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买股票没那么复杂。认真研究:1.该公司未来盈利能否持续理想成长?2.眼前股价被低估没?只要同时满足这两条就买入。买完,该干嘛就干嘛去。看不懂的行业,我不买;15倍以上市盈率的,我不买。
今天亲耳听到董文标对民生杭州和温州分行行长说:“老板不跑路的小微企业客户,你们不许提前收贷。他们遇到困难需要资金,你们就追加贷款,帮助他们度过困难时期。就是要雪中送炭。等全国经济形势好转后,他们会感激民生,成为终身客户。”经济下行,民生的不良率轻微上升,主要是杭州和温州地区导致。
美国实施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业利差扩大,由此推理中国也会这样,是缺乏根据的,是不科学的;唱空人士所说,中国银行业利润将负成长甚至全行业亏损,同样也是缺乏依据,是不科学的。
国际投行联手做空流程:1.物色板块和股票;2.巨量融券(借股);3.悄悄卖掉一半股票;4.发布行业和该股的看空报告,制造谣言;5.制造利空事件,比如超低价大宗交易等;6.手里剩余股票突然砸向市场,使股票暴跌,制造恐怖气氛,逼散户割肉;7.暴跌后,大肆买入割肉股票;8.归还所借股票。这次做空民生H和A不太成功。
国际投行做空中国银行业和中国经济,靠做空牟利。银行不良贷款是五级分类计算的,不良贷款和坏账是两个概念。纵观过去10年,横观各上市银行,不良贷款最终形成坏账比例为10%,90%能收回。经济下行,不良贷款轻微上升,很正常啊。跌吧!跌吧!反正我们长期持有,靠分红维持生计。
其实吧,证监会只要说两句话,大盘立马止跌,甚至涨停。这两句话是:“暂停发新股,暂停做空股指。”暂停发新股,但权力不在证监会,证监会背黑锅而已;暂停做空,美欧在股市低迷时都宣布过。
增加银行资本金,减少募资,还有一方法:各银行拥有大量黄金地段房产,数量大得吓人,都是按当年建造或购买的成本做账的,往往按10年20年30年前的成本入账,入账金额低得变态;如果按国际惯例重新评估,以公允价值入账,银行资本金就会大幅增加,三年不用向股民伸手要钱。
报纸电视上,分析师口径一致地造谣:银行贷款放不出去了。瞎掰!除了垄断企业,现在企业普遍资金匮乏,想贷款但贷不到款。两次降息后,银行贷款利率并没有明显下降(但对大型国企的贷款利率的确同步下降了),现在及未来5年,贷款仍将是十分紧俏商品。
在中国,只要银行稳健,就不会出现大金融危机;一旦银行出事,必将导致国民经济大崩溃。
我会继续长期坚守民生银行。1.民生是全国唯一分行无贷款权的银行,风控超强,坏账率真的很低;2.民生三年前就做好迎接利率市场化准备,中间业务收入比重逐年大幅提升,产业链打造已成规模;3.正在二次腾飞,去年效益赶超了兴业和浦发,祝愿今年会赶超中信,明年下半年赶上招商,成为股份商业银行老大。
股市,价值投资为主流才健康,投机为主就变赌场了。我国散户投机者过多,国家主管部门学习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基金,试图增加价值投资比重。但基金业绩年度排名,这座大山压在基金头上,逼良为娼,基金们不得不投机,甚至操纵小盘股做波段,沦为大散户。建议:引导基金回归价值投资,取消年度基金排名。
金融业最有前途的是保险,目前中国人均保费支出仅为发达国家的零头。个人保费支出,如果能学习美国,当期免交个税,保险业还会爆炸性成长。中国保险业最值得尊敬的是平安和阳光,平安创新能力极强,即将成为中国第一大保险集团;阳光保险活力十足,五年来增长速度保持行业第一,排名已超越百家名列第七。
2009年金融危机,国外分析师均认为中国GDP将负成长,危机期很长。我公司也被吓坏,对政府解决经济危机产生怀疑,作出了抱着现金过冬的错误决策。低价出掉持股七八年的大量金融股,虽获利超过健康和网游业务累计利润总和,但与数月后股价相比减少几十亿。怀疑党的宏观经济把控能力,是要付沉重代价的!
资本市场对商业银行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悲观过度。我接触过几个商业银行决策者,他们均认为发达地区的政府平台是他们最最优质客户,有土地打折抵押,有还款来源,有信誉保证。除四大国有银行,商业银行的网点尚未开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客观上回避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