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坚定理想信念与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1 / 1)

第三节 坚定理想信念与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把坚持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一、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合格共产党员的本质体现

能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首先,要弄清“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科学内涵。“最广大人民”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含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是指具有中国国籍的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在内的大多数的劳动群众、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也包括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贡献的各个社会阶层人员。在新形势下,我们党首先要代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革命军人的利益,同时也要兼顾各个方面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党的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才是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根本利益是与具体利益、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相对而言的。“根本”二字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在现阶段,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始终代表”的始终就是要求我们党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做到全面的、以一贯之的“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从深层次上解决了执政党的自身建设问题,为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指明了方向。其次,要明确人民根本利益的主要内容。正如江泽民所说,人民的根本利益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主要是指人民享有保证自身生活需要,不断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权利。经济利益即物质利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形式,人民享有不断提高的物质利益。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党为人民的衣食住行条件的改善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使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物质利益。人们的工作、劳动条件的不断改善,工资待遇及个人利益不断增强,教育及文化、社会保险条件不断完善和发展,使人们直接或间接得到更多物质利益。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利益。政治利益主要是指人民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主要是指人民依法平等参加国家的政治生活、行使当家做主、参政议政的权利及必须承担的义务。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主要体现在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和示威(经批准)的自由,有担任国家公职、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人的权利等。

文化利益主要是指人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享受科学文化、艺术文明的成果,不断提高精神生活质量的权利。先进文化是人民的精神食粮,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必将日益丰富多彩。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繁荣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哲学和社会科学,是人民文化利益的必然要求。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三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整体。经济利益是基础,政治利益是根本,文化利益是保证。总之,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是党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代表人民根本利益是赢得人民衷心拥护的根本保证,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合格党员的最根本体现。

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的宗旨和先进性的本质要求决定的。党的先进性、代表性根植于他的阶级性和联系群众的广泛性之中。我们强调共产党是先锋队,共产党员要成为先进分子,并不是要人为地孤立自己,而恰恰相反,是为了教育共产党员更好地联系广大人民群众,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为祖国的强盛和民族振兴而共同奋斗。历史经验表明,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大力支持,我们党就不可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论何时何地,我们党只要把自己所代表、所从事的事业,真心转化为亿万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就会变得真正有力量,有生命力,从而立于不败之地。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根本利益,人民的根本要求就是党的根本要求,人民的根本意志就是党的根本意志。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和惟一宗旨,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在当代中国,由于阶级阶层关系的变动,利益主体及其利益需要日益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党代表人民利益也面临许多新的矛盾和课题。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也面临着严峻考验。由于错误思想的渗透、“灯红酒绿”的影响、各种**的增多,一些党员和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淡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淡忘了党的根本宗旨。面对新的形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宗旨定位于“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突出强调“最广大人民”,而不是一部分人,更不是少数人,强调的是“根本利益”,而不是暂时利益、局部利益。这一新的概括在总体上适应了党代表人民利益的现实要求,从而也使党的宗旨的本质内涵更加具有代表性。“三个代表”融为一体,这不仅规定我们党要永远代表人民利益的崇高价值取向,而且要求我们党必须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代表最广大人民

的根本利益,要正确处理好四种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利益多样化与根本利益的关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二是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三是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四是正确处理一部分人先富和共同富裕的关系,保证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三、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体现,也是合格共产党员的本质要求。在新世纪新阶段,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就必须使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一)努力加快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为此,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使广大人民获得更多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

(二)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形成人民群众利益调节的有效机制。要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要用政策和发展的办法实现共同富裕,必须正确处理好先富与后富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两极分化,以先富带动后富,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体现了党的本质特征。执政为民,所有党员干部都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决不允许以权谋私,绝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要以民为本,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使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实际和群众要求。所有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各级领导干部时刻都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特别关心那些工作和生活上暂时遇到困难的群众,把他们的事情摆到重要议事日程,重点考虑,重点解决,切实安排他们的就业和生活。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如此,我们党才能无往而不胜。

【思考题】

1.共产党员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如何坚定理想信念?

2.为什么说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灵魂?

3.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