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英模壮歌_普通人的抗洪故事(1 / 1)

普通人的抗洪故事

洪水凶险无情,它威胁着人的生命,毁坏美好家园。但是,人们在抗击洪水的战斗中创造了一种弥足珍贵的财富,这就是坚忍不拔、无险不克的抗洪精神。

洪水来袭的时候,在大堤上奋勇抢险的不仅仅是人民子弟兵,还有另外一群人。他们没有嘹亮震天的口号,更多时候是在默默地、死死地守护;他们没有耀眼的迷彩服吸引媒体的目光,大多是光着脊梁跟在战士的身后;他们没有保家卫国的崇高信念,只是想守护自己的一方家园。

然而,现实往往是这样,他们已经拼尽全力坚守了一个月,甚至两个月,但为了大局,他们需要做出牺牲。这时,农民们抹抹眼泪,扒口行洪。然后,他们一如既往地扛起铁锹,继续留在大堤,守护家园——守护更大的家园。

他们是农民,是千千万万普通人中最普通的一员。或许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一份子,因为我们以及我们的祖先都曾经是农民。

深夜

他提着马灯

冒着风雨查看险情

突然

一个巨浪打来

他不幸被洪水卷走

乡亲们一遍又一遍呼唤着

侯明义

侯明义

可是

乡亲们只找到了那盏马灯

生命之火虽然熄灭

可这盏马灯

将永远照亮抗洪群众的心

1998年8月16日,在中央电视台“我们万众一心”大型赈灾义演晚会上,随着演员凯丽举着马灯深情地朗诵,侯明义用生命谱写的抗洪英勇事迹在神州大地传颂开来。

8月8日,监利县三洲水位高达35.89米。孙良洲至沟子口一段几乎全靠子堤挡水,形势异常严峻。三官村56岁的侯明义和他所在的网市镇抗洪大军一道抢筑子堤。他们趟过齐腰深的水塘,爬上10米多高的堤坡,往返500多米取土加高加厚子堤,确保大堤的安全。

深夜11时许,侯明义不顾连日疲劳,硬是换下本组村民徐清平,提着马灯巡堤查险。他发现洪水一浪一浪地冲刷着新筑的子堤,为了让民工们多休息一会儿,他没有惊动他人,独自将堤上的预备土搬向子堤的外侧,防浪护堤。一袋、两袋……突然,一个浪头扑来,他被卷入滔滔洪水中……

这一年,有太多事迹使国人感动落泪。不是因为主角们特殊,而是他们的平凡。

7月2日凌晨,松滋市新江口水位紧逼“保证水位”。本来没有任务的唐传平却和老伴一道上了堤。村支书关切地问他家里有什么困难,唐传平说:“防汛是大事,家里的困难是小事。”

唐家确实很困难,女儿出嫁,儿子患癫痫,一家生计全靠摆摊子做点小生意维持。可深明大义的唐传平,丢下“生计”,硬是把自己像钉子一样“钉”在了“生死牌”旁的防汛哨所上,尽管离家不远,可他打上堤后从未回过家。快60岁的人了,唐传平仍像小伙子一般,险活、脏活、累活抢着干。拦龙寺堤段险情不断,环境恶劣,唐传平主动请战来此监守,又把白班换成了最使人困倦的深夜班。

7月26日5时30分,又一处发生险情,急需调人防守和排险,正在巡堤的哨所负责人姚永宽首先想到了坚守岗位、经验丰富的唐传平,大喊数声“传平哥”,不见回声。近身一看,他正歪在一把破旧的竹椅上,脸色青紫,不省人事。大伙连忙送他去医院抢救,但他终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献出了生命。

同样是在湖北,同样是在长江干堤旁。

1998年8月6日,胡汉章草草

掩埋了妻子,第二天又上了大堤。

一天前,胡汉章的妻子徐金娥贫血性心脏病复发,一句话没留便撒手而去。其时,胡汉章正在长江干堤小沙角潭监视险情。那时,他在长江干堤上已奋战了40多个日夜。

32岁的胡汉章是湖北省洪湖市乌林镇小沙角村农民。他的家就靠着长江干堤,出门便能看到一望无际的江水。他送妻子上路后,3岁的女儿小润芳似乎并不知妈妈已经离去,缠着爸爸哭喊着:“我要妈妈,我要妈妈。”

胡汉章强装笑脸,一遍遍哄她:“妈妈去种菜了,你去找找。”小姑娘擦干眼泪,高高兴兴出去找了一圈,回来依然一脸哭相。

妻子病重时,正是长江第4次洪峰将要过境的关键时刻。胡汉章连续一个星期守在堤上,尽管家门近在咫尺,他却顾不上回来看一眼病重的妻子。

8月3日,乌林长江干堤491桩号处距堤脚55米的小沙角水潭内两处出现孔径达0.2米的管涌,沙盘分别高达0.7米和1米,直径分别达6米和8米。与此同时,长江干堤堤脚外4个塘堰也接连发生重大管涌。水性极好的胡汉章二话没说,把自己的名字写在“生死牌”上,与其他3名水手轮流潜入4米深的水潭查看水底险情,两小时一次。

5日夜深时,他抽空回了趟家,内疚地对妻子说:“等洪水退了,我送你到大医院去治疗。”他怎么也没想到那日竟是自己与妻子的最后一面。结婚10年,小两口一直恩恩爱爱。3年前,妻子高烧不止,被确诊为贫血性心脏病。为给妻子治病,胡汉章带她上武汉,下长沙,先后花去15000多元钱。1998年元月,为筹治病钱,他又跑到北京打工。

第二天一早,得知妻子去世,胡汉章奔跑着回家。在妻子遗体前,这个堂堂男子扑通跪下,痛哭失声,捶胸顿足:“金娥,我对不起你,你走得不是时候啊!现在洪水正急,我只能草草送你上路。等明年清明,我再给你修坟,你可别怨我啊!”

当天,胡汉章将妻子的遗体送到市里火化,然后把骨灰埋在屋后的田里,连坟都没来得及堆。

次日一早,胡汉章满眼血丝,一声不吭地又回到抗洪抢险队伍中。他没读几年书,有两个女儿。家里原有的3亩地在垸中被淹没。他说:“大堤垮了,我的家也就没有了。我不去保护大堤,心里说不过去。”

在松滋河畔,老城镇横堤村治保主任、共产党员杨德全倒在了“生死牌”下。

6月底,杨德全作为抢险突击队长走马上任。60多个日日夜夜,他既当指挥长,又当战斗员,领着大家巡堤查险,扛土围垸,投石镇堤,难活累活干在前。

8月15日,横堤段出现重大管涌险情,杨德全奋不顾身跳进齐腰深的水中探洞抢险,坚持了6个小时的他几近虚脱。次日,义兴险段大面积内脱坡,杨德全闻讯主动请战,村支书看看他浮肿的脸摇摇头。杨德全急了:“我是一名老党员,防汛防了20多年,谁比我更有资格?”不由分说地参加了增援队伍。七八个小时下来,他整个儿成了泥人。打这时起,杨德全时常嘴唇发乌,头痛欲裂,呕吐不止,且越来越重。大家劝他回去看病,他却说:“等洪水退了,我要好生治一治。”

8月28日凌晨,巡堤回到哨所的杨德全已是摇摇晃晃,但仍放心不下雨中的险段,不顾大家的劝阻,又走了出去。下午5时45分,杨德全在哨所扒了碗米饭,起身对刘全柱说:“走,堤上去!”刚刚站起身,整个身子就猛烈地晃动起来。“我的头疼得厉害……”话未说完,就倚着门框滑倒在地。杨德全终因突发脑干出血抢救无效,而永远离

开了固守的长堤。

在湖北监利,一个草草掩埋的坟茔葬掉了一个年轻的生命。没有墓碑,没有鲜花,但人们知道,这是胡继成的安息地,他早已定格在人们心中。

23岁的胡继成是监利县上车湾镇潘揭村里首批上堤的骨干抢险突击队员。6月27日,接到上堤的通知时,他深情地望了望双目失明的母亲和身怀六甲的妻子,便义无反顾地奔向了江堤。这一去就是40多天。从加固血防垸围堤到固守长江干堤,胡继成随突击队转战一个又一个险工险段,排除了一起又一起重大险情。他身高体壮,水性又熟,背袋运土时他跑得最快,打桩护浪时他最先跳下水。烈日里,他赤膊上阵,抢着重活干;暴雨中,别人钻进哨棚躲雨,他却冲出哨棚查看子堤。没有险情的时候,胡继成也闲不住手脚,或带头巡堤查险,或捆扎防浪墙。

7月20日中午,狂风大作。20时,暴雨拧成雨柱砸向大堤,一丈多高的巨浪掀起了护堤的枝把,拔起了护堤的木桩,仅十几分钟,5米宽的大堤就被撕去了3米。危急之中,胡继成和村里的年轻人跳入齐肩深的水中,手挽手扑在堤上,用身体抵挡着1人多高的洪水。

一阵巨浪打来,胡继成被猛地抛了起来,重重地摔在一根碗口粗的木桩上。他眼前一黑,松开了挽住的手臂倒在水中。同伴一把抓住了他:“你还顶得住吗?不行,上岸去。”胡继成摇了摇头,又吃力地挽住了同伴的手臂。

这次风雨之战,胡继成身上留下了内伤。凌晨4时,胡继成从水里爬出时发现胸前一片青紫,便要了两张风湿膏贴上,又拿起镰刀砍枝条扎护堤的枝把去了。

以后的几天里,持续高烧使胡继成脸色苍白,直喘粗气,背土爬坡时步履艰难、大汗淋漓。突击队长毛绪亮再次劝他休息,但他咬着牙说:“我身体结实,再坚持两天就顶过去了。”

8月8日上午,上车湾镇分洪口发生特大溃口性险情,抢险突击队闻险而动。村支书强留病中的胡继坚守哨棚。胡继成吞了些感冒药丸,又毅然奔赴抢险地段。从取土处到堤上往返200多米,要爬约60度的堤坡,胡继成强忍病痛,头顶烈日,背着近40公斤重的土袋,艰难行进,从早干到晚,共运土40多袋。晚8时许,胡继成再也支撑不住了,身子一软,连人带袋倒下堤,吐出一大口鲜血,染红了脚下的泥土……

胡继成被队员们抬到镇医院抢救。他对妻子唐腊霞断断续续地说:“我把针打完了还要上堤,堤上生病的不止我一个人。”8月9日凌晨1时,因劳累过度、持续高烧引起肺部大出血,胡继成年轻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8月27日,在湖北省监利县150多公里巍巍江堤上,刚刚战胜长江第七次洪峰的一支支抢险突击队,面对滔滔洪流举旗宣誓:“以胡继成为榜样,誓死保卫大堤!”这天,监利县委、县政府授予为保大堤英勇献身的青年农民胡继成“抗洪英雄”光荣称号,共青团中央追授他为“抗洪抢险优秀共青团员”。8月31日,胡继成被湖北省委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

侯明义、唐传平、杨德全、胡汉章……他们只是抗洪抢险中极其普通的一员,还有运送抢险物料被挡板打落江中而亡的刘伍子,奔赴抢险途中惨遭车祸的刘幺姑,抢险中舍己救人的熊常泉、王世卫、胡会林、张孝贵,还有……

难以想象,这是一种怎么样的牺牲和奉献。可以说,这场特大洪水,检验了江堤,也检验了中国人的灵魂、忠诚、意志和力量。在“生死牌”下,国人看到了人水相搏、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伟大力量,也看到了中华民族面对空前灾害所表现出的凝聚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