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不知何岁月,长亭惨淡天飞雪。

酒肉如山鼓吹喧,车马结束有行色。

我起持公不得语,但道不料今遽别[2]。

平生故人端有几?长号顿足泪迸血。

生存相别尚如此,何况一旦泉壤隔。

欲怀鸡黍病为重[3],千里关河阻临穴。

速死从公尚何憾,眼中宁复见此杰?

青灯耿耿山雨寒,援笔诗成心欲裂[4]。

[注释]

[1]范参政:范成大官参政,绍熙四年(1193)九月五日卒,距作诗时,已逝一年多。

[2]遽(jù具):突然,匆忙。

[3]“欲怀鸡黍”句:即欲去吊丧。古人吊丧有先在家杀一鸡,并用酒浸晒干的棉絮裹包后,径直拿到丧者的坟茔吊祭的习俗。

[4]援(yuán圆)笔:持笔,握笔。

[点评]

这首夜梦亡友范成大的诗,写得声情并茂,催人泪下。

在陆游一生并不得意的仕宦生涯中,范成大可算是一位声气相近、肝胆相见的宦友。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权四川制置使,陆游在范幕下任职。《剑南诗稿》中有不少表现两人友谊交情的唱和诗,可见陆游与范成大之间不仅是下属与上司的关系,更属文字之交、诗坛挚友。陆游在范成大幕中,一直很受礼遇,范成大游宴时,陆游总是被屡屡招邀,宾主席间唱酬一时传为美谈。范陆之间少了一份长官与僚属的礼数,多了一层朋友之间平等无拘的情谊。然而,由于陆游在成都期间与范成大交往不拘礼法,被人嫉恨弹劾,并因此而落职。这件事非但没有影响他与范成大之间的友谊,反给两人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

淳熙四年(1177)夏,范成大奉召入京,陆游一直送范成大到眉州,临别还写《送范舍人还朝》一诗殷殷寄语:“公归上前勉画策,先取关中次河北。”“因公并寄千万意,早为神州清虏尘。”希望通过范成大向朝廷倡议北伐,并寄意在朝旧友共同清除胡尘,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

这梦诗前八句幻化的梦境,极似当年与范成大握别时的情形。只是眉州之别是盛夏六月,而梦中长亭遽别是漫天飞雪的隆冬。梦中景象比现实平添出许多惨淡凄恻的气氛,可看作景为情设。长亭路上,天地无光,日色惨淡,飞雪蒙蒙。诗头二句,就为整首诗的感情奠定基调:凄凉而惨淡。所以尽管别筵上有丰盛的筵席和喧闹热烈的伴宴音乐,但“酒肉如山鼓吹喧”却无法冲淡笼罩在离人心头的愁云。筵席未散,车马将行,人要分离,诗人起身握住朋友的手,久久说不出一句安慰壮行的话来,只是反复地说:怎么离别得这样突然!这样匆忙!眼看生平知交的朋友一个个将离他而去,不禁悲从中来,难以自抑。于是长歌顿足,眼中流泪,心里滴血!就在诗人肝肠俱裂时,猛然醒来,眼前依然是一灯如豆,耿耿不灭,三更风雨,淅淅沥沥,点点滴滴都敲打在诗人善感的心头。

诗的后八句写梦醒后的伤痛。陆游写这首诗时,范成大已去世一年多。泉壤之隔,使诗人无处诉说。陆游也曾想亲自去坟茔吊祭,无奈老病缠身,更兼万里关河之隔,一时无法了却心愿。“速死”句情绪激动,表达了他对范成大倾盖相交、生死相随的情谊。不然,怎会有“眼中宁复见此杰”?后八句当中,“青灯耿耿山雨寒”一句应引起读者特别注意。虽只七个字,但十分紧要,与上八句中“长亭惨淡天飞雪”遥相呼应,一梦一醒。两幅画面,两种场景,布局得当,各显其情。作者诗思严密,惜墨如金,但又滴水不漏,致密无隙。纵情处,不忘补苴罅漏。这种写法,才是大家手笔。

这首梦诗写于绍熙五年(1194)秋,陆游刚步入古稀之年。事隔两年,也就是宁宗庆元二年(1196)夏,陆游又有一首梦见范成大的诗:《六月二十四日夜分,梦范至能、李知几、尤延之同集江亭。诸公请予赋诗,记江湖之乐。诗成而觉,忘数字而已》谨录于下,可以参看。

露箬霜筠织短篷,飘然来往淡烟中。

偶经菱市寻溪友,却拣萍汀下钓筒。

白菡萏香初过雨,红蜻蜓弱不禁风。

吴中近事君知否?团扇家家画放翁。