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吸引身边同事、陌生人、朋友和老板的潜质。那么是选择经历生活的艰辛还是选择时时刻刻都站在指挥台的中心,关键在于如何运用你的潜质。
你的魅力与闲聊的天赋并非与生俱来,但那又怎样?没有几个人是天生的。
我们心存由来已久的恐惧,纠结地走进一间满是陌生人的屋子,却发现无话可说。我们忽视了这是一个认识新朋友的机会,唯一注意的就是自己跟吧台中间隔着很多吓人的障碍物。这种恐惧会出现在商业会议、研讨会、家庭教师协会,以及任何需要与人打交道的论坛上。这便能解释闲聊为什么如此重要。同时,对于不擅闲聊的那部分人来说,也能够解释明明是可以帮助他们结识朋友的场合,为什么他们却觉得尴尬和沉重了。
在这方面,电子技术根本帮不上忙。很多不善言谈之人把发邮件等虚拟聊天看成逃离与他人交往的安全舱口。但其实在最初建立交情时,选择这些电子交流方式并不合适。数字媒体讲求速度与简洁。它或许能让你高效率地交流,但是在交朋友方面就不奏效了。
然而有些人处理社交问题就能得心应手,那么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很多人认为与他人畅快地聊天是一种天性,一种得天独厚的特性。这种说法虽然能宽慰人,但是完全不正确。交流是一种后天培养的技能。如果你能下定决心,并且有合适的信息资源,那么交流就像其他技能一样,可以通过学习获得。
问题是获取的很多信息都是错误的。我认识很多CEO,他们喜欢说话简明扼要,直截了当。他们自豪地断言他们对“儿戏”般的闲聊没有兴趣,反而更加愿意纵情在说话生硬、开门见山的语境里。
但是闲聊(特别是发生在两个陌生人之间的聊天)才是我们主要讨论的内容。语言是我们交换想法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剧作家和编剧们在创作人物时,首先要安排的是动机。这个角色想要什么?他的追求是什么?他的欲望又是什么?这个答案将会决定角色在对话中该说什么和不该说什么。这在戏剧世界中很常见,它是我们人类如何“武装”自己的缩影。我们说话不仅是为了吐字清晰,实现我们的欲望,还需要在欲望濒临破灭时,请求他人的支援。
大概十年前,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一位应用心理学教授托马斯?哈勒尔(Thomas Harrell)决定研究最杰出校友的品性。以毕业十年后的一组工商管理硕士为研究对象,他发现成功与在校的年级平均成绩毫无关系。而最成功的毕业生,最普遍的一个特性就是“言语流畅”。那些成立公司,或以惊人速度迅速进入公司管理层的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跟他人自信地交流。面对投资商、顾客还有老板时就如同面对同事、秘书和朋友一样,他们没有任何恐惧感。面对听众,在餐桌旁或在出租车里,这些人都知道如何闲聊。
哈勒尔的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语言越得心应手,生活中便越容易成功。
那么你闲聊的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问得好。目标很简单:开始对话;保持对话;建立关系;给对方留下思考空间;想着“我要深入了解这个人”或者其他类似的话。
关于如何着手与他人闲聊的问题众说纷纭。但是专家们认为最有效的一个方法,在我看来则是错误的。他们认为闲聊达人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规定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他们声称当你第一次跟某人见面时,要避免不愉快、过于私人和极具争议的话题。
这是错误的!千万不要轻信这些人的言语!无聊的闲谈已经够多了。要时时刻刻让对方满意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就我个人而言,我宁愿听听对方的看法,即使我不同意他的观点,那也比整天精神紧绷要好。
说到给对方留下印象,最关键的就是要有自己的特点。看到这里你可能就犯难了,具体要怎么做呢?要想在专业领域光芒四射,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做真实的自己。我认为弱点——没错,就是弱点——在如今的商业领域内是一个未被人正视的优势。
很多人都把秘密看得非常重要。商学院里的老师也教导我们要把秘密放在心里。但是世界已经改变。如今我们的能力来源于信息分享,而非藏着掖着。而且,私人和专业的区分界限也越发模糊。既然我们生活在资源共享的社会,那么我们就需要行动来共享资源。而且一般说来,没有多少秘密值得耗尽心思去守护。
与他人坦诚相待会得到对方的尊重,而且坦诚的人终会得到回报。我们最想隐藏的问题其实也是我们最想讨论的问题。当然,并不是去挑衅或者无礼窥探他人的隐私,而是开诚布公地、谦卑地请他人了解你的生活,这样他们可以同样谦卑地请你了解他们的生活。
如果谈判双方能诚实且直接地说清双方的需求,那么很多谈判的结果会不会更让人满意?我发现只要你坦诚,即使在谈判中双方出现分歧,对方不但不会责怪你,反而还会更加尊重你。
无论是在谈判桌上还是餐桌旁,我们的压抑倾向会制造一道心理防线,这道防线将我们与想要深入了解的人隔离开。当伪装过的我们结束了这场正式、踌躇、尴尬的对话后,我们决定不再跟这个人联系,并且还会认为“不管怎样,我们没有共同之处”,以此来宽慰自己。
但事实是每个人都有共同之处。如果你不敞开心扉,说出你的兴趣和关注点,让其他人跟你共同分享,你一定不会发现原来你们也有相似之处。
一旦你知道在一场有意义的谈话中,真挚的**心声远比花言巧语的伪装有效,那么“破冰”这一想法实施起来就容易多了。太多人认为“破冰”就是提出一个绝妙、诙谐,或者极富洞察力的见解。但是我们中间没有几个人会是美国著名脱口秀节目主持人杰?雷诺(Jay Leno)或是大卫?莱特曼(David Letterman)。当你知道说几句心底的话就可以成为最佳“破冰者”时,开始一场对话就不再那么令人恐惧了。
我一次又一次地惊讶于“示弱原则”在闲聊艺术中的力量。最近我参加了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会议,这是一个销售界和通信界的高级主管的年度聚会。按照惯例,与会人员将在活动开始的前一晚参加晚宴。
多年前的那个晚上,围桌而坐的都是像沃尔玛(Walmart)、信诺保险(Cigna)、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ockheed)、礼来制药厂(Eli Lilly)、易趣和尼桑(Nissan)等这样大型公司的销售部门主管。这些人都掌管销售预算的大权。而他们对我的生意也非常重要,所以这个场合要求我保持最佳状态。
但问题来了,我将我的最佳状态“遗留”到了飞往匹兹堡的飞机上。那晚我生活里充满了“忧郁的布鲁斯”的调调。就在几个小时之前,我收到了最后一封决然的邮件,最恐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我再次恢复单身。我的外伤刚刚好,心灵上却又遭受了严重的打击,所以我没有心情聊天。
当时,我旁边坐着一位女士,名叫雪莉,我们刚认识不久。她完全不知道我伪装了自己。我们在饭桌旁聊天,忽然,我意识到自己做了一件错事,而这件事是我曾告诫其他人千万不要做的:我将真实的自己掩藏起来,礼貌地问了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
我跟雪莉就这样四目相对,闲聊着,但是真的无话可说。最明显的就是双方都迫切想要买单,结束这一切。
有那么一刻,我意识到我的行为是多么的荒谬。我一直告诉人们每一次对话都是一次邀请,邀请你冒险展现真实的自己。那么最糟糕的情况会是什么样子?就是对方会不客气地回复你。但那又怎样!很可能最初他们不需要知道真实的你。但是如果这次冒险成功了,你就可以将可能无聊的对话变成有趣甚至有个人远见的对话,而这种情况通常就表示你跟对方已经建立了一段真正的关系。
就在那时,我说出了我的想法。“雪莉,我得向你道歉。我们都不太了解对方,但是我平常的表现要比今晚有趣得多。只是于我而言,今天是痛苦的一天。我刚刚结束了一场董事会,我的董事们搞得我心力交瘁。更重要的是,我刚刚结束了一段十分珍贵的恋情,这快让我疯掉了。”就像变魔法一般,兔子从帽子里跑了出来。一个不愉快的开始,一次示弱,一番坦白,我们说话的氛围瞬间发生了变化。
当然,她很可能会对于这种个人情感发泄感到不适应。但是相反,我这样做反而让她放松了。“哦,天哪!没关系!相信我,我理解的。每个人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我跟你讲讲我离婚的事吧。”
从未料想到,我们竟然以这样的方式开始了聊天。雪莉的肩膀放松了,表情也不再紧绷了,她向我**了心声。那一晚,我第一次陶醉在那场谈话里。她接着跟我讲那段痛苦的离婚经历,还有她是如何熬过那几个月的。忽然之间,我们的讨论变成了分手问题和这个问题给我们带来的困扰。对于我们两个人而言,那是情感发泄的时刻。除此之外,雪莉还给我提出了很多不错的建议。
随后发生的事情让我很意外。几个沉默寡言的朋友被我与雪莉的谈话吸引,停下手中的事情,专心听我们聊天。整个话题都围绕“婚姻或者恋爱的痛苦与磨难”展开:不论男女,都没关系。曾经经历离婚痛苦的人会忽然发表自己的见解,而我们剩下的人也向大家分享相同的经历。那晚结束时,大家一直都在大笑并且亲密地交谈,晚宴也变得令人难忘。数年之后,再一次参加这个年会,我真的非常期待再能遇到这些朋友。他们对我很重要,没错,其中有些人已经是我的客户,但是很多都是我屈指可数的真正的朋友。
著名社交案例
布琳?布朗:脆弱是革新、创造、改变的摇篮
杰出的调查员布琳?布朗(Brené Brown)专门研究人际关系。她说她痴迷于这个领域,因为数据会让你“控制(变量)并预测”。她可以通过数据让这个看似脏乱的世界变得整洁而且可预知。她大概还会想,数据可以带来安全感。
布朗是休斯敦大学社会学研究院(University of Huston’s Graduate School of Social Work)的一名教授,她想弄明白到底是什么将拥有归属感的人与为之正苦苦挣扎的人区分开来。在花了六年时间,采访了上千人之后,她发现与他人交往以及生活的意义的关键并不是将所有的事情控制好,而这恰好是她之前在处理生活与人际关系时奉行的做法。
其实,恰好相反。关键是要接受脆弱——“控制”的死敌。在对上千个采访的分析中,她发现了这些拥有归属感的人都有一个共性,并且将这一分析命名为“全心全意”。布朗提到了一点共性:勇气。这个词最初的定义是:“真心实意地告诉大家你是谁。”他们有勇气承认自己不完美,承受痛苦,一切都是将真实的自己展现出来。她还发现:“他们相信,让他们变脆弱的东西也能让他们变美丽”。
脆弱不仅是交往的关键,还是革新、创造、改变的关键。这些都需要甘愿冒险的精神去探索未知世界。尽管很多人都说脆弱是一个劣势,但其实并非如此,它是一条通往成功的必胜之路。
调查结果有了眉目后,随之而来的是“breakdown”,她称之为“崩溃”,而她的心理医生则称之为“灵魂的觉醒”。她用了一年的时间接受生活和社交中的脆弱,并在这一年里学到了很多。她将很多见解都写入了她的书《活出感性:直面脆弱,拥抱不完美的自己》(Daring Greatly:How the Courage to Be Vulnerable Transforms the Way We Live,Love,Parent,and Lead)中,美国最负盛名和最具影响力的商业杂志之一《快公司》(Fast Company)称赞这本书为2012年十佳商业书刊。
那么我们如何找回自己的勇气呢?首先要消除“脆弱”的神秘感。“‘脆弱’是一个弱点,我们可以选择把它除掉;‘脆弱’是未经修饰,展示真实的自我;‘脆弱’还是我们能够独自面对的东西。”布朗在《快公司》的采访中说道。
她还提出了以下感人至深的建议:“哪怕在面对恐惧时,也要带着一颗感恩的心,保持快乐……(而且)要相信我们做得已经足够好了。因为当我们在一个让人觉得‘我已经足够好了’的环境中工作时,我们才会停止抱怨,开始倾听。”如果你想采纳布朗的建议,不用担心你是独自一人:这场演讲是TED史上下载次数最多的十大视频之一。
我想传递的信息是:我们可以跨过生活中的痛苦,尤其是在会议和其他专业领域的聚会上,跟完全不熟悉的陌生人敷衍地聊天。或许我们可以坦率地展示真实的自我,哪怕是一小部分,让对方看到我们的真性情,并为自己创造深入交流的机会。我们可以选择这样做。
最近几日,我很少因为提及对方认为的禁忌话题而担心得面色苍白。心灵鸡汤、浪漫的、政治方面等话题都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
当然,下面这个问题会让你觉得“看似安全”,可以在任何商业场合中使用:您是如何开始涉足这一领域的?工作的哪一部分最吸引你?您在工作中曾遇到了怎样的挑战?但是不论是在对话、做生意还是生活中,安全的问题往往产生“安全”(其实是无聊)的结果。
那些事业有成、与他人相处友好且魅力无法阻挡的真正赢家,通常都愿意坦率直白地讲明目的,绝不浪费一丁点儿时间和精力来伪装自己。做真实的自己就是一种魅力。你的独一无二就是你的力量。我们每个人都想成为聊天大师,这是我们天生拥有的一种渴望赢的品质。
擅长聊天的最佳方式并不是在一定范围内聊天。这是一门艺术,下面就教你如何学会这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