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变换思路
【华声在线导读】近几天,帖《老人摔倒路人也只是过客,希望我们不要冷漠》被迅速围观。视频中,一位老人跌倒,一小伙多次请求路人扶老人无人帮忙,后请人拍照,没想到路过的十余人都不愿帮忙。昨日,张启敏站在事发地,激动地说,2012年12月28日下午6时许,在汉阴县老城民主街,他突然看见有位老先生摔倒,“我问要不要打120求助,老人摇头;我又问,要不要扶起他,老人点头。我想扶起他,但又害怕说不清,就想请人帮忙同扶老人,却无人帮忙。”张启敏解释说:“没立即去扶老人,是因为3年前我遇到过类似情况,那次险些被讹诈,还差点被暴打。”
有人愿意用手机拍摄后,小伙子扶起了摔倒的老人视频截图
新闻解读:
新年“第一扶”的是是非非
扶起老人真的就这么难吗?笔者的岳父因患脑血栓留下了口齿不清和走路不稳的“老毛病”,但又不愿呆在家里,经常不知不觉中一个人就“溜”出去,不久前老两口一起来省城看望女儿,住了几天就在家里呆不住了,想出去转转,又不愿我们陪他,笔者半开玩笑的告诉他,不要走远,只在小区里转转就可以了,不然的话,栽倒了没人扶。老人出去半天没回来,岳母出门寻找,果然见岳父坐在小区路边的水泥地上,从岳父断断续续的话语中才知道,他在这地方跌倒有近1个小时了,很多人从此经过,但没有一个人扶起他,而岳母告诉我,在乡下,老人出门经常跌倒,有时弄得一身泥,但每次都有人很快过去将他扶起,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还有人按照老人的指点将他送到家门口,没等家人说上一句谢谢就走了,正因为如此,在乡下岳父出门,岳母也从不担心,面对被冷风冻的发抖的岳父,岳母不由自主的感叹,“城市里的人咋想的这么多”。
小伙请求路人拍照以保留做好事证据反被多人婉拒,其实也不值得奇怪,既然做好事心中又不坦然,要求路人拍照留存,这种不正常的情绪马上就会传染给他人,小伙既然怕讹诈,路人也会担心惹火上身,也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共同的心理因素造成举手之劳的好事一波三折。而老人跌倒如何扶起的话题至今热议不减,与某些媒体的过度渲染也不无关系,对于媒体来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算新闻,老人跌倒被人扶起反被讹诈之所以成为新闻,就是因为这样的事例既为罕见,而经过媒体舆论的过度渲染和“热议”,使得如今在城市街头面对老人的跌倒,路人个个噤若寒蝉,与此同时,二话不说上前扶起老人者不仅大多是农民工或乡下人,往往还被视为“英雄之举”,这本身其实也不正常,甚至可以说是对我们整个社会道德的一种误导,岂不知这种个案与没有被媒体报道,每天每时都在发生的,老人跌倒被相识不相识者扶起的事例简直就无法相比,无论是把极端个案无边界渲染,还是把普通的好人好事放大成英雄之举,同样都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从笔者岳父在城乡不同的境遇中也不难发现,作为比乡下农村文化素质和各方面休养普遍高出一截的城市,面对跌倒老人的求助却没有头脑简单的农民显得“仗义”,弄出这么多的是是非非,可见“想法太多”有时不仅不是好事,反而成为一种负担,至少在扶起老人的基本道德方面,想法太多也让城市“丢分”不少。(观点中国)
扶跌倒老人不只是道德的事
如今面对跌倒的老人,扶与不扶都需要细细思量:扶,
需要技巧和勇气,比如张启敏请路人同扶以及拍照作证;不扶,则丧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悲悯之心,过后很可能会产生内疚。公众之所以纠结,也是因为在尊老敬老爱老传统熏陶下,扶不扶跌倒老人常被当成一个单纯的道德问题——就像老人儿子说,父亲摔倒后“每次都会遇到好心人,很感动”。
遇到老人跌倒,倘若无法判断老人是否意识清醒、是否有骨折、是否需要急救,最好的帮助是拨打急救电话。如果此时仅依靠道德驱使,施救者的不当行为极有可能会给跌倒老人造成二次伤害,甚至还会埋下风险,一念善意可能遭遇无耻讹诈,良善之举可能付出巨大成本。
此次张启敏和刘宗宝都是幸运的,前者没有遭遇讹诈,后者获得及时救助。但下次双方能否还都如此幸运,却是一个未知数。但毋庸置疑的是,如果人们都掌握最基本的救助跌倒老人技术,很可能就不会显得那么冷漠和过于担心讹诈了。莫遂坏人意,莫伤好人心。社会公众对跌倒老人的群体冷漠需要改善和转变,除了在道德层面呼吁,更需要技术层面的普及。(赵查理)
呵护“正能量”,呵护社会良知
搀扶摔倒老人的纠结挥之不去,有热心人欲伸手,遭冷漠者婉拒绝。救助的“正能量”,在那一时刻“被凝固”,如果没有卖水果的女士“立此存照”的话,很可能“正能量”也会被寒冷的冬天、冰冷的心“冻结”。手机普及到今天,拍照留证,举手之劳,何以不为?不关己、怕麻烦,冷漠、麻木?其实,越是处于这个陌生人社会,越需要“相互帮助,相互温暖”,越需要“正能量”的眷顾。
呵护“正能量”,就是呵护社会的良知。看书 .ns. )2009年11月14日,重庆万州区分水中学初二学生万鑫扶起摔倒的老太,但老人及其子女称其是肇事者,起诉并要求其父母赔偿。一审时多人证明少年清白,尤其让人感动的是,远在新疆打工的万州市民谭祥宣,为了给孩子讨回清白,他辞掉工作,自掏腰包,坐火车回到万州,声援无辜少年。法院驳回老人诉讼请求,老人不服上诉。二审开庭这天,老人撤诉。
社会冷漠源自冷漠的社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非一朝一夕形成。见义勇为与“好人有好报”的社会价值主流地位受到冲击。我们的法律法规与社会公德虽已奠定了“好人有好报”的基础,但这样的基础还不够牢固。冷漠社会里,大家都是“陌生人”,大家都可能成为“冷血人”。社会很冷漠,后果很严重──当有人落水或摔倒时,冷漠占了上风;当有人跳楼时,“快点跳”脱口而出……(王旭东)
微言大义:
晨明希:现在的社会基本信任都没了。
末日不再有孤单:其实挺矛盾的,不过出于第一反应还是会的。
君之勇:武汉一男子欲扶老人求路人拍照作证屡遭拒——实在是不明白,摔倒的老人干嘛一定要扶起来?是怕他不会再摔倒吗?对待摔倒的老人,最好的处理应该是报警、报医!倒在地上可以好好休息,防止伤处恶化,扶起来后只会重心不稳、容易再次摔倒,不摔倒也会因努力维持站立而付出体力和精力支出。
邢台刘丰律师:扶老人担心被讹,担心被讹找人拍照,拍照被拒,被拒民众更担心,更担心被讹和被拒。恶性循环谁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