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形势下尤其要坚持做到“两个务必”(1 / 1)

三、新形势下尤其要坚持做到“两个务必”

有的同志认为,在战争年代和困难时期提倡艰苦奋斗是必要的,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为什么在新形势下尤其要坚持做到两个务必”呢?再提艰苦奋斗还有必要吗?这种认识显然是片面的。“两个务必”既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又展示了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锤炼出来的优秀品格,是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奋斗必须具备的思想品质。从当前情况看,虽然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从国内外的形势和党自身的现状来看,坚持做到“两个务必”仍然有着非常明显的现实意义。

坚持做到“两个务必”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现实需要。“两个务必”抓住了党群关系的关键环节。从政党理论上来讲,党群关系是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就我们党而言,党群关系也是一对矛盾,在这对矛盾中,主导方面在党,因为我们党的宗旨决定了人民群众是党的服务对象,党必须为人民群众服好务。在执政的条件下,执政为民是党的一切执政活动的本质。党的宗旨所规定的这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党执政为民的这一本质,使党在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中必然居于主导地位。党为人民群众服务得好,党群关系自然就好;党真正做到执政为民,人民群众才能真心实意拥护党。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我们是这样做了么,广大群众就必定拥护我们,把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把革命当作他们无上光荣的旗帜。”“两个务必”正是抓住党群关系的主导方面,从党自身来提出要求的,这就是要求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内修党性、外塑形象,自觉加强党性锻炼,使我们党始终保持优良的思想作风,不断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按照“两个务必”的要求去做,我们就一定能够搞好党的自身建设,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坚持做到“两个务必”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还需要继续艰苦奋斗。因此,在成绩面前,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停滞不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

底子薄,人均资源贫乏,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们面临的发展和攻坚任务依然还很繁重:一是我国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基本实现工业化,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现代化的路程还很漫长。二是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没有改变。从全国范围来讲,“三农”问题的困扰、城市化进程滞后、地区差距和收入差距拉大,归根结底就是这个矛盾的体现。从长远来讲,农村问题的根本解决,要靠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促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需要进行长期努力。三是我国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步伐,逐步扭转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仍然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四是广大农民的收人水平低,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目前全国农村还有3则万人没有解决温饱,还有6000多万人处于低水平的温饱,城镇有1800多万人纯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之下。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实现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也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五是我国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做好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六是我国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节约资源、增强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成为我们今后要长期努力解决的战略性课题。要在新世纪头20年解决好这些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任务更加艰巨。只有万众一心,艰苦奋斗,才能完成宏伟大业。

坚持做到“两个务必”是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的现实需要。我们是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较量中的作用凸显。而创新是一个充满艰辛的过程,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形势逼人,不进则退”。一个清醒的民族要居安思危,一个成熟的政党更应未雨绸缪。只有不断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才能做到未雨绸缪,保证党始终挺立于时代潮头,保证国家的发展永不停步。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坚持做到“两个务必”,与

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带领人民群众开拓创新,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才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凝聚起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坚持做到“两个务必”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现实需要。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执政,我们党也同样面临着“赶考”。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要清醒地认识新环境、新任务对我们党执政的影响,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面对前进中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领导干部必须走出高楼大院,深入基层,进行系统而非零碎的、深入而非表面的调查研究,吃准社情民意,发现、总结、推广基层和群众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集中民智民力,多谋善断,集思广益,正确拍板,民主科学决策,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如果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坐而论道,空想清谈,待在机关里想点子,就只能是心中无数主意多,情况不明胆子大,关起门来想“思路”,脱离群众画“蓝图”。由此可见,离开了艰苦奋斗,离开了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和艰苦深入的理性思考,闭目塞听,闭门造车,往往是决策拍脑袋,失策拍大腿,就不可能实施正确的领导,就不可能忠实地反映和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反而会加重人民群众的负担,伤害群众的感情,损害群众的利益。胡锦涛同志强调:“我们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广大人民谋利益。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做到凤兴夜寐、勤奋工作。无论在成绩面前还是在困难面前,领导干部都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然而,目前党内还存在着与党的执政地位、党的历史使命不相适应的现象,如有的居功自傲,贪图享受;有的权为己用,和利为己谋;有的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古人云: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如果骄傲情绪盛行,享乐思想弥漫,那么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用“两个务必”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始终保持强烈的进取心、事业心,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