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1 / 1)

数家茅屋自成村,地碓声中昼掩门[1]。

寒日欲沉苍雾合,人间随处有桃源[2]。

借得渔船溯小溪,系船浦口却扶藜[3]。

莫言村落萧条甚,也胜京尘没马蹄[4]。

不识如何唤作愁,东阡西陌且闲游。

儿童共道先生醉,折得黄花插满头。

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5]。

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6]。

[注释]

[1]地碓(duì对):地上捣米的石舂。

[2]桃源:桃花源,陶渊明诗文里的理想世界。

[3]藜:藜杖。

[4]京尘:此指临安喧嚣的风尘。

[5]作场:敲起开场鼓。

[6]蔡中郎:东汉蔡邕,字伯喈,做过中郎官。

[点评]

这是诗人七十一岁那年秋天写下的一组村行小诗。

陆游是个闲不住的人。他晚年僻居山阴的一个小山村,日复一日地过着近乎单调清贫的生活,读书和出游成了他晚年养生的两大乐趣,常常“读书才倦即游山”(《自喜》)。诗人乘着渔舟沿溪赏游,来到近村后,舍舟登岸,扶杖步行回家。一路上,兴致悠悠,游目骋怀,脱口成吟。这四首诗前后连贯,犹如一幅幅富有动态感的农村风情画。

第一、二两绝,写舍舟登岸后游访的第一个村落只是数间茅屋连片而成的一个小村庄。这里自成一统,家家白昼虚掩柴门,茅舍中高高低低的舂米声,更衬托出村庄的静寂。寒日欲沉,暮云合碧,诗人步行于此,仿佛走进了陶渊明构筑的世外桃源。这个山村虽小,甚至有些凄清萧条,但与京都的紫陌红尘相比,诗人显然更愿意接受眼前的这份清幽和宁静。

第三首是过渡。诗人出小村后行于田园小路,喜见山野**盛开,不禁雅兴大发,折取几枝横七竖八地插在发髻上,引得一群儿童簇拥观看,以为放翁真的醉了。而诗人也似乎浑然不觉,自得其乐,在柳暗花明之间踱进了又一村——赵家庄。

第四首诗“斜阳古柳赵家庄”,一开始就点明到赵家庄的时间和周围环境。从刚才无名小村的“寒日欲沉”到“落日斜阳”,时间在慢慢推移。斜晖中村前古老的柳树,刻着这个村庄悠久的历史。因为与京城比较近,文化也传播得特别快,这些在陆游的《春社》诗里有反映:“太平处处是优场,社日儿童喜欲狂。且看参军唤苍鹘,京都新禁舞者郎。”说明山阴农村,社日常有参军戏的演出,主角(参军)和配角(苍鹘)滑稽的表演,常引得儿童们开怀大笑。这不,赵家庄村头古柳下负鼓的说书盲艺人又在作场表演,开场的锣鼓和精彩的故事正吸引着全村人围观。盲人说的是蔡中郎的故事:“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从诗人的笔调中显然证明:艺人口中的蔡邕,身后已是非惹身,被说成是一个背亲弃妇不仁不义的反面角色。东汉时的名宦、诗人的乡贤,曾为曹娥碑题写“黄绢幼妇”绝妙好辞的大文学家蔡邕,身后居然被编派成这个样子,遭艺人村夫口诛唾弃,当是古人做梦也没有料到的吧?对这一段公案是非,诗人虽有感慨兴寄,却表达得十分含蓄通达,只一言遣之一笑了之。

这四首诗连在一起是一个整体,分而视之也各有各的场景。许多选本往往只选其四,一些赏析文章把前三首所写的不同场景都看成是对赵家庄一村一落的环境描写,显然没有体察到山阴农村村落之间的风貌差别和诗人在动态游程中移步换景的妙处。绍兴镜湖一带水网阡陌纵横,自然村落之间相距都不远,一会儿的工夫就可以饱览“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色。诗人由彼及此,徜徉其间,心旷神怡。有凄清有热闹,所到之处风景如画,诗人打心里感受到“人间随处有桃源”的愉悦。特别是最后一绝,简直就是南宋民间文化活动的风俗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