予之佗矣。

伐木析薪,非爱之也,然亦不可以无理。言王以谗故遇己无理,又伐木析薪之不如也。“舍彼有罪,予之佗矣”者,言以不舒究之故,舍彼有罪之谗人,而加己以非其罪,此所谓无理也。

莫高匪山,莫浚匪泉。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

无逝我梁,无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者,太子放逐而其忧终不忘国也。“我躬不阅,遑恤我后”者,无如之何,自诀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