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香江回眸_殖民地政治(1 / 1)

殖民地政治

香港特殊的历史发展决定其自身的特殊政治地位。

香港从受到英国殖民统治的那天起,注定要卷入领土纷争之中。香港这样一个小小的地区,对于中英双方来说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政治筹码。意识形态领域的纷争是20世纪面临的新问题,中国是坚定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使香港成为与中国相抗衡的西方前沿阵地。

香港虽然不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却以它强大的经济实力在西方资本主义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样一来,国际上在处理各种政治纠纷时,不得不考虑对香港经济的影响,这也决定了香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际政治压力团体。

但是,事实是不能忽略的。自1841年英国强势占领香港后,这便决定了香港的政治地位,那就是依附于英国殖民者。1841年8月11日,香港第一任港督亨利·砵甸到达香港上任后,便代表英国殖民部颁布了各种殖民法律和准则。掌握香港当局最高权力的总督由英女王任命,法律制度依附于英国的普通法和衡平法。香港于1843年成立了香港当局最高咨询机构行政局,同时成立了官方立法机构立法局。至此,香港基本将19世纪盛行于英国的文官制度搬迁完毕。

同为英国殖民统治,香港显然和新加坡、印度等不同。因为英国殖民者占领香港之初,这里仅为拥有5000人的小村落。随着自由人口流动接纳政策的实行,香港居民成分发生了重大变化。20世纪初内地的战乱纷繁复杂,大批华人以逃难的方式涌向香港。难民意识开始在香港本地居民心中扎根,人们逐渐产生了对政治归属的冷漠和厌恶。

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英国在战争中遭受较大创伤,在国际上的强势地位日渐衰微。这也导致其在香港推行较为轻松的统治政策,以便更快地获取充足的经济支援。由此,40年代末期,香港出台了“杨慕琦”计划。

1945年,香港日治时期结束,香港被英国接管。香港总督杨慕琦爵士在1946年5月1日重新复任,结束了临时军法管治。由于在二战结束前,伦敦当局承诺于战后容许其殖民地拥有高度自治权以至独立,工党上台后,伦敦当局落实承诺。杨慕琦于同年8月28日大胆发表一份政治制度改革方案,希望“香港市民有更多责任去管理自己的事务”。同年,杨慕琦开始对方案向市民进行咨询,并于同年10月正式推出建议书,史称“杨慕琦计划”。

表面上,“杨慕琦计划”的方案虽然容易推行,但由于各界未能就市议会职能达成一致意见,以致方案迟迟未能落实。而即使华人可在方案取得利益,港府也没法得到全体华人社会的赞同。到1947年5月,杨慕琦任满离职,以61岁之龄退休返英,但其方案始终未能取得共识。加上由于当时香港人对政治并不热衷,英国的香港部门内部意见分歧,故计划并未得到广泛支持。

“杨慕琦”计划的本质,无非是争取香港居民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支持。

7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国际新形势。英国为打破殖民形象,首次改变由英国殖民地部委派港督的传统,由外交官麦理浩出任港督。表面上,英国已经不再将香港当做殖民地看待,只是将其作为一处特殊的外交缓冲区。实质上,这种掌控却更加直接,更为牢固。

还本溯源,香港人的政治地位完全掌控在英国殖民者手中。香港的政治制度实质上是19世纪英国殖民主义统治方式的改头换面,它仍是以英国式的文官制度和咨询式的家长专制体制为框架,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和稳固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