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1 / 1)

第二节 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我们在坚持理想信念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一、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历史选择。在当代中国,党的执政能力,集中体现为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在新的历史时期,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要求,我们党必须尽快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着力加强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建设。

(一)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因此发展首要的是经济发展。21世纪初头二十年,这是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一方面,要防止走入狭隘经济建设的死胡同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盲目推进;另一方面,要防止偏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倾向。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在为经济运行服务的过程中,要善于及时全面分析经济形势,增强预见性和前瞻性,准确把握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适时提出和有效贯彻应对的方针政策,防止经济增长大起大落,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经济建设是在发展中解决其他问题的重要基础,这个基础扎实了,解决其他问题就有了物质条件。为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抓住一切机遇加快发展。发展要有新思路。不同的历史时期,发展的环境、条件、内容、要求不同,发展的思路也会有所不同。我们今天的发展,是在进入了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在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的条件下,在同时以工业化和信息化为两大任务的情况下新的发展。我们要在坚持和深化改革中,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不断地探索和采用新思路。

(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样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切实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部署中。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在指导方针、政策措施上注重加强薄弱环节,努力实现经济既快又好的发展。这样,经济和社会就会继续向前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否则,就会出现贫富悬殊、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还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关注公平也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要求。为此,在发展中要更加注重城乡间的公平,更加注重区域间的公平,更加注重产业间的公平,更加注重内外资企业间的公平,注意保持一种和谐的态势。

(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这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在新的历史时期,提高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方向,始终站在时代前列领导和谋划改革,同时要注意把握好改革措施出台的时机和节奏。为此,要充分认识坚持社会主义改革方向的重大意义。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走过的道路很不平坦,我们之所以能够克服各种困难不断前进,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进各方面改革。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必须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加快推进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强大动力。要明确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要求,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进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一方面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价值取向。要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但是,市场不是万能的,它自身有缺陷,存在着各种“失灵”,需要政府进行宏观控制和有效矫正。但又必须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度”,做到适时适度。当前,制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既有体制性障碍,也有观念性障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不但要深化体制改革,而且要从根本上转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旧观念。针对现阶段各方面利益关系非常复杂、经济社会难点较多的现状,尤其要妥善处理好关系经济体制改革全局的六个重大问题:正确处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改革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必须掌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密切关注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涉外经济方针政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注重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做到既立足于国内需求又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既充分用好内资又有效利用外资,既依靠和开发国内人力资源又借助和引进国外智力。

二、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目标之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需要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提高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也需要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正确处理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在当前要着重研究和解决以下问题。

(一)必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邓小平同志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由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奠定了制度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经过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取得了重大进展。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保证国家机关的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支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要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尊重和保障人权。共产党应该举起民主、自由、人权的旗帜,而且只有共产党才能真正实现这些要求。

(二)必须实行依法治国的方略,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

党依法执政的根本要求是: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从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党要督促、支持和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履行职责,支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公正。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高依法执政水平,第一,要加强对立法工作的领导,提高立法质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第二,加强对执法工作的领导,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得到严格实施;第三,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执法队伍素质。

(三)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正确认识三者的关系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一个整体,它作为执政党建设的目标之一鲜明地提出来,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是我们总结党执政成功经验的必然结论,也是新形势下我们党更好地执政的根本要求。科学、民主与法治,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成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科学执政,就是要按照科学的思想、理论和科学的制度和方法来执政,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立在更加自觉地运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民主执政,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依法执政,就是要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重要环节,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党的执政方式的三个基本要素,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三者相互联系,有机结合,辩证统一,构成我们党执政方式的基本理论框架。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执政方式的认识有了新的深化和拓展,对于我们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四)必须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

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党的先进性,取决于党的领导水平、执政水平。我们党是执政党,全党同志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本领,关键是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思想领导就是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政治领导,最根本、最重要、影响全局的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制定方针政策,并保证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方针政策的执行。在法制建设上,很重要的是要把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法定程序变成法律法规,成为国家意志,作为全社会都必须一体遵循的活动规范和行为准则,并最终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它的贯彻执行。这样,才能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和体现党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全面领导,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从而保证严格依法办事。组织领导就是要继续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推荐重要干部。

新形势下,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关键是要坚持依法执政,实现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集中精力抓好大事,支持各方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进行工作。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和司法机关的关系,支持人大依法履

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经过法定程序,把党的主张变成国家意志,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并对他们实施监督;支持政府履行法定职能,依法行政;支持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另一方面,党委积极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能,通过这些机构中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的重大决策。与此同时,进一步规范、完善党政机构设置和党委常委会的组成结构,扩大交叉任职,减少成员分工重叠,提高工作效率。

三、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是历史发展的内驱力,也是先进政党的显著标志。当前,在复杂的国际国内文化背景下,党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必须把不断提高发展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一)必须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

党的文化领导权不能仅靠行政命令、行政管理来实现,而要靠党在思想文化生产、创造上的优势。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加强党驾驭先进文化能力的关键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胡锦涛同志特别强调,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如果这个阵地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社会动乱甚至丧失政权。敌对势力要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总是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缺口,先从搞乱人们的意识下手。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阶段,处在与世界经济整体融合的特殊时期,各种相互交织的矛盾多,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出现,人们的思想非常活跃,我们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和指导多元化的思想,只有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党执政的思想基础,才能保证党和国家的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里重点是:第一,坚持理论创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实践。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组织力量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焦点、障碍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紧密结合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生产生活实际,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问题。善于把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善于用理论创新的成果指导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大力营造理论创新的社会环境,反对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理解,抵制各种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第二,突出重点,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胡锦涛同志指出,实践和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是我们重大的政治责任。当前,要牢牢抓住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青年学生和理论骨干这三个重点搞好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引向深入。第三,增强针对性,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能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不断增强理论指导实践的针对性、说服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真正做到入脑入心、起作用、出实效上下功夫。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文化创新的根本出路。党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把文化领域分为文化的公益事业和文化产业两大部分,标志着我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态度,有利于调动政府和市场两个积极性,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我国传统的文化体制是政府管文化、政府办文化的大包大揽的文化管理体制,文化事业都是由国家投资。由于我国经济能力有限,对文化事业的投资总量偏少、比例偏低,民间资本又进不来,无力应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竞争。这种管理体制严重地抑制了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限制了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极大地束缚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几十年来,文化体制改革在调整布局、理顺关系、转变职能、改善管理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所有制形式、行政管理、人事制度、分配机制、领导体制改革方面都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但是相对于文化发展的需要,相对于整个国家的改革开放进程,相对于经济体制的改革,相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文化体制改革的步子还不够大,文化体制中还存在关系不顺、效率不高、管理不力、布局结构不够合理、内部机制不够灵活等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众在文化方面的消费能力将会上升。据专家估计,近几年我国文化的消费能力将达到5000亿??5500亿元,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因此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才能提高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对于文化公益事业我们采取政府投资,鼓励社会参与的方法来发展。要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把舆论阵地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场所、载体。我们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有步骤、有选择地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探索建立吸收国外优秀文化和先进技术,抵制腐朽文化,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开放格局。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重在建设,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团结稳定,以正面宣传、鼓励为主,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

(三)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新闻媒体是社会舆论的风向标、导向器,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这种特殊的地位决定了执政党对其作用的重视。在新形势下,新闻媒体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有着新的机遇,更有着新的挑战。如社会生活多元化以后,人们的选择性增大,原来的靠行政权力“我讲你听”的硬灌方式不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发育使得在计划经济下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行政约束力在一定范围内有弱化趋势;新闻媒体多样化,电视、广播、报刊包括因特网全方位进入人们生活;经济成分的多元化,有不少非国有经济单位的自主性,使新闻媒体传统的工作方式难以在那里顺利展开;文化生活的日益多样化、丰富性,使人们有更多可选择的精神生活空间;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进程,信仰自由的法律规定,又给新闻媒体宣传思想工作遇到新的难题。再如,开放以后,国外各种文化思潮大量涌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糟粕借助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消极面沉渣泛起,而新闻媒体“评价体系”一定程度的弱化或少数媒体的“西化”倾向,使社会主义的舆论阵地没有充分发挥它应有的战斗作用。尤其是一些新闻媒体在追求娱乐性过程中忽视思想引导和教育作用,将不良的世界观、生活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大众,这需要新闻工作者认真反思和改进。特别是现在国际国内媒体竞争非常激烈,互联网上的信息十分庞杂,媒体、信息的影响无处不在、无孔不入。而且媒体市场基本上是买方市场,读者、观众可选择的余地很大。这种状况对我们的主流媒体形成严峻挑战。为此,必须研究主流媒体的传播战略。一方面坚持防、堵有害信息,另一方面要采取主动出击、积极竞争的姿态,下大力气提高主流媒体的公信力与吸引力。现在外来媒体越来越多,市场化媒体越来越活跃,我们切不可放活了别人,束缚了自己,一定要给主流媒体相当的空间、有力的政策支持,使其焕发活力,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主流媒体必须遵循大众传播的规律,按规律办事。违反规律就会使“正面宣传出现负面效果”。多登一些人们感兴趣的、关心的新鲜内容,少登一些大家不感兴趣的东西。要去掉官气、衙门气,赢得最大的亲和力和宣传效果。要提倡周到、全面的服务,增强大众对主流媒体的信赖,拴住受众的心,把大众牢牢地吸引在党的“舆论场”中。在对主流媒体的考评上,既要追究宣传失误的责任,保证不出问题,更要考察宣传效果。宣传无效其实就是最大的失误。

四、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建设和谐社会是现代执政党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也是现代执政党完成历史使命的根本手段。我们党要长期执政,不断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必须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一)社会和谐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条件和基本目标

社会和谐就是社会的发展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要求矛盾的双方或矛盾的多方在运动过程中能达到并保持多赢或双赢的结局。和谐社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既关心人类,又关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携手,生物与非生物的共进,过去与现在的统一,现在与未来的话,时间与空间的协调。在维护人类利益的同时,又维护自然的平衡,确保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协调发展。二是人的和谐。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造就和谐的人的个体,就是要使一个人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到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集体和谐是建立在个体和谐基础之上的。社会的和谐也有赖于人的和谐,即社会发展是以人为主体的,人的发展是以个体为本位的。三是社会分工的和谐。社会分工的和谐包括社会各类人员的比例构成的合理性、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社会效率的增长性和社会地位的公平性等。在和谐的社会中,每个人有追求幸福和自由的权利,也有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义务,每个人根据自身的条件,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事自己理想的工作,为社会提供必需的服务,社会根据其劳动的质和量给予合理的报酬,这是一种社会和谐发展的多赢状态,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行业都应是相互平等、相互依赖的关系。

和谐对于一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和谐是系统内部各个要素协调有序的表现,系统内部诸要素协调有序,系统就会运行平稳。反之,如果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处于紊乱无序状态,整个系统就会出现矛盾、混乱和冲突。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要正常运行、平稳发展,必须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它要求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能够在社会这个大的统一体内相互包容、协调运作、良性转化。社会的发展,就是人们通过奋斗消除不和谐、走向和谐的过程。正因为和谐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追求社会和谐成为各国人民的良好愿望和普遍理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的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通过努力使社会政治发展处于有序发展的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性、社会控制有效性和社会生活有序性的有机统一。和谐的社会秩序和生活环境,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

(二)全面贯彻“四个尊重”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和国家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这其中就包括调动一切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积极因素,发挥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倡导各种新型劳动组合和劳动关系,从而使全社会、全民族的各种劳动形态、各类劳动者、各种资本所有者的积极性、创造性都得到广泛而充分的发挥。要通过制度和体制约束,在全社会形成一个支持人干事业、鼓励人干事业、保护人干事业的社会氛围,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四个尊重”的核心是尊重劳动。我们必须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更好地在全社会普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新形态、新特点的认识,按照“四个尊重”的基本观念,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各类劳动者各尽其能、各得其所,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一系列政策。劳动是马克思主义整个学说的起点。恩格斯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钥匙”。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用马克思的劳动观来教育干部和群众,从而使“劳动创造了世

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观念在党内外得到了广泛宣传与认同。尊重劳动必然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在拨乱反正中,我们党已经把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技工作者是劳动者、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观念在党内外树立起来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贯彻“四个尊重”,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运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政策,坚决破除束缚人们创造活力的各种障碍,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既要充分发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又要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阶层的人员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先富群体的发展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三)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以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其存在的全部理由。为人民谋利益,把人民利益作为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特点。为人民谋利益,就要把人民群众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协调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把一切积极因素都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如今的“社会冲突”大都表现为“利益的冲突”,主要是由于我们的社会不能很好地、妥善地处理利益调整、利益分配引起的。在涉及到全民性的利益调整、利益分配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当然,没有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的社会是没有的。关键是当社会矛盾、社会冲突出来之后执政者能进行调解,将其软化、缓和,不使其激化。为此,执政者要深入到出现矛盾、冲突之处调查研究,认真搞清产生矛盾、冲突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对症下药;要讲党性,讲原则,做到社会公正、社会公平,决不能“势利眼”,决不能一屁股坐在有钱有势有权一边而将道理丢之一边;要讲究艺术、方法和策略,不能简单化,不能粗暴化,更不能以权势压人,当然也得注意“得让人时要让人,得饶人时要饶人”。我国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至关重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物质利益的多样化是不可避免的,群众产生不同的利益要求也是不可避免的。改革越深入,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正确地统一结合起来。

(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提高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必须加强社会管理和建设,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社会是由普通社会成员以及他们所结成的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所共同组成的关系总和。社会虽然独立于政党之外,但与政党的活动密切相关。一个政党要获得广泛的社会基础,必须把政治影响力渗透于社会之中。必须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机制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充分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充分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和改进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为此,一方面要发挥党在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桥梁作用,协调政府与民众的关系是实现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政党把社会的利益和情绪集中的越充分,国家的行为就越符合社会的实际,执政党的社会基础就越雄厚。另一方面,对社会组织实行自律为中心的管理机制。社会组织是一个自治组织,是由一个追求共同价值的人们自愿缔约组成的,它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愿望。实践证明,党和政府对社会组织管得过严,不利于激发社会的活力;相反,疏于对社会组织的管理,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对社会组织的管理,从根本上说,要调动其自身的积极性,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五、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一)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对外方针政策,掌握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政策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毛泽东外交思想的指导下,在中国外交的具体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周恩来同志以其卓越的外交才能和政治智慧,对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践与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杰出贡献。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后,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运用辩证思维综观国际风云变幻,洞察国内外形势发展,把握当今时代特征,在指导我国外交的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国家的对外关系是在外交政策的指导下进行的。制定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利益,谋求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使本国在国际上处于有利地位。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既是独立自主的,又是以和平为宗旨的。坚持独立自主,维护世界和平,历来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核心。党的十六大报告根据新时期国际形势的新特点,对新世纪的对外工作做了部署,提出了我国对外工作的十条方针政策:主张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主张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主张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继续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继续加强睦邻友好;继续增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继续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继续坚持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同各国各地区政党和政治组织发展交流与合作;继续广泛开展民间外交。所有这些有继承,有发展,有丰富,更有创新。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好这十条方针政策,努力把新世纪的对外工作提高到更高水平。

(二)要全面认识和把握国际因素对我国的影响,不断提高同国际交往的本领

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是机遇大于挑战。从有利方面说,一方面,目前大国都在加强反恐、加强非传统安全的保障,大国之间合作是普遍的要求、意愿,也是一种惯性。大多数国家都是要求和平的国际环境的。另一方面,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所上升,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其中以经济影响力的增强最为显著。美国《时代周刊》称,“中国已成为国际舞台上越来越老练成熟的角色”。在当前异常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选择与实施和平崛起战略,已经并将继续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为中国有效应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复杂挑战提供了更加现实的可能性。但是,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现实情况中,国际环境仍有对我国发展不利的方面,尤其是在发展与大国关系中还存在一些障碍与挑战。由于周边关系和大国关系的走向对国际形势具有全局性影响,直接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关系到中国是否能争取有利的发展时机和中国的政治、经济、安全利益,因此处理好大国关系和周边关系一直是对外工作的中心和打交道的主要对象。

周边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非常重要的方面。周边形势的变化和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的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统一大业和国家的战略全局。中国的崛起,使得周边的中小国家都想积极发展同中国的关系,搭乘中国的顺风车,以把握住战略机遇。但是传统上它们对中国都有很强的防范心理,尽管中国一贯奉行睦邻、安邻的政策,它们还是表示怀疑。这需要做大量的增信释疑的工作,而消除疑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通过合作,加强沟通与协商,才能减少不信任。我们要推动我国同主要大国关系的稳定和发展;要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把加强双边友好与加强区域合作结合起来;要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合作,在国际事务中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正义要求和合理主张;要在政治、经济、社会、裁军、军控等多边领域发挥我国的建设性作用,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支持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符合各国共同利益的共识;要加强经济外交和文化外交,推动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深入开展对外宣传和对外文化交流;要增强我国海外利益保护能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改进工作作风,满腔热情地为在国外的我国公民和法人服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住非常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集中精力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三)要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决维护国家安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安全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大转折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较为和谐稳定的环境,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从而提高了各国的国家安全系数,也对未来国际关系和国际安全形势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由于当今世界市场仍被少数发达国家所控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南北差距继续扩大,为世界长期稳定发展埋下隐患。并使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安全面临巨大风险和严峻挑战。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定位和核心目标是安全与发展,即维护国家的基本安全,实现国家的稳步发展。

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定位,是基于对历史经验教训和中国面临的现实情况的科学分析而得出的结论。在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下,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国家安全面临着复杂而严峻的形势。政治上,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境内外敌对势力相互勾结,总是试图寻机制造事端,进行渗透、颠覆和分裂;经济上,我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程度越深、对外依存度越高,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就越大,影响经济安全的不确定因素就越多;文化上,在多元文化并存、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条件下,发达国家往往凭借实力进行文化渗透,推销其意识形态,致使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和本土文化趋于衰落;信息上,西方发达国家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上占据明显优势,我国计算机的大部分软件基本上依赖进口,涉密信息的传送存在大量隐患;军事上,世界正在兴起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更增强了我军加快完成机械化、信息化双重任务的紧迫感。

不仅如此,目前我国还面临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加之东亚各国不同的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因素,决定了中国存在不稳定的周边环境以及由此带来的安全威胁。由于东亚各国缺乏且难以建立相互信任的安全机制,因而外来力量极易主导东亚的安全形势,使这一地区的安全充满变数,某些潜在的危机随时可能因偶然因素而爆发。另外,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的大国,不可避免地与美国在许多方面存在根本分歧。美国推行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世界包括对中国的安全势必产生消极影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要求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把经济发展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目标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发展需要安全,安全离不开发展。维护国家安全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发展经济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发展也是最大的安全。可以说,维护国家安全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应对国际事务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提高国家的安全保卫能力。

【思考题】

1.怎样理解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科学内涵?

2.怎样把理想信念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保证?

3.在具体实践中怎样做到理想信念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任务的统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