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参考】
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具体标志
(一)世界银行提出的中等发达国家的主要经济特征
根据世界银行发表的1996年《世界发展报告》,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000美元作为统计的一个分界,并对世界上133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进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000美元即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出口集中度指数下降。出口集中度指一国各类商品出口集中在少数几种商品的程度,指数接近于1为高集中度,逐步下降表现为出口商品的多样化。测定结果表明,低收入国家平均为0. 422,下中等收入国家为0.325,上中等收入国家为0.301,高收入国家为0.18。
(2)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升高,人均能源消耗量仍然较高。
(3)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低收入、下中等收入、上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四组国家分别为39%、49%、53%和59%。
(4)出口平均增长率达到最高水平,上中等收入国家非要素劳务出口的年增长率1980 - 1990年为7.1%,1990年为7. 8%。
(5)单位产出中资本系数提高,劳动力系数下降。在农业、采掘业和制造业中,人均3000美元阶段的资本系数比低收入国家高出44%、51%和9%。
(6)生产中增加价值的增长速度提高,增长率为5.67%。不同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发生变化。进入人均3000美元阶段,国内需求扩张的贡献率基本不变,而重工业的贡献率上升。出口扩张的贡献率整体上升,进口替代的贡献率全面下降,投入产出系数也总体下降。
(7)对增长的主要贡献来自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此阶段,资本要素的贡献率从49%下降到47%,劳动要素的贡献率从34%下降到27%,土地要素的贡献率从2%下降到1%,而全要素生产率(即要素的利用效率)的贡献率从15%上升到25%。
以上特点表明,随着经济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经济运行特征将发生实质性变化。
(二)国内经济专家对21世纪中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预测
根据中国社科院经济所李成勋等主持的《1996-205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预测,到2050年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68万亿元(按1995年不变价计算)。届时,将形成现代化的产业结构,三次产业之比将从1995年的20.6:48.3:31.1上升为6:34:60。与此相应,城镇化程度也将上升到72%左右,从而使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协调。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能力居世界前列,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70%以上。在此期间,人口经过下世纪30年代的高峰后,将回落到14.8亿左右;人民的消费水平将以年均5%的速度递增,各类生活消费资料的数量和质量达到当时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对外贸易以略高于GDP增长率和世界贸易平均增长率的速度发展,进出口总额达18万亿美元(1995年不变价)。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时提高,法制社会基本形成,地区差别和民族差别进一步缩小。重大的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形成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具有中华民族特有风格和特有优势的繁荣、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资料来源:《新中国经济50年1949-1999》曾培炎,中国计划出版社。)
共和国的四部宪法和八次修宪
我国第一部宪法,即1954年制定的宪法,是在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下,经过宪法起草委员会起草和全国1.5亿人的广泛讨论,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通过的。它确立了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首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975年1月17日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是中国的第二部宪法。权威人士介绍,它是在“**”中产生的,从严格意义上讲算不上一部宪法。
1978年3月5日,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国的第三部宪法。据介绍,这部宪法比1975年宪法有了重大变化,但由于它产生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仍然存在许多缺陷,主要是仍保留了“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和公民有“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权利等错误提法。以至于到1979年7月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和1980年9月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时,连续两次对这部宪法进行部分修改。至此,新中国已经制定过三部宪法和对宪法进行过四次修改。
1980年下半年,在叶剑英同志直接主持下,我国开始对宪法进行大规模、全局性的修订。经过两年多的讨论、修改,并经过全民讨论,1982年12月4日,我国现行的宪法在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它的根本特点是,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它规定,全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和活动准则,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1988年和1993年,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召开后,我国先后对现行宪法进行过两次修改(即第六、第七次修改)。1988年修改,修增两条,首次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修改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这就确立了私营经济的法律地位和我国新的土地使用制度。
1993年修改共有9条,主要是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重要论断和原则写入宪法;同时,将原“国营经济、国营企业”的规定修改为“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将“人民公社”等规定修改为“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还将县级人大的任期由原来的三年改为五年,乡镇一级人大的任期仍然保持三年。
实践证明,这两次修改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都发挥了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为维护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自1988年修改起,我国开始采用审议和公布“宪法修正案”,并在宪法正文后附录的方式。
1999年3月,我国对宪法又进行了一次大的修正。这次修宪以党的十五大报告为依据,增加了这样一些十分重要的内容:
——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邓小平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的指导地位;
——把“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写进宪法,使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紧迫性、复杂性、艰巨性有更加清醒的认识,使全党和全国人民更加奋发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
——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翻开了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史上新的一页,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明确了目标和任务;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作出规定,指导人们更加自觉地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努力推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对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出规定,给9亿农民吃了“长效定心丸”;
——明确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把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用根本大法确定下来,更好地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这次修宪,用法律的形式把党的十五大总结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与经验固定下来,使我国宪法更趋完善,更富于时代精神。这次修宪,对于保证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对于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作用,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清楚地显露出来。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半月谈》)
“三个有利于”出台始末
八九风波之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支持下,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加强党的建设,密切党和群众的联系,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稳定了国内局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证。
在经济领域,由于国家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些混乱和失控现象,于是从1988年开始,经济改革与发展进入治理整顿时期。
到1991年底,历时三年的治理整顿基本结束。治理整顿克服了一个时期以来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整顿了经济秩序,取得了成绩。国家对外贸易进一步扩大,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也开始顺利实施。
但是,这几年的经济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种种原因,1989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幅仅为4%,1990年为5%,1991年为7%,发展速度比前几年明显减慢。我国周边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发展迅速,亚洲“四小龙”已把中国远远拋在后面,继起的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近来发展也很快,其发展速度有的超过了中国。1991年,南朝鲜经济增长8.8%,泰国增长8.1%,马来西亚增长8.1%,都比中国的7%增幅大。日本经济在连年增长的基础上,1991年增长4.7%,增幅虽不如中国,但它的基数大。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治理整顿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一些消极的现象,有的地方开始以各种形式限制个体经营,甚至明确禁止国营商店柜台出租给个体商户;有的地方开始平调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有的地方则借口壮大集体经济,又要收回承包给农民的土地。《农民日报》为此刊登一些农民来信发出的疑问:“是不是党的政策又要变了,又要搞过去人民公社那一套?”
于是社会上开始议论纷纷。有人说,改革开放要收一收,该抓抓阶级斗争了;有人说,乡镇企业是不正之风之源,经营机制是资本主义的;还有人说,中央要取消个体户了。甚至有人说,多一分外资,就多一分资本主义;“三资”企业多了,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也就是发展了资本主义……在农村,刚刚富裕起来的农民四下里慌乱地打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不是要取消了?这地,不能归自己自主地使用了吗?……
而更为重要的是,与此番种种现象和议论相响应,在理论界又滋长泛滥起一股“左”的思潮。主要的表现是:对改革开放要问一问姓“社”姓“资”,特别是对“市场经济”展开了日显尖锐的批评。
鉴于以上情况,邓小平感到,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邓小平非常担心经济滑坡,担心丧失机会。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就是邓小平的逻辑和结论。尤其是处在从温饱向小康转变之中
的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政治的稳定都需要经济的迅速增长。虽然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存在的,但发展的机遇总的看还是比较好的,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因此邓小平提出,“要抓住机会,现在就是好机会”。
于是,在这人们心中充满疑云的关键时刻,1992年1月至2月,88岁高龄的邓小平,南下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沿途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就是在这些重要讲话中,邓小平同志针对一段时间来姓“社”姓“资”的干扰,提出了已为人们所熟知的“三个有利于”,他说: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资料来源:《二十年重大决策备忘录》龙平平等,福建教育出版社。)
江泽民论工人阶级
我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具有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等品格。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自己定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为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日益提高,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也在发展,党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大大增强了工人阶级的科技文化素质。由于我们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些工人群众的工作岗位发生变化。这并没有改变我国工人阶级的地位,而且从长远看有利于提高工人阶级的整体素质,发挥工人阶级的整体优势。中国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资料来源:《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
人的全面发展程度的衡量指标
人的全面发展是建立在生活质量基础上,那么,生活质量又如何衡量呢?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与生活质量的发展水平是一致的,因此,衡量经济发展程度的指标就是衡量生活质量的指标,同时也就是衡量人的全面发展程度的指标。
根据联合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制定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程度衡量指标体系,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包括多数公众能够理解的程度),可以把衡量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作如下分类:
(一)经济增长指标:
(1)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总量;
(2)按人口和不变价格计算的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实际国民收入;
(3)经济增长速度;
(4)投资率;
(5)全员劳动生产率;
(6)通货膨胀率。
(二)二元经济结构的变动:
(1)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村工业化的程度;
(2)农业劳动生产率(主要是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生产粮食和其它农产品数量);
(3)小城镇的发展及其居民的增加;
(4)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5)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国民生活质量标准:
(1)人均可支配收入;
(2)人均拥有金融资产量;
(3)每百人参加社会保险比例;
(4)失业率及再就业率;
(5)人均消费动物蛋白量;
(6)恩格尔系数——居民的消费结构;
(7)基尼系数——收入分配的公平和适度差距,包括以下三个分类:
①不同阶层的基尼系数;
②不同部门的基尼系数;
③东、中、西部的基尼系数。
(8)人均拥有住房面积;
(9)每百人拥有的电话门数;
(10)每万人口每年出外旅游比例;
(11)对环境污染治理和控制的程度;
(12)人际关系的相互信赖和尊重;
(13)安全感。
(四)人口指标:
(1)人口自然增长率;
(2)一胎化的发展程度;
(3)儿童入托率;
(4)婴儿死亡率;
(5)人均寿命;
(6)人口城市化比率;
(7)人口的流动性。
(五)文化、教育、卫生和科学技术指标:
(1)儿童入学率;
(2)每万人口的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比例;
(3)每万人口拥有医院床位数;
(4)每万人口拥有科学技术人员;
(5)人均藏书量和人均订报刊量;
(6)每百人拥有的电脑数量。
(六)体制、社会、思想观念和政治因素:
(1)经济体制和上层建筑对生产力的适应程度;
(2)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程度和市场体系的完善程度;
(3)计划方法与宏观调控的健全和完善程度;
(4)国民经济的对外依存度;
(5)思想观念现代化的状况,特别是竞争观念的强化程度;
(6)人民民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7)人们对管理的参与情况;
(8)妇女参政情况;
(9)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程度;
(10)政府的廉洁情况;
(11)犯罪率及破案率;
(12)社会公正和法制的健全;
(13)经济和政治的长期稳定。
以上所述6类50项指标,可以较全面地反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同时,也就客观反映了我国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
(资料来源:《转轨的中国》邹东涛 谭忠真,改革出版社。)
“863”计划:中国高科技孵化器
“863”计划是中国在20世纪末的高科技发展战略。提起中国的高科技,人们就会想到“863”计划。有人称它是中国的“尤里卡计划”。
当今的世界,在新的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日新月异,尖端技术被广泛应用,最新科技成果被迅速推广,科技与经济之间,乃至科技与整个社会发展之间的结合越来越密切,引起了国际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高科技的发展水平,已成为国际间进行经济、军事乃至综合国力竞争的重大因素。许多国家纷纷制定并实施各自的高技术发展计划。1983年,美国率先推出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这个计划旨在借同前苏联进行军备竞争而占据科学技术的制高点。紧随其后,法国及西欧的“尤里卡计划”,前苏联、东欧的“科技进步综合纲要”,日本的“振兴科技政策大纲”等相继出台。这些计划都把科学技术领先权列为竞争重点,使这些国家的国防、政治、经济处于极为有利的位置。
我国还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很不发达,经济、科技等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在这种国情下,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我们应当如何行动?
1986年3月3日,一份“关于追踪世界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呈送到中南海。这一建议是由王大珩、王淦昌、杨嘉犀、陈芳允等四位著名的老科学家提出的。他们针对世界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世界主要国家已制定了高科技发展计划的紧迫现实,向中央提出了全面追踪世界高科技的发展和制定中国发展高科技计划的建议和设想。
很快,两天之后,即3月5日,邓小平就在这个建议上作了重要指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以凭决策。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
根据邓小平的意见,中央立即组织有关部分负责同志和专家对我国的高技术的发展战略进行全面论证,制定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
在研究论证高科技的发展项目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高科技发展项目应以发展国民经济为主,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应以增强军事实力为主。为此,又报告中央。
4月6日,邓小平作出明确指示:“我赞成‘军民结合,以民为主’的方针。”10月6日,邓小平又在计划报告上批示:“我建议,可以这样定下来,并立即组织实施。如有缺点或不足,在实施中可以修改和补充。”
10月18日,邓小平在会见美籍华人学者李政道和意大利学者齐基吉时透露了他的心情和想法,他说:“对于科学我是外行,但我是热心科学的。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不行。在这方面,我们还是比较落后。”“发展高科技,我们还是要花点钱,该花的就要花。”“在高科技方面,我们要开步走,不然就赶不上,越到后来越赶不上,而且要花更多的钱,所以从现在起就要开始搞。”
在邓小平的支持和推动下,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因为提出跟踪世界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和邓小平作出指示的时间是1986年3月,所以中国高科技发展计划就简称“863”计划。中央在《通知》中指出:当代世界的新技术革命,将对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在几个重要的高科技领域追踪世界水平,对我国本世纪末、下世纪初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对国防实力的增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要从国家长远发展需要出发,制订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统观全局,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强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加快实现高技术产业化。
“863”计划是一项带有全局性的中长期战略发展计划,目的是集中部分精干力量,在几个最主要的高技术领域积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努力创新,力争在我国有优势的领域有所突破,以选定的重点项目为目标,带动相关方面的科技进步,并将成果推广应用,为改造传统产业和建立新兴高技术产业服务。通过计划实施,培养和造就一批新一代高水平的科技人才,为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我国形成具有相当优势的高技术产业创造条件。按照“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指导方针,“863”计划选择了对中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先进防御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7个领域作为突破重点,在重要的高技术领域及时地、积极地跟踪世界先进水平,缩小同国外的差距。计划共确定了15个主题,90多个专题,5
60个课题。从“七五”期间先投资10亿元人民币开始,到2000年总投资约100亿元人民币。
从“863”计划提出至今,中国的高新技术事业已走过了十几个年头。在邓小平的关怀和具体领导下迅速发展起来的我国高技术产业,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大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竞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为下个世纪我国的高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积蓄了知识,培养了人才,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高科技孵化器。
(资料来源:《邓小平与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武市红 高屹,人民出版社。)
中国主要科技创新计划简介
科技攻关计划:组织科技攻关是中国政府的战略部署。为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1982年开始组织实施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攻关”计划的宗旨是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针对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办的大事,需要科学技术发挥先导作用解决的重大课题;二是抓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带有方向性、基础性、综合性的重大课题,集中力量攻关。
技术创新计划:技术创新计划是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的计划体现形式,是全面地指导、支持全国技术创新工作的国家科技计划。技术创新工程是在“创造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背景下,由原国家科委于1995年正式提出、1997年国家科委和国家经贸委分别着手实施的,作为促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实施“两个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
制定技术创新计划的指导思想是: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的指引下,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面向、依靠、攀高峰”的科技工作方针,围绕技术创新体系与机制建设、能力建设、环境建设和试点示范等方面的工作,把改革与发展结合起来。把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与市场开拓结合起来,把国家目标与区域发展实际结合起来。注重技术创新工程与现有科技条件和能力的结合,注重攻关、“863”、火炬等科技计划的互相集成、结合与协调,注重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结合,用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两种手段推动计划的实施。
火炬计划:火炬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1988年8月批准的由科技部(原国家科委)组织实施的旨在促进高技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指导性计划。
火炬计划的基本宗旨是贯彻执行改革、开放、搞活的总方针,发挥我国科技力量的优势,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高新技术商品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
火炬计划的重点技术发展领域包括:新型材料,生物技术,电子和信息,机电一体化,新能源、高效节能和环境保护,以及其他高技术领域。
火炬计划是科技部和地方科委二级管理的指导性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营造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环境、组织实施火炬计划项目、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以及人才培养等五大方面。
社会发展科技计划: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是推进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科技行动计划,宗旨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与自身素质,改善人类的生存发展环境,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推动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它是将有关社会发展的科技工作统筹起来考虑,在其它计划对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原有支持的基础上(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本身也包括这些内容),及时做适当的调整和补充,使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是国家科技计划矩阵管理体系中的一个横向协调计划。这是一个以指导性为主的动态科技发展计划,在1996年-2010年期间组织实施。
星火计划:是经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实施的第一个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计划,是我国科技计划和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是把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向农村推广,指导农民依靠科技振兴农业,引导乡镇企业健康发展,推动农村发展以科技为支柱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的进程。它自1985年开始试点,1986年正式在全国实施。
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以下简称“国家推广计划”)是经国务院批准,科技部(原国家科委)1990年正式在全国组织实施的一项国家指导性科技计划。计划的宗旨是:努力为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人员和全社会的力量,有组织、有计划地将大批先进、成熟、适用的科技成果推向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并大范围推广应用,形成规模,提高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效益。实施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工程,培育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科技成果推广体系和运行机制,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资料来源:《中国新革命:决定中国未来的决策》原良虎,金城出版社。)
我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五个条件和三种约束
从现在起,中国将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部署。从“温饱”到“小康”,是中国经济社会的一次深刻变革,从“小康”到“中等发达”,基本实现现代化,更是一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实现这一历史性飞跃的根本途径,就是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实现跨越发展具有五个有利条件: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逐步完善,将为中国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其次,巨大的市场潜力,是中国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拉动力。第三,基础产业的长足发展,基本消除了制约中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瓶颈”。第四,高储蓄率的保持,将为中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持。最后,劳动力的充分供应,构成中国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条件。诸多的有利条件,说明中国经济具有持续快速发展的巨大潜力。
我国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关键是要突破以下三种约束:1.资源的约束。即土地(耕地)、水和石油等资源严重短缺的约束。2.人才约束。即我国要实现现代化,步入新经济时代,目前人才短缺和人才流失问题是最大约束。3.科技约束。即我国科技水平相对还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科技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资料来源:《文汇报》。)
西部大开发要量体裁衣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关系中国现代化全局的一个重要战略步骤,我国是疆域广袤的发展中大国,各地由于经济发展条件和基础的重大差异,实现现代化的难易和迟速也有重大差异。建国以来地区政策几经变化,但总的趋势,地区之间的差距是扩大的。中国现代化的困难之点,不在东部,而是在西部。中国实现现代化,应该包括西部广大地区。中国现代化的落脚点,可能也是在西部地区。我们的目标,是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既然那个时候还只是“基本”,就意味着可能还会有一部分地区,现代化的进程还会再滞后一些,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西部大开发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长期的战略任务。在整个21世纪,都应该注重西部的开发问题。需要加大对西部地区发展政策支持的力度,充分发挥西部地区增长的潜力,促进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我国传统的工业化进程尚未完成,现代化进程开始不久,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还没有完成,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又有差别,如何在总体上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问题作出准确判断?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条件下,我国完成工业化和现代化会大体经历什么样的阶段,同其他国家相比会有些什么样的共同性和特殊性?这不是靠现成的书本结论能够完全回答的,必须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研究。一是中国国情和外国不同,二是国际经济环境和技术背景也和过去不同了。因此,要借鉴外国的经验,但不能简单地照搬外国书本上的现成结论来套中国。这是我们研究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问题必须要考虑的,也是研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个重要前提。
全国的现代化建设,西部地区的开发,都需要认真规划,循序渐进。首先需要把西部的现状搞清楚,研究西部地区从现在起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半个世纪或者更长一些时间,将大体经历哪几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特点,目标和任务是什么,有步骤分阶段地逐步实现现代化。这样分几步走,确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总体规划,就可以给人们一个明确的方向。中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大的阶段划分,现在第一步和第二步基本实现了。实现第三步目标的几十年,也必然会经历若干具体的发展阶段。全国是这样,西部地区也是这样。在这方面,前瞻性的研究现在还做得很少。因为西部地区经济比较落后,有些地方现在还没有达到第二步战略目标,甚至连温饱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研究西部开发的发展阶段问题要考虑到这种情况,把这作为起步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当务之急,是确定西部开发第一阶段,即“十五”期间或者更长一些时间,西部地区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研究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潜力以及内部和外部条件,把大的思路搞清楚。要把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结合起来考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全国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发展也不平衡。像西安、成都、昆明、兰州这些地方,虽然也在西部,但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是比较高的。这些地方,应该成为西部开发的桥头堡,成为西部开发的前沿地带。地区差距问题,基本上是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的问题。不同地区的城市,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当然也有差距,但造成地区差距的主要因素是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也就是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差距。西安市同陕西省穷乡僻壤的差距,要远大于北京市、上海市同西安市的差距。从全国来说,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人均收入也相对地高。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起步点在城市,最终落脚点却是在农村。可以说,中国现代化的困难之点,不在北京、上海、西安这样的城市,而在广大农村地区。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几亿农业人口非农化或城镇化的问题。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历史任务。中国有十多亿人口,过去几十年推进工业化和特殊历史背景,使得城市化进程明显地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必须研究现阶段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大量农业人口的非农化或城镇化这条路,迟早是必定要走的,不走不行,但没有中国特色也走不通。从现在起就要突出提出这个问题。这是全国性的问题,在西部大开发中也需要研究非农化或城镇化的特点。
(资料来源:《西部大开发与中国现代化》王梦奎,标题为编者所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