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坚持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社会主义_三、大力弘扬科学精神(1 / 1)

三、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一)学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提高求实创新的能力

科学是人类的伟大实践之一,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要创新就要不断学习科学知识,树立科学思想,贯彻科学精神,运用科学方法,不断提高求实创新的本领。

科学知识,是对被严密规范的科学实验和生产、生活实践反复证明了的,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认识性成果的总称。科学思想,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形成的系统化规律’性的正确认识,特指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方法,是指以科学的态度处理问题所需要的正确的思维方式、方法(手段、途径)。科学精神,是指坚持正确的科学观,追求科学真理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态度和理论、实践的勇气。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其中,科学知识是基础,科学思想是灵魂,科学精神至为重要,而科学方法是实现科学思想、体现科学精神的基本途径。只有具备“四科”,才能正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科学精神的灵魂就是求实创新。广大党员要自觉地提高求实创新的能力,最重要的就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面对科技发展和各项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研究和反复实践,不断创新,不断前进;就是热爱科学、崇尚真理,依据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进行决策,按照科学规律办事;就是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努力用科学理论、科学知识以及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武装自己;就是甘于奉献、攀登高峰,为祖国为人民贡献一切智慧和力量,敢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困难和艰险,始终勇往直前。总之,要坚持不懈地在全体人民中普及科学知识,提倡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努力形成全社会学习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的良好气氛。

(二)移风易俗,反对愚昧迷信和伪科学

移风易俗,是指转移和改变旧有的社会风气、风俗习惯中落后消极的成分,代之以新的社会风俗。它是社会道德教育的好方式,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和形式。风俗习惯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种习惯力量,是自发调节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规则。社会风俗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状况的影响,而且受民族、地域、气候等状况的影响。中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形成很多旧的风气习俗。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倡导新的社会风尚,改变旧的风俗习惯。如实行婚姻自由,改变旧的父母包办和买卖婚姻、早婚早育的习俗;实行计划生育,改变多子多福的习俗。实行火葬,改变旧的土葬占地多的习俗。又如提倡

婚事新办、丧事新办等都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移风易俗要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民族特点逐步地长期地进行下去。

近些年来,由于各种原因,-些地方和单位,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死灰复燃,相信占星、巫术、风水、命相,极少数人大搞求神问队驱鬼治病等封建迷信活动。与此同时,形形色色的披着科学外衣的现代迷信和伪科学也粉墨登场。少数党员还卷入了“**”事件,对邪教组织的传播和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些相信愚昧迷信和伪科学的党员动摇了自己的科学世界观,已不是个人生活方面的小事,而是一场涉及争夺群众、争夺思想阵地的政治斗争的大事。这关系到共产党人的根本信仰,关系到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科学思想是战胜愚昧迷信和伪科学的最有力武器。每一个共产党员应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无神论不动摇。要加强学习,用科学理论和科学知识武装头脑,增强科学意识,提高识别、抵制各种唯心主义的能力。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政策法纪观念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在反对愚昧迷信和伪科学的过程中,从思想上、行动上划清和把握重大的是非界限,增强鉴别力,防止和克服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正确处理好各种矛盾,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三)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观念的更新,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由温饱型向小康型、物质型向文化型、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客观要求。共产党员不仅要身体力行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且要向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倡导这种生活方式。

第一,情趣高雅。幸福的生活,是建立在正确理解人生幸福观念的基础之上的。有的人认为,有钱才能满足物质享受,感官快乐是最大的幸福。这种看法,实际上是受了旧社会剥削阶级幸福观的不良影响。社会主义道德的幸福观,不仅包含着与劳动创造联系在一起的物质生活的幸福,而且更包含着精神生活的幸福。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这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正确的幸福观尤其重视精神生活的健康与充实。它具体表现在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关心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前途;表现在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文化、艺术生活的高雅情趣。只有用这种健康、高尚的精神生活指导和支配物质生活,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意义,也才能使生活丰富多彩。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不少闲暇时间。善于利用闲暇时间,十分重要。一个有良好修养和高雅情趣的人,往往注意科学地安排闲暇时间,除了料理家务以外,还积极通过学习知识和参加各种文体活动

,丰富头脑、强健意志、激发责任感,开发创造力。同时,注意节俭和合理消费,进行健康的社会交往,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

第二,丰富生活。生活的丰富多彩可以给人们带来生活的乐趣、精神的享受、身心的抚慰,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热爱他人,热爱社会。但在丰富生活时必须遵守国家的政策和法律,体现文明健康的生活追求。比如,在婚丧嫁娶问题上,人们一般都有这样的想法,结婚是一辈子的事,应当搞得热闹点;老人辛苦了一生,去世后丧葬应当搞隆重一点。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那种借婚嫁之机大要彩礼、大讲排场的现象,那种在丧葬上大搞迷信,大造坟基的做法,却是不讲文明、思想落后于时代的表现。革除这些陋习,简化婚丧礼仪,已成为我们提倡文明家风,改善社会风气的重要内容,必须从每个家庭做起。当然,这简化的“简”字,是饱含着文明素质的简。它使婚礼在简中有欢乐、简中有情趣;它使葬礼在简中有纪念、简中有寄托。又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居室装修热,这是改善家庭居住环境的需要。但有的家庭为了赶时髦,借钱大搞装修,不仅擅自改变建筑结构,形成住宅安全隐患而且助长了奢侈和超前消费之风,有的家庭因此而负债累累。这种现象,无疑是与情趣高雅、丰富生活背道而驰的。所以,应该走出那种认为营造舒适温馨的家必须豪华富丽的思想误区,在家庭居室的布置上应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注重文化品位,把居室布置得合理、方便、温馨、整沽,体现出主人的文化素质、欣赏水平、个人爱好和审美情趣。

第三,科学健身。养生健身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我国古代提出了许多养生健身的学说,积累了丰富的养生健身经验。当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意养生健身,强健体质,防治疾病,延年益寿。这是→件好事。但养生健身必须树立科学观念,采取正确的方法。现代科学特别是现代医学表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总结的许多养生健身的办法是正确的,例如,慎起居,适寒温,畅情志,节饮食。还有人们经常说的“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等等。但也有一些不正确的养生健身做法,例如炼丹、成仙以及其他企图通过封建迷信活动达到强身健体的活动,这些都是要摒弃的。谁也不能期望通过养生健身解决身体的一切问题,因为人总是要生病的,只不过有的人注意养生健身,得病少些、轻些。一旦有病,就一定要到医院检查,该吃药吃药,该打针打针,该做手术时一定要做手术。所以,正确的养生健身方法是在科学知识,特别是在医学知识的指导下,根据自己身体和工作的实际,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思考题

1.“五爱”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共产党员为什么必须坚持爱国主义?

3.如何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