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1]。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2]。

[注释]

[1]九州同:指统一中国。

[2]乃翁:作者自指。乃:你。

[点评]

正如陈祖美先生在《陆游等三家“示子”诗述评》一文中所评价的:“历代与‘示子’内容有关的诗歌尽管难以数计,但真正在文学史上占一席地位的却为数不多,至于能够占重要地位的可以说只有陆游一家。”(《陆游论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示子这类诗,陶渊明、杜甫、白居易、韩愈、苏轼等诗坛大家都有涉笔。他们之中有的表现亲子之爱、舐犊之情,有的则借题发挥,寄寓不遇于世的愤慨之情。其中虽亦不乏内心的真情流露,但大都围绕着血浓于水的人伦之情表现父子天性和私爱亲情。所谓“怜子如何不丈夫”,情之所钟不外乎以上几个方面。

陆游是个多子且又高寿的诗人,创作周期特别长,为儿孙留下的诗亦最多。其中既有表现拳拳之爱的如《喜小儿病愈》、《喜小辈到行在》,也有表达愤世之情的如《书叹》,还有表现“父子更兼师友份”的论诗谈文之作,教育儿孙清廉自守、重农务本的如《示儿孙》、《送子龙赴吉州掾》等。然而,最终使陆游享有巨大声誉并能使这一类题材跻身于文学殿堂的,却是他临终前的这首《示儿》诗。这首临终绝笔,既是他一生爱国忧时思想最精彩的总结,也是他留给儿孙后代最宝贵的精神遗产,已非一般意义上的临终嘱托。它可以一字不改地留给千秋万代,留给普天之下所有爱国的子孙后代,去完成前辈们未竟的事业。

在这首绝句中,诗人对国家的爱和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已经超越了生与死的界限。一位八十五岁的老人,在临终易篑之际,仍悬望着祖国的命运。绝笔诗中无一字言及私事,说人至死什么都可以丢开,惟独未能见到祖国统一则是终生遗恨。陆游生前看到的只是失败与屈辱,但他至死也没有失去对北伐的信心,希望理想能在儿孙们身上得以实现。所以特地告诫子孙:在祭祀时别忘了以王师北定中原的好消息相告慰。临终的肺腑之言,正是他一生志愿的有力的总结,大有“三呼渡河之意”。这种至死不渝的爱国思想不惟对儿孙很有教育意义,也令千年而下的人们深深感动。

历史上曾有多少人少年豪壮激烈,而一旦受挫后便悲慨不已,而像陆游那样“寸心至死如丹”、此情至死未已的人却是寥寥无几。诗人弥留之际思想所放出的耀眼光芒,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为国家、民族的事业而奋斗不息。

时鸟朝暮鸣,芳草日夜生。

春风舍我去,岁律俄峥嵘[2]。

缀簇茧白白,出陂稻青青。

鸣机织苎葛[3],暑服亦已成。

小儿结山房,窗户颇疏明。

万事不挂眼,朱黄浩纵横[4]。

佳哉东北风,吹下读书声。

功名讵敢望[5],且复慰父兄。

[注释]

[1]龟堂:陆游晚年的居室名,在三山别业。

[2]“岁律”句:指岁月短促、荏苒不平凡。

[3]苎(zhù住)葛:用苎麻织成的丝织物。

[4]朱黄:古人校点书籍的两种颜色。

[5]讵:岂,表示反问。

[点评]

陆游自六十五岁被斥回故里后,一直在山阴农村生活。乡居生活本身是单调缺少色彩的,父子相依,一边从事稼穑,一边苦学不辍,除了时时关注国事、怀念蜀中生活外,更多的日子是在平平常常中打发的。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岁月匆匆而过,而诗人却能于这最朴素的生活中发现诗情。这首写于庆元四年(1198)夏天的诗,只是攫取了诗人漫长平淡岁月中一组最寻常的家居镜头,读来自觉亲切自然,淡中有味。

蚕茧白白,秧稻青青,芳草萋萋。转眼春天已逝,夏日就在眼前。诗人家居无事,午间与长子子虡、四子子坦在龟堂临窗小坐。一阵微风吹来,传来了小儿子聿在山房琅琅的读书声。诗人听到后,心里感到无比的快慰。“佳哉东北风,吹下读书声。”诗人自注:“是日午间子聿在山半读书,相与欣然。”陆游自己勤奋好学,他虽不指望儿子们都能博取功名,但却希望儿孙们能绍承好学的家风,做一个知书识礼的贤良之士,即使布衣也无愧公卿。宋人敦学重文,读书是士大夫家庭兴盛的希望所在。陆游儿孙多如王谢,所以特别注意培养儿孙诗书传家的优良传统。父子在龟堂小坐,听得子聿山房上琅琅的读书之声,相与欣然,父亲的喜悦之情总是被这琅琅的读书声所感发。

诗前半首八句写耕,后半首八句写读。全诗语言平实,形象感强,如家居生活一样朴实无华,却让人时时感到平淡之中的淳厚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