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一次下沙下着沙(1 / 1)

雀追 为猫不抽烟 1560 字 3个月前

镜头切到关于自主招生考试《下沙下着沙》……

4月11日,午。我匆忙请了假,于是背上包,回到宿舍。

我和小丁约好,一起出发。我们要正大光明地走出去。我们要去车站,然后上车,上回家的车。

我在宿舍简单地吃了午饭,洗了个头。小丁用手机上博客打发时间。

小丁是我在这个高中发现的一位与我有共同爱好的朋友。他是个写手。我一直没发现。或许总是要等到相处的日子不多了,我才会重新环顾四周的人,并以理解的态度重新审视他们。于是我发现以前的自己是多么地装B和矫情。

小丁有着小四的头发,染成了不知什么色。我不能准确描述他的头发。我没有学过美术,说不出那个颜色。小丁也有着韩寒的侧脸,很坚毅。

他的风格有小四的青春,也有韩寒的成熟。小四是他曾经的朋友,但在人生的道路上必然要走向成熟,然而小四没有跟来,只是停下脚步,于是小丁就走远了。他在从青春到成熟的道路上遇到了韩寒,于是他开始看韩寒的作品,然而这不代表他放弃了小四。我想,这正如我一样。

我曾经看过小四的书,是初中时,同学借我的。那里面有青春的热血、焦躁、**、狂放。尽管那时我不是很理解这些。但我还是喜欢这种风格。后来我也看了小四那群团队里的一些人的作品。

个人喜欢猫某人。她的《大梦》和《杀戮骑士的垂怜》我很喜欢。一来因为我喜欢她的风格,二来我喜欢她的人格。有理想,在奋斗的人,我总是很崇拜的。因为这也会感染到我,让我更积极地生活。况且,个人认为猫某人很靓。

卢丽莉的《蔷薇骑士》我也很喜欢。很喜爱书里的女主角刺罗。我上铺的弟兄SO哥也很喜爱刺罗。这书是他借我的。他喜欢小四,买了所有的骑誓系列,也经常买最的周刊。

然而我总觉得小四于我不太相宜。这时韩寒出现了,我最早买了《通稿2003》和《独唱团》。我开始真正地喜欢韩寒的作品,正如我喜欢鲁迅和古龙。但这不代表我就讨厌小四了。正如小丁那样。

小丁说过,成长不代表否定过去。我想,他的意思是他还是喜欢小四的,毕竟在他青春的路上,小四陪他走了很远。这种感情,和韩寒《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里的主人公和娜娜一样。在路上的某一时刻,有人陪你走了一段路,你就开始拿他她当朋友,因为你们都是旅客,人生的旅途上,我们都是旅客。

我后来买了韩寒的《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青春》和《可爱的洪水猛兽》。最早我喜欢韩寒是受了我兄弟老猫的影响。后来是我真的开始喜欢韩寒。正如我喜欢鲁迅最初也是受他影响。我和老猫兄的友情,就像韩寒和飞车王徐浪的友情。

那是至死不变

的。在此,缅怀飞车王徐浪,缅怀成了绝唱的《独唱团》。

我洗完了头,昨天我高中的兄弟阿顶帮我刮了胡子。同学们都说,好,清爽多了!

我带上行李,我该出发了。小丁背上包,和我一起离开。我告别了一哥和SO哥,和小丁一起走向校门。

小丁说,“咳,正大光明出来还真有点不习惯。”

我笑着说,“你翻墙翻上瘾了吧?”

我对翻客总是很羡慕,他们都是在这个现代里的活武侠人物。他们想走就走,想来就来,从不把那些围墙放在眼里。尽管前几天阿顶翻出去把衣服钩成了燕尾服。

176一如往常的不给力,小丁先上了别的车,他在对面车站朝我一挥手。我突然有种错觉,好像我看到了韩寒。但这个韩寒的身材又是小四的。但远看是真像韩。

终于我上了车,踏上了回家准备去下沙自考的路。

4月12日,晨。八点多就被叫起来,胡乱吃了饭,我就和爸妈一起坐上了车准备出发。

爸对妈说,“要是你不来,我们就不宿夜了。”

妈说,“为什么?”

爸说,“一家人在一起,才有意思嘛。”

车子一路飞驰,拐上了去杭州的高速。

我补了一觉,醒来发现,嘿,到绍兴的驿站了。我给师傅发短信,我到绍兴了,我要赶去下沙。

师傅还在家睡觉,她住在绍兴,但她的学校在下沙。那是所很好的学校,正如我的师傅也很好。她最近在家写论文,于是我们错开了,失掉了一次见面的机会。

不过这没什么,我们的日子,还长着呢。只要那些玛雅人的预言都是扯淡。我还没见到我在各地的朋友们,所以我很希望玛雅人的预言是扯淡。

我们终于到了下沙。我印象里始终认为下沙是首歌,就是游鸿明唱得《下沙》。然而这确实是一个地名。而且,我真正地站在了这片土地上。

到了金融学院,我才发现不愧是金融啊。图书馆是浦发银行赞助的,大厦是汇丰银行赞助的,其它地方暂时不知道。反正这个学校和各个银行关系不简单啊。

报完名,拿到准考证。出来时看到了同来下沙金融考试的鹰哥。她也来办证。我简单地打了个招呼。

我入住在附近的小旅馆,爸早就安排好了。但我知道,总有一天这一切将要我自己来办,而且这一天已经不远了,我能感觉到它在召唤我。

这个旅馆的房间设计很暧昧。床头放着新的男式女式内裤各一条、套套两盒。卫生间玻璃是半透明的。在淋浴的外围玻璃上有鸳鸯图案。除了隔音似乎不太好,一切都好。

可惜这不是在《1988》里,不过我还是很怀疑,半夜是否会有人来敲门说,先生您好,我是珊珊。

其实和

《1988》差不多。只是318国道换成高速、旅途上是一家三口、驾驶员不是我、旅馆档次稍高等等。最主要的是来敲门的不是珊珊,而是扫地的大婶。

其实最主要的是,我的目的不是去支援我的兄弟,也不会有个迎风洒骨灰的结局。我只是来自主招生考试的,就像个过客。唯一与《1988》相同的是,我们都是不断前进,不断回忆,不断诉说。而且,我们都在路上。

晚上。我们在一家韩式餐馆吃饭。我研究了一阵,原来除了歌是韩国歌,别的都是本地的。服务员穿了韩国衣服她们还是本地人。不会因为穿了韩国衣服就成了韩国人。这只是饭馆想给我们造成错觉吧。

邻桌的说,“凡事只要有特色,就能办好。”

我想,特色不是山寨,但我一直看见山寨,而不是特色,最终山寨却成了特色。

下沙的天灰灰的,晚饭后下起了小雨。我仔细看了看,发现雨不是一滴一滴,而是一粒一粒,就像沙一样。

师傅说过,下沙的晚上真的会下沙。我想,师傅真是诗人啊。游鸿明的歌仿佛又回荡在我的耳边。

路上一辆大家伙开过。一个小女孩和她的母亲走在我的旁边。小女孩看着大家伙。

她问母亲,“妈妈,那是什么车啊?”

她的母亲说,“压路车。”

回到旅馆,电视节目很差,都已经过期,但可以点播电影。虽然都是前几年的电影,但是现在看来,还是挺有感觉。真的,挺有感觉。

现在的人们喜欢音乐、电影、书籍等。我想,我们都是流浪的,那些音乐、书、电影,就是我们的精神归宿。为何我们喜欢这些,因为现实总会让我们遗憾,所以我们只能偶尔沉醉在这些地方。这就像酒,醉了很爽,醒了头疼。

隔壁似乎没什么特别,很遗憾没有设想的某些风流情节出现。我也没听到隔壁有什么么怪声传来。不过这才正常,如果隔壁两个大男生能搞出那种怪声,那才不正常。如果一家三口住旅馆,半夜还有珊珊来找,那就更不正常了。虽然我个人对珊珊这个角色的印象不错,就像主人公那样把她当朋友。但那毕竟是小说。

4月13日,晨。点播了《唐山大地震》。喜欢里面方达那句,小震不用怕,大震躲不了。很淡定的一种态度。我也很赞同陈道明那个角色说的,不考大学,一样能成栋梁。

我不想当栋梁,我当个路灯就很满足了。让我在路上,为别人照亮他们一小段旅途。正如鲁迅、古龙、韩寒哥、小四、猫某人等写作者那样。光明磊落就好,不必为权名利争得头破血流。

4月14日,考完了。我再次坐上我们亲爱的小车,小车缓缓驶去,下沙的一切在窗外一点点倒退。

我看着窗外远去的风景,喃喃道,再见了,下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